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革人才培养观念
1.要重新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围
当前,提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大部分人容易联想到少数未来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英才教育”。即使在许多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的讨论中,很多人也认为创新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使大学培养出一批年轻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这种教育理念在我们的研究型大学里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从研究型大学中所开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也常常是以各种严格的选拔机制挑选出“尖子”,组成各种名义的创新班进行专门培养。学校习惯于把重点只放在这些少数所谓的“精英”上。
事实上,把“尖子”、“精英”集中培养的试点,如前文所介绍的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实验班,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上确实能够起到引领作用,也的确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仅仅把“尖子”作为我们唯一的培养群体,势必忽视了对大多数创新人才的发掘,从而缩小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范围。有学者将创新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创新性层次指人类社会重大的最高层次的发明创新,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我国的四大发明等,对推动人类社会或某个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贡献;第二个创新性层次是根据己有的基础理论发明新产品的创新或利用基础理论革新产品的一种创新活动,如本杰明·班内克根据牛顿定律创造了钟表等;第三个创新性层次是对原有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发明创新给以论证和开发,而不是产生新理论、新技术,在大科学时代,这种创新价值开发、再创新也极为重要;第四个创新性层次是自我创新,即开发自己潜力、能力的创新性,只要是对自我工作、生活中的独特性、新颖性的有价值的突破,同样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创新。”[24]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过:“宁可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全民族有较高素质,也能搞四化。”可见,创新并不仅仅是少数人所特有的,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一项教育活动。
2.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凸显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多是简单地提出“培养创新人才”,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特征、目标,以及如何培养等内容都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说明,表述十分模糊。这种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关键核心内容的模糊,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上的模糊。此外,研究型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层次定位过于单一化,不是“引领者”就是“社会精英”,在追求人才培养卓越上显得有一些盲目跟风,这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失去特色。因此,研究型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认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先进理念,发掘出属于本校的特色,凝练出符合本校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需要的培养理念。例如本研究所调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它以工科见长,培养的人才以工程人才为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所大学兰州大学,地处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了人才的“浓郁本土情怀”,突出了学校立足西北、服务西北的特色。
(二)完善专业设置
1.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宽窄并存
国外的研究型大学为了突出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共同点是不断地扩大原有院系和专业的内容和范围,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专业越来越融合。
大学的专业设置涉及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位设置等多个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要“改变高校长期存在的专业范围过窄、专业划分过细和门类之间重复设置的状况”,并通过组织修订《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来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但由于未能触及“行政分割主导学科专业设置”这一主要症结,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调整僵化滞后、专业面向和专业口径狭窄、专业设置比例失调等问题。[25]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以广博的知识系统为支撑的,创新能力的激发离不开扎实、综合化的知识背景,需要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型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适当拓宽专业设置的口径。一方面,横向上,在学科之间拓宽,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和合并,相近专业(如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主干课程大致相同的专业)进行合并,使一个专业具有两个以上的主干学科,加强基础和主干课程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专业的方向,使培养的创新人才达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纵向上,在本学科内现有的专业基础上扩大和深化专业培养内容,通过更为宏观的专业基础培养对学生本学科的深层次原理和前沿的把握能力,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对深入的适应性。针对不同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向不同的方向拓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拓宽专业口径势在必行,但是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要量力而行,勿操之过急。部分专业划分一味求大求宽,企图让一个专业的业务范围涵盖各种学科,这只会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杂乱无章。在专业设置口径上,宽窄适度,避免一刀切,综合考虑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对部分通用口径较宽的专业实行宽口径,对少数经济建设需要而专业面向相对较窄的专业给予保留。
2.选择合适的专业分流时间
大学生入学年龄大多为18~20岁,高中阶段高强度学习让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大学设置的各专业了解极其有限,且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成熟,学生的专业偏好有可能发生改变。若一入学就确定专业,或者在一年级就让学生进入特定的专业学习,由于知识分割和学科分离,一方面容易造成认知能力交叉,知识面过于狭窄;另一方面灵活应变能力有限,创新基础较弱,从而导致创新能力欠缺。
