本部分以文本分析(主要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文本资料,来源主要是各高校的网站,由于并非所有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能从网上查到,所以本研究无法严格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获得样本,只能本着便于获取的原则抽样)和问卷统计分析的方法为主,从10所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力求把握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定位对培养目标的确定具有导向、定向的作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必须以学校定位为前提和基础。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普通高校正在或已经转变了那种盲目攀大、定位攀高、脱离地方等不良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关注于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强调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本科教育的政策,都从不同角度强调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02年11月,7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校长、教务处长云集南京,专题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问题。其核心目的就在于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需要。[8]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都已经明确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研究所调查的10所本科院校,在其办学定位上均体现了“地方性”、“应用性”、“多科性”等特点。见表6-17。
表6-17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续表
在这种突出“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定位下,很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力求能较好地适应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集美大学提出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广西民族大学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民族人才”;广西医科大学培养“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人才”;宁波大学商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强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商科人才”;北京城市学院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综合素质高的行业人才”为目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等。从各个学校或学院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很多地方性大学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并且,许多学校也开始重视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性”,有的在培养目标上就明确指出来,有的从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中体现出来。可见,目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注意体现应用型的特点,而且也比较符合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在这一目标指导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试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窥其全貌。
(二)课程体系
1.课程目标
这里的课程目标指的不是狭义的某一课程科目的目标,而是各种课程按照一定比例、结构和运行方式所组成的课程综合的总目标,也即“专业培养目标”。
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见表6-18)。应用型大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特点,在培养要求上,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大学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之外,还增加了“经营销售”这一要求;并且突出了普通本科“宽口径、厚基础”与高职院校“实用、够用”的区别。
表6-18 不同地方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在专业目标的指导下,各个专业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具体规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其中,有的学校专业在人才规格中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井冈山大学英语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对不同社会职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初步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厦门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并具有初步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表达能力以及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具有按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上,这几所学校都是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对人才的规格提出具体要求的。在这些具体要求中,大多学校都将“创新能力”或“创新意识”列为每个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并依据各自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表述。以集美大学为例,这所学校各个专业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都从知识(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学科主要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的规格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每个专业都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表6-19随机抽取了该校几个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创新能力的具体表述。
表6-19 集美大学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能力的表述
续表
从以上几所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和表述上,可以看到,大多是学校已经转变了传统的狭隘知识观,而开始知识和能力并重,有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规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具性取向明显。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关注了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地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需要,但是却对作为一个个体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关注,是一种忽视和弱化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培养目标,工具性取向比较明显。从目标的表述上看,各个学校几乎一致强调的是结果性或表现性的目标,要求学生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如成为高级航海人才)是一种结果性的描述,要求学生掌握某些知识技能形成某种能力(如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海洋运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工作……)是一种标准性的描述,缺乏过程性与体验性目标。这种结果性的培养目标,刚性过强、弹性不足,以一种指令性的方式规定了一个硬性的标准,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为了达到某一标准,在教育过程中就难免会忽略了教育的过程和学生的体验,教师和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少了,这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潜能的挖掘是不可取的。
(2)目标趋同。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学科专业目录的同时,就规定了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那仍是非常原则的规定。各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本专业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尽管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在目标上已经有所区别,但应用型大学之间在相同专业上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严重趋同,没有体现本校的特色,有些学校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几乎是一样的。作为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大学,在其办学经历中必然积累某些经验,形成某方面的优势,同样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培养,最终也应该有各自的特点。这一点,如果能够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能够使学生具有本校的特色,就可以改变那种传统的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3)对创新的理解偏于狭隘。尽管大部分学校已经提出要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或者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由于传统惯性的思维,总是把创新与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尽管应用型人才也要做研究,即从事应用型的研究,但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还是面向一线,从事实际工作,其创新性更多的是表现在技术、方法方面的创新,是一种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开发方面。另外,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很少提及,有的也只是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是从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角度考虑,而没有从人的个性发展考虑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创新实际上与学生的人格特质是分不开的。