相比之下,国外研究型大学在确定学生主修专业之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将要学习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发展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理论基础和心理上都基本做好准备后才确定自己的主修专业。本研究在调研中也了解到,6所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始转变招生模式,采取了大类招生,将专业分流的时间不同程度地向后推移,采取了新生入学后先不确定专业,统一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才申请主修专业,再进行专业分流。实行大类招生,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改革的举措,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等理念,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增强学生的专业互动性和社会适应性。专业时间后移,能让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和对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禀赋和社会需求再来选择专业。从本研究调研的情况和结合文献研究,一般建议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进行专业分流比较合适。
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教育资源偏紧,目前,各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分流还很难实现按需选择专业,而是实行竞争性的专业选择方法。本研究调研结果显示,各研究型大学专业分流的依据仍然是以学业成绩为准,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行分流,竞争性的专业分流导致专业分流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分流以成绩为依据,致使应试之风重现;专业分流缺乏引导,致使冷热专业分化明显,甚至出现马太效应。同时,对每个分流的专业有最低名额限制,达不到最低限制,则取消专业设置,这对新型专业或冷门专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对学校学科整体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因此,学校对本科生进行兴趣引导、专业介绍,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专业选择是完全有必要的。
3.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主权
在所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大多是实行大一大二不进行分科、分专业,广泛进行基础性通识教育,在经过基础的多学科文化教育之后,再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不同的主修领域,逐渐形成学生各自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主修专业选定之后,允许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更换权利。从规定上看,学校在专业设置空间方面的确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从当前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学生尝试和更改专业的机会很小,转专业存在较大困难。
如果学生不能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就很难有动力,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的今天,高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自主权。在本研究的调研中发现,与各研究型大学普遍实行的转专业比例在10%~15%,而所调研的高校中有至少1/3的本科生对自己现在的专业是不甚满意的,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30%的学生有潜在的转专业需求。复旦大学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复旦大学2003年对该校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入学前的专业选择有点盲目”,有36.7%的学生曾经产生过转专业的念头,其中“74.8%是因为‘兴趣’而想改专业”。[26]在转专业的问题上,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供求双方的缺口差距较大。给予学生专业选择上更大的自主权,自主选专业,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满足创新人才发展的个性化需要方面,益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对学校而言,能够促进学校提高专业质量,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学生通过“以脚投票”的方式,督促学校重视学科专业的建设。其次,对学生而言,扩大专业选择自主权,无疑是加大了他们选上适合自己个性、兴趣和特长专业的机会。再次,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重新认识自我,学会发掘自我潜能的过程。
当然,要做到如同国外研究型大学那样,给予本科生完全的专业选择自主权,如哈佛大学、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在学生提出申请设立新专业,并经过学院专家共同论证通过后,得以设立。就目前而言,这样的本科生可以自行设计专业的自由程度在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实行的可能性还很小。毕竟国情不同、校情不同,我国研究型大学扩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权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1)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必然要求大学对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要求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本科教育中来。在当前大学面临着市场冲击,研究型大学教师面临繁重科研任务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激励教师更多地担负起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的责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难题。(2)在教学管理上,允许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这必然带来课程资源的重新调配,同时还需要在课程和考试安排方面采取更多的技术措施,以免学生在上课时间和考试时间存在冲突。(3)在学生管理方面,传统的注册和管理学生的办法背后有着一系列相关的人事制度安排、经费分配模式和工作习惯。体制的变更涉及利益的调整,也涉及人们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是非常困难的。(4)学生获得自主选择专业权利的同时,需要探讨一种平衡机制,如何确保“冷”、“热”专业的平衡。这一点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美国大学尽量通过调整教学资源的办法来解决专业人数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大学限定了热门专业的人数,把某些专业确定为“封顶专业”。[27]
困难和问题确实很多,但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自主权,逐步放开学生专业选择的自由,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适应性是一个专业设置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在提高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时,首先要设立相关的部门或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如专业介绍会、研讨课、体验课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感兴趣的学科专业,避免学生的从众心理,盲目选择专业;其次,在学生选择专业或更换专业时,给予充分指导,帮助学生评估专业就读的可行性;再次,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制度障碍,给予学生充分尝试和更改专业的机会。
(三)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内容
(1)研究型大学必须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
目前,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现状是,通识课程主要由各专业学院提供,教务处汇总、分类,供学生选修,缺乏学校层面的通识课程教育理念和系统的规划。虽然高校的通识课程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类,但每一类课程都只能囿于授课教师固定的专业背景,传授一些互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所谓的通识课程,更像是什么都知晓一点的“通”和只在表层上的理解,而不能真正体现广、博之上融会贯通的“识”。通识教育的设置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期望以及兴趣,大多是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或无多大价值的课程。清华大学李曼丽调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发现这几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选修课种类不合理;课程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课程领域划分普遍缺乏明确的标准。[28]这也基本上反映了目前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
因此,要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要提高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专业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因而是单向性的,而通识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它反映了一种培养全人的理念。这种理念反映到教育目的上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化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和“人”。由于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知识体系日趋分化,高等教育的专业化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应当看到,任何高级专门人才首先要成为普遍意义上的人,他要适应这个社会的文化、道德观念,要反映这个社会的特点。因此,通识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接触人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突破学科的壁垒,把相互分割的知识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知识观。再次,通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作为未来社会中高层次的人,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29]
第二,认真选择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基于人发展的需要,要超越传统课程的专业、学科界限,遵循基本的通识课原则。课程内容应注重经典性,唯有经典才能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起到通识的功效;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把握时代的脉搏,带领学生领略学术创新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志向;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放性,拥有全球的视野,吸收东西方文明的精华;课程内容也要注重道德的反思性,道德反思应成为所有通识课程的基本准则。
第三,调动教师参与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积极参与,才能扩大通识课程的规模,开设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2)增加课程的综合化程度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使得任何理论和实践上所提出的重大问题,都是单一的学科和单一的思维方式难以回答和解决的。只有在各种学科的高度综合和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中,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圆满的回答和彻底的解决。本研究调研结果显示,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存在课程缺乏综合性和跨专业课程偏少的问题。然而,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国际比较看到,大学课程综合化是各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必须强调提升课程的综合化程度。
一方面,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要正确认识课程综合化的重要性。大学课程综合化,有利于消除大学现行各门学科之间的隔膜状态,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通与整合,沟通课程之间的知识连带关系,实现课程之间的交互融会与递进提高,从而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有利于沟通大学课程机构中各要素之间的纵横关系和联系,克服专业过于偏狭的弊端;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课程综合化让学生能够超越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局限,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思维方法,这些对提高其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30]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要重视学科间相互渗透,文理相互交叉,开设一些文理边缘学科以及新型综合学科,让创新人才能够适应学科高度综合发展的趋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符合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理想健康人格。
另一方面,实现课程综合化,要从不同的深度和层次着手进行。要打破各门课程的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有机融合。第一,加强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国外,“关联课程”(correlative curriculum)是这一层次比较常见的形式,它是在两门以上互相密切联系和配合的相邻学科支撑设立的课程。关联课程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师同时对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排序和进度都有所了解,即具有“跨学科”的眼光和思路。这样的课程有助于消除目前学科分隔,不同学科之间教师互不通气的弊病。第二,在学科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系,把相邻学科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即通常所说的“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第三,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当然,并不是说各相关学科知识简单拼凑的“大拼盘”,而是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层次的课程非常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常被称为“广域课程”(broadield curriculum)。第四,设置“问题中心的课程”(problem-centered curriculum),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内容和新型学科内容的重新组合。这类课程完全改变了组织课程内容的思路,不是以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为核心,而是以实际待解决的问题为核心,按照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课程内容。第五,设置“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这类课程不强调固有的学科界限和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以学生此时此刻的行动为注意的焦点。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手脑并用,在于脱离以印刷符号为基础的抽象知识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获得最直接和直观的经验和成果。[31]
(3)提高实践课的教育质量