(4)可操作性不强。绝大多数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表述上过于笼统,难以发挥其对于具体课程设置的指导作用。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词语是否易于被人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应尽量使用一些比较具体的词汇,像“良好的素质”、“学会做事”等描述都是比较难以界定的。这样在课程选择和实施时,可能就会出现目标和过程脱节的现象。
2.课程结构
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学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往往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既然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那么,这一点是否体现在了学校课程的选择和组织上呢?学校是否坚持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理念来丰富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课程的内容结构、类型结构和运行方式来分析,我国目前在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很多学校都改变了那种纯粹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应用型院校也不例外。从调查的10所院校的课程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含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进一步细分,每所学校略有不同,以山东工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井冈山大学和集美大学为例。见表6-20。
表6-20 不同地方本科院校课程的基本结构举例
从表6-20中可以看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教育类课程和专业教育类课程两大部分。公共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工具类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物理等)和以拓宽知识面、提升素质为主的课程(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管理类、理学、工学等各个方面),其中文科类和理工类学生公共课的开课课程会有所差异。专业类课程中,大部分学校首先会设置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是同一学科下的不同专业学生都要通修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包含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学科基础课基础上,开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主体,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的最终质量,是培养专业合格专门人才的保证。在专业基础课基础之上,有些专业会应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形成相应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一般以限制性选修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向(目的是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在选课时随意拼盘),这一部分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特色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些学校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会开设专业任选课程,这类课程既可以包含本专业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最新前沿知识,也可以是其他跨专业的基础知识。
从目前趋势来看,非专业课的比重在逐步增加,有些学校的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学分要求几乎相差无几,如井冈山大学英语专业,体现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理念;也有一些专业课的比重仍然非常大,其他非专业课程只是占了学校教育一小部分,体现了培养专业型人才的理念。见表6-21。这里的专业课包含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和任选课,非专业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有的学校也称通识教育课或素质拓展课)。
表6-21 不同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关系
注:其中井冈山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均为英语专业,集美大学为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厦门理工学院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除了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程的教学,每个学校的课程结构中都包含有“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这类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其中山东工商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都单独设置“创新学分”。厦门理工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是:“各专业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小论文、小发明、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等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安排2学分;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培训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创业体验与创业孵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教育课程安排2学分,由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创新与创业教育环节学分不能以其他学分替代。”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安排如表6-22所示。
表6-22 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
续表
注:其中井冈山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均为英语专业,集美大学为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厦门理工学院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山东工商学院英语专业的实践环节学分包含5学分的创新学分,厦门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实践环节包含4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
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不同的专业,特别是文科和理工类专业之间有较大差异,实践内容和形式均有所不同,以山东工商管理学院几个专业的实践安排为例。见表6-23。
表6-23 山东工商学院三个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内容
在问到学生“认为实践或实训对促进其创新能力的作用”时,58.4%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35.7%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只有5.9%的学生认为没什么作用。然而由表6-23中的课程结构情况可以发现,学校课程中实践课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此外,还存在着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脱节、实践课程之间缺乏整体性的问题。见表6-24、表6-25和表6-26。
表6-24 地方本科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
表6-25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课之间的连续性
表6-26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条件(实训基地、实验场所、实验仪器等)
调研学校的课程修习形式均采用必修、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的形式。必修一般指全校或院系规定学生必须修习某些课程的方式,各大学一般对必修课程有统一的要求。任意选修或称自由选修是指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或专业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修习课程的方式。而限制性选修则介于必修和任选之间,指学校或院系对学生修习的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些课程或某一领域中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定数量课程进行修习的方式。表6-27列举了几所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选修情况。
表6-27 不同地方本科院校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
注:其中井冈山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均为英语专业,集美大学为小学教育(英语)专业,厦门理工学院为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评价自己对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的感受,四个选项分别为“1.课程设置合理,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专业课比例过重,没有时间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3.课程设置太泛,难以有针对性地学习”、“4.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见表6-28。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太泛,无法针对性地学习,而认为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学生最少,说明目前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广泛的知识面,已经注意开设覆盖面比较广的选修课程。但是,由于选修课覆盖面比较广,学生盲目选课现象突出,是需要学校加以重视的问题。