一个研究领域,基本上都涉及理论的和实践的知识。就理论而言,我们指的是最高深和正确的知识,能加以概括并运用于许多情境。理论经常要做的是建立起本领域的框架,以及帮助本领域中的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分析和综合资料,形成概念和原则,提出新的想法和参考意见,甚至还要预测未来。对好的理论的检验,就是看它能否指导实践;反过来,好的实践是以理论为依据的。所谓实践,我们指的是将程序、方法和技能运用于工作领域。工作领域中,每个人都在做着工作或积极参与其职业活动。这些程序和方法是可教的,并能运用于不同情境。而当它们被运用时,应使从业者变得相当成功或有效率。[32]在课程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同样是辩证统一的。理论课程是指那些基础的课程,这些课程只是传授给学生某一学科最基本、最系统的理论知识。也许前人用了几百年才研究出的理论成果,仅仅通过几十分钟的讲解就都教给了学生,这种知识传授的方式大多还是采取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此种知识的获得,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一种理论课程。反之,实践课程则是指那些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运用在理论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来实践于现实,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检验所学知识,并获取新的知识。
在本研究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是比较充分的,在谈论有利于自己创新能力发展的经历中有许多是与实践课程、实践活动有关。但调研也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并不高,对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学生认为水平比较低,质量比较差,实践效果不够好等。学生认为实践课程没有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中所学知识的作用。
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实践课主要有实验课、操作课、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形式,内容比较单一。本研究认为,要提高实践课的质量,改革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创新人才更是如此。研究型大学要把实验教学从当前比较普遍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训练。其次,要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要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并以提出问题启发大学生思考、组织研究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通过思索,自己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强烈的参与意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再次,要重视实习活动。实习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各高校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制订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计划,对实习的要求做出明确规定,积极掌控并合理调节实践教学的进度,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或联系合适的实习岗位,还应为大学生提供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制订出科学的实习考评办法并在实习结束后认真组织考评,这些都是实习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
2.优化课程结构
(1)提高通识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基本分为公共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是公共教育课程中的一部分,从结构上看,通识教育课程的构成比例很小,在4%~13%之间,以致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不能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划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使之尽可能覆盖语言、写作、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增加这些课程的种类和门数,从而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以保障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总体把握。
另外,选择的文理课程应该兼顾基础的、普适的理论课程和创新的、探索的实践性课程,同时不同领域的课程数量也达到合适的比例,保证学生在涉猎广泛学科门类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加强。
(2)适当精简必修课,提高选修课的比例
选修课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选修课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学科知识扩展的学习过程。从拓展学生学科知识方面讲,选修课更注重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视野,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主干课能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形成方面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专业基础。其次,选修课是学生个性特长发掘的过程。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方面讲,选修课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更易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必修课则注重传授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和技术,以保障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再次,选修课是学生获取前沿信息的重要来源。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方面讲,选修课更容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能及时反映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具时代发展的特征性。因此,选修课需随社会的变化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而主干课则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从本研究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各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的比重仍然居高不下,达到70%以上。一方面给学生造成了较重的学习负担,限制了学生自由选修的权利,使得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十分有限,让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没有充分的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未知的知识。另一方面,对教师开发新课程的积极性也有削弱的作用。教师需要完成大量必修课的教学工作,而无暇将研究成果融进课程中,更不用说开发新课程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为学生提供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的选修课是各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必要的减法和加法,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之一。
在提高选修课比例方面,本研究认为应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加选修课的开课总量。选修课数量对学生的选课权有直接的影响。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学生的选择权就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增加开课教师的数量。在实际选课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开设,且有个别老师还开设了两门这类的课程。如果按照一对一的比例,学生是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的。因为同一门课程没有第二位开课教师可选,也就谈不上什么选择权。应该增加开课教师的数量,即使是同一门课也可以由多名教师同时开设,因为每位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学科背景、兴趣和关注点各不相同,每位教师体现在课程中的创新性也各有侧重,虽然是同一门课程,但课程内容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增加开课教师的数量,实际上也是间接增加了选修课的总量。
(3)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并重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理论课程是研究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型大学本科阶段,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占较大的比重。它为学生奠定了研究创新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也是研究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不仅提供了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学习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过程。但是如果理论课程的比重太大,就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成分。斯塔克等人认为,借助“听”的学习,有时是学习;而通过经历的学习则几乎总是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不仅通过“听”,也通过“看”,甚至通过某种体验和“经历”来学习,效果通常就要比单一的“听”要好。因此,应当适当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实现理论和实践并重。
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提高实践课程比例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凸显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其次,增设研究/创新学分,使实践落实到具体课程要求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将实践教学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去,才能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实现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型大学将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化,将研究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作为素质教育选修课或创新学分选修课的形式开出,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再次,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宽课外实践空间。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加快学生的实践积累与社会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四)完善人才培养途径
1.加强本科生的选课指导
选课是学分制实行的前提。选课指导是学分制优势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完善人才培养途径,探讨本科生的选课指导是一个重要课题。本科生的选课指导就是指在学分制条件下,学校为指导学生完成学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数量,以满足不同需要和志趣,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选课制。[33]在本研究调研中发现,本科生在选课过程中获得的指导非常有限,在选课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完善人才培养途径,对本科生进行选课指导是有必要的。首先,对本科生加强学科指导是学分制的必要补充。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及发展的需要选修所要学习的课程。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读计划,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建立和实施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和措施,对学生的选课做出合理的指导。其次,对本科生进行选课指导有利于学分制管理的推行。对本科生选课指导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而且还包括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对学习数量的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本科生可以选择适当的学习量和适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有效的指导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别的课程,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避免出现有些“冷门”课程没有人选而有些“热门”课程又人满为患的现象,从而保证学校一方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衡而又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分制管理统筹规划。再次,加强对本科生选课指导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对本科生的选课指导,使他们对大学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合理支配大学时间,充分发掘自身的兴趣和潜能。通过选课指导,让学生在了解个人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某些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适合的课程学习,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其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最终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基于选课指导的重要性,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选课指导。
(1)学校推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选课指南》
在本研究调查中了解到,有超过1/3的本科生在选课过程中有使用过《选课指南》,这表明学校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选课指南》是有必要的。选课指南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它除了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信息之外,更多的可能还是向学生呈现相关带有规范、引导其选课行为的各种具体的学校课程制度或政策。因此,选课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学校相关的课程政策,二是所有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简介。其中,对于学校相关的课程政策,至少应该包含明确的修习要求、学期学分分布、选课程序、考核方式等。课程说明要比较详细,如课程的意义和内容介绍、选课条件、任课教师、评价方式、课外作业量、上课时间和地点、学分等。
(2)向学生介绍备选课程
通过编制《选课指南》,向学生介绍课程信息,以便学生能在选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另外还可以通过,如成立选课指导小组,每学期以开办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备选课程,或以咨询的形式指导学生选择课程。或者通过建设教务管理网站,及时发布备选课程信息,尽可能提供透明、覆盖面广的信息,让学生在选课时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的状况进行比较合理的选课。
(3)利用好导师的指导作用
如前文所述,指导本科生选课是导师的职责之一。导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特点、兴趣、专业、个人发展意向等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随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的变化进行计划调整,确保学生在规定学制内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个人兴趣和今后拟发展方向的要求。
2.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