表6-28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学校选修课程的感受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来,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形成了几个明显的板块组合。随着近年社会背景的变化、政策及相关研究的指导、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校的自我总结以及对国外教育的借鉴等因素的影响,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其内容上基本包含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几大板块,体现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互相结合的特点。
(2)通选课程的覆盖面较广,几乎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类、体育艺术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在专业性之外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性、适应性等方面,力求拓展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些学校实行按大类招生,按专业大类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培养计划,从而使学生有更加宽厚的知识基础。
(3)比较重视实践,都包含了实践类课程。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独立设置的实践类课程,这类实践课程包括专业课实践和通选课实践两部分,专业类实践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除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之外,有的学校,如广西医科大学,规定各类课程内部都必须包含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研究部分三大部分。(www.xing528.com)
目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前沿知识的获取,是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而综合类课程,则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消化吸收的重要一环。在专业化的课程教学环节,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知识范围和教学目标,但实际问题往往是需要多种技能、多种知识综合处理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除了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外,开设一定的专业综合性课程也是必要的。
(2)跨专业类课程偏少。除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全校性选修课程之外,很少有学校开设专业基础之上的跨专业任选课程。有的学校开设了专业任选课,但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学生仍只能在本学科内选修。实际上,这类课程除包含本专业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包含其他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
(3)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理论本身就是为了运用于实践,实践也是为了更好的思考理论,然而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的现象明显存在。而且从表6-29可以看到,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占得比重最大的是毕业论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环节,然而在调查大学生“做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的结果中,大部分学生把完成毕业论文看成是“完成任务”,在这样的目的下的论文完成自然也难以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多大帮助。
表6-29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认为做毕业论文的目的
(4)选修课缺乏指导,目标不明。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太泛,一方面说明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在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下,不少学校都增加了通识类课程的数量,覆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艺术、体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但无论哪类课程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中是相互交织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学校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也必须相互促进,以通识知识的学习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在专业精深的层次上去获取更多的通识知识。另外“课程设置太泛”实际上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缺乏目标性,学校不设选修课被批评为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开设了选修课,如果毫无目的地选修,那同样也偏离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本意。
(三)教学模式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教学目的就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它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比较明确的表述。教学目的的确立对于落实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均有对课程总的教学目的和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的表述。如:厦门理工学院商学系国际商务(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国际商务概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其对企业经营所带来的变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国际商务的发展及其特殊性、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方式、动因和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化经营的进入决策、竞争战略,国际企业的管理运作等内容,为今后从事跨国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以其中某两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见表6-30。另一门课程“经济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本课程是经济学的入门课程,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以其中某三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对学生的具体教学要求见表6-31。
表6-30 某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商务概论”课程教学要求
表6-31 某地方本科院校“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要求
从教学总目的和各个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看,各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侧重于培养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性”的要求。即使在教学总目的中体现了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进程中却没有得到落实。此外,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中缺乏对激发学生创新性、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视。让学生分别对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教学目的进行评价,结果如表6-32和表6-33所示。
表6-32 地方本科院校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
表6-33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课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认为教材里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材来组织,教材的各个章节就是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作为发挥实际作用的教学内容,其特性不同于教材内容。
让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相对于学生的需求而言)进行评价,有14.0%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69.0%的学生认为针对性一般。见表6-34。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比较实用,与实践能联系起来,但是缺乏前沿性的知识,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与实践相关,另一方面也应该能够指导实践,而不是实践用到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这样学生所学的理论一直滞后于实践,就难以进行创新。见表6-35。
表6-34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评价
表6-35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同时也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李秉德教授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将教学方法分为五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这一分类主要是对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分类,但目前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也不外乎这些方法,并且在大学的课堂中教学方法更为单一,采用的还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以厦门理工学院2008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在10个周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和演示。见表6-36。