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要标志。开展本科生科研能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科研活动中,必须对不同的假设进行选择。发现各种问题,都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本科生科研能够促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是在一定动机驱使下进行的,而这种活动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创造的动机。从科研活动本身看,它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的创造动机有一种直接的激励作用。例如,在科研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体验到一种“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大学生的科研有助于其高级情感的培养。通过某项课题的研究活动,大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大学阶段是开发自己创造潜能的最好时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创造性素质上,而不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他就产生了“追求什么”的理智感;在科研活动中,需要处理各种关系,例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团体、名利与责任,等等。大学生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就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感。例如,他们因为在科研中尽心尽责、不为名利、通力协作而感到心情舒畅,产生了为国争光、为社会做贡献的高级情感。也有的学生会因为未能尽责任或不能与人合作而感内疚。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它又是一种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活动,必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是一个培养坚定的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过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通过科研实践得到培养和改造。一般来说,刚入学的新生容易表现出任性,有时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怯懦和盲目性。通过科研活动的锻炼,大多数学生可表现出独立主动、果断、自觉;有的还明显地表现出热爱祖国、守纪律、有责任心、有首创精神等性格特征。[34]
总之,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旦形成,便能够对大学生的创造活动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从而推动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卡斯帕尔(Gerhard Casper)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式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35]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在其中担任部分基础工作;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在校内或校外自行联系指导教师。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跨院系、跨学科应用型研究。由于研究课题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选题立项、写课题申请书、确定任务目标、与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技术方案,到完成科研项目,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但是,从相关文献报道和本研究调研结果显示,当前研究型大学在本科生科研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①由于鼓励性政策和足够科研硬件条件有限,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活动的本科生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都比较少。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科研所反映出来的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问题较为突出,在本研究调研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表示在科研上鲜少获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科研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尤其缺少学术规范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学生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科研素质不高。②本科生科研的客观条件不够。在本研究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学校所能提供的科研硬件设施都还比较满意,但是在科研氛围方面,有近44%的学生表示学校科研氛围淡薄,近78%的学生表示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这说明当前学校学术氛围的客观条件尚不足以对本科生科研产生积极影响。在调查中还发现,本科生对本校中推出的一些大学科研项目缺乏了解,在他们列举的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经历中鲜少提及这些科研项目,这表明本科生平时缺乏对科研的关注与思考,有一种科研与己无关的心态,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学校对本科生科研工作关注指导的欠缺。③本科生科研形式的课余化。现阶段我国高校基本上还是把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对于本科生科研,一般的认识是“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36]课余化造成了本科生科研的定位模糊和管理松散。由于本科生科研类似于各种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缺乏有效的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途径,一方面往往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无法提高。[37]④本科生科研管理的研究化。本科生科研除了在要求上适当降低外,在管理上与教师科研、研究生科研几乎无异,都属于课题研究的管理方式。这造成本科生的选题、科研方向和科研过程基本参照课题研究的管理方式,严格的立项、考核、结题过程致使许多本科生科研项目无疾而终。由于过分关注课题的研究性,研究课题基本上是以结果为导向,这会大大减弱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兴趣,降低指导效果。一方面,在关注成果的前提下,课题会更多地依靠教师自己或者研究生们的参与,而不可能放手交给本科生去做;另一方面,过多关注成果,会使得指导教师不愿花时间在过程指导上,造成研究计划的松弛无度及“突击现象”出现。[38]
为解决本科生科研存在的问题,完善本科生科研,本研究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第一,正确定位本科生科研,明确本科生科研的目标。
从本质上看,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职能直接有关。组织本科生科研活动,其根本意义不在于让他们去填补科学上的一两项空白,而在于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科学创造的意识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之后能够创造性地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大量问题奠定基础。[39]
第二,为本科生开设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课程。
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曾经指出:“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旷世奇才不会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工作者多数不是天才,给予这些人若干科研方法的指点,较之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经验事倍功半地去摸索,就有助于他们早出成果。”[40]可见,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对于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人来说,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实践周,为集中式科研方法训练创造条件。通过开设专门的科研课程,以讲座、参观介绍、研讨课的形式,重点讲授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在专门的实践周中,学生的各种科研活动能够得到充足的时间和师资保证。各个院系可以举办专业(野外)实习、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培训、科研方法指导、论文写作指导、社会调查、英语夏令营、信息技术与思维拓展训练夏令营或者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各种讲座或短期课程等多样的形式,对本科生的科研方法进行培训和提高。