表6-36 地方本科院校某专业的专业课课堂教学方法举例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问到学生“任课教师是否经常采用案例法、讨论法和其他教学方式”,有的学生认为“经常”,有的学生认为“一般”,有的学生认为“很少”。这也表现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他方法比较少。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师,是学生创新性的重要激发者和发掘者,但是目前各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师的科研水平、论文篇数、职称等级等方面。不可否认,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学识的深度决定着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但知识深厚并不一定代表着知识能够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方面。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创新能力一般。见表6-37。
表6-37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认为教师的创新性水平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前各校主要是通过考试与测验的形式,以量化评价为主。各门课程的成绩评定标准通常表述为“期末成绩采取百分制,期末试卷成绩占70%,上机操作、课堂参与分析讨论、作业成绩及考勤占30%”。从这种表述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表现有所关注,但试卷成绩还是占了最主要的部分;并且在实际实施中,对学生的创新性也不太注重。见表6-38。
表6-38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评价对“创新性”的关注
5.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能力”缺失。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为了能够运用与实践,理论的学习也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知识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条件。然而大多数教师把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忽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也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偏差。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灵活。尽管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但作为应用型人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更加灵活多样,有时也可以根据工作实践或活动中的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贴近实际。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内化”,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足。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也是我国教育的通病,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往往很难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落后的填鸭式、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善于运用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不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创新意识,这样就无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无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思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4)偏重绝对化的评价方式。人的创新性是很难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的,况且不同学生的创新性会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可能与课堂学习有关,也可能与课堂学习无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更加灵活、变通。
(四)校园文化分析
文化,被称作是一双看不见、摸不着的手,我们很难以直接对其进行评判,但可以通过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学校的制度、机制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来了解它。
1.校训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本研究所调查的几所应用型大学的校训如表6-39所示,大多学校的校训体现了对“应用”的追求和促进地方发展的精神,如山东工商学院“惟平惟准,近知近仁”,表达的是“修身力求平衡全面,立志务须明确高远,以超凡智慧和高尚品德,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允执其中,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顺畅圆满”之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崇德尚能,经世济民”、宁波大学的“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厦门理工学院的“明理精工,与时偕行”、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科学致用,德业立身”等,都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特点和对现实需求的服务。还有一些学校在其校训中体现了对学生品德和宽厚知识的要求,如集美大学的“诚毅”、广西民族大学的“厚德博学”和广西医科大学的“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等。
表6-39 地方本科院校校训、校风、学风举例
2.创新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创新制度文化是学校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目前有关创新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举办科技学术系列讲座、各种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各类科技竞赛,设立创新基金,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服务等。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鼓励学生参加知识竞赛,近几年,学生多次在全国及建设部、北京市等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在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取得多项奖励的佳绩;北京城市学院开展“文明校园、健康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首倡城市义工服务活动,鼓励学生们在参与、奉献中收获成长。宁波大学制定了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学科竞赛的规定,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经费保障,并奖励获奖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为激励学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宁波大学设立总额达100万元的“曹光彪学生科研奖励基金”,特别奖每人奖励1万元,成绩特别突出的可奖励3万~5万元。去年,学校还专门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学生凡在教学、科研和生产领域有实际应用价值和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研究项目、科研制作、发明创造、社会热点问题专题调查等,均可申请基金。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兴趣。[9]
此外,近几年,不少学校设立的“创新学分”,即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成果或成绩将给予学分认定,并可作为第一课堂的选修学分计入学生毕业总学分和成绩档案,如宁波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学校。宁波大学制定了《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创新型实验、开放实验等科研训练和由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等科技竞赛,均可根据竞赛(训练)取得的成绩或训练过程的考核结果认定创新学分。其中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开放实验的创新学分由教务处负责认定,参加挑战杯竞赛和其他科研训练的创新学分由团委负责认定”[10]。广西医科大学规定,各院在“加强基本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拓宽学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研究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知识竞赛和产品设计竞赛,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发表学术论文。坚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科技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
3.存在问题
就现状来看,各校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彩的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培养了大学生活跃的创新性思维、强烈的公益心和独立自信的精神品格。但一方面,对创新的激励不够,在调查中,有62.8%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学校所举办的科技创新、科技竞赛等活动为例,尽管大部分学生对这类活动有兴趣,但却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参加,如表6-40所示。这类活动本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过于看重学生所能取得的奖项,把学生取得的科技奖、竞赛奖等奖项看作是学校的“资本”,有了功利性的目的。
表6-40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情况
另一方面,学校也存在对创新的理解不够全面,片面地把创新等同于科研创新的问题。我们知道,应用型创新尽管也包含着应用型研究的创新,但作为本科生来说,能参与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的工作活动中能够体现出一种思维灵活、敢于挑战、坚韧无畏的创新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