第三,提升本科生科研氛围,增强其创新意识。
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营造科研氛围。学校要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活动中的科研含量,如广泛开展学术讲座、进行社会调研、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各种科技竞赛等,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兴趣小组或攻关小组,帮助学生成立科技协会、科学研究会或创造协会等机构,营造科研氛围。
学校要制定奖励措施,建立大学生科研激励机制。如可以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采取设立“荣誉学士学位”的通行做法,为在科学研究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荣誉学士学位,形成一种有效的正激励。又如设立“科研学分”,探索建立本科生科研学分,提高本科生科研的积极性。
第四,在教学中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重视科研方法训练,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科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避免将科研课余化,实现科研过程教学化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倡导学生自学、教师精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补充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本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和最新动态,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并把尚待钻研探讨的问题指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教学中,要揭示科学认识的发展过程,追踪科学家研究的思路,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科研是引导学生科研的重要条件,大学教师本身应当是科研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41]
第五,成立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为本科生科研提供保障工作。
解决本科生科研的零星、自发状态,可以参照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类似于“科研办公室”的管理机构,负责本科生科研的指导、组织与服务工作。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帮助,如筹措资金和管理学生专项科研基金,组织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与评审,帮助申报专利等。
第六,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首先,在硬件条件上,加大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运行与仪器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要求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对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条件与环境。其次,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实践教学经费等专项经费,为大学生科研训练、部分学科竞赛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再次,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和校友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最后,加强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强强联合,通过跨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新模式。[42]
3.完善导师制
在本研究调研中发现,当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制正面临“形似而神不似”的困境。首先,导师制生师比过大。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导师制中,一个导师只同时面对一个或少数几个本科生,每周花一小时来研讨切磋,提升学生批判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而在调研的研究型大学中导师同时面对的是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的本科生,有时时间上还得不到保证。过大的生师比使导师制只能流于形式。其次,本科生参与导师辅导的应付态度。与国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认真准备导师辅导课上的发言和陈述不同,所调研的研究型大学中学生们普遍抱怨课业压力大,而且经历了应试教育形成的被动学习、简单记忆的习惯导致本科生一方面没有时间准备辅导课,一方面缺乏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再次,教师参与本科导师制的敷衍。许多时候,教师的敷衍并不因为他们的素养,而是受到他们的生存、工作环境的制约。过大的生师比,加上本科课程设置过多,在本科教学方面,导师们已经负荷过重。另外,在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对一名有效的教学者的认定,首先是必须有好的科研,科研成为了大学教学的基础。高校用科学管理的方式给教师科研做各种“加法”。这种情形下,严格考核也难以改变本科生导师参与导师辅导课的敷衍态度。最后,导师制的考核监管力度不够。高校行政部门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从理论上讲是具有难度的,一方面,本科生导师作为普通人,也是机会主义者,都会寻找个人收益的最大化,高校行政部门不可能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全程监控,或者说这种全程监控成本过高,很难达成;另一方面,在导师工作环境和负荷下,只能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考核,如记录《辅导手册》等,用这些做依据来对导师辅导课做出评价。
根据研究型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为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导师制的优势,本研究进行了如下思考。
(1)结合高校实际,选择适合本校的导师制类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视不同类型的高校而异。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等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导师制。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学科研条件好,师资水平相对较高,在全面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逐步实行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导师类型的选择上可以侧重于聘任研究型导师制。所谓的研究型导师制就是指,学校利用优质资源,通过双选机制,选拔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导师,以各类创新项目为依托,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指导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活动以及教师个人或集体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科研导师都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完成导师给予的科研任务,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导师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给予指导,从科学选题、搜集资料、推荐阅读权威学术专著和论文,组织学生进行研讨等,全过程参与指导,既规范和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行为和学术水平,同时也为本科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2)明确导师职责,为导师“减负”。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承担了学生的入学教育、学习生活事务管理、思政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本科生导师承担了太多任务,而无法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应当为导师适当“减负”,以提高导师制的效果。本研究认为,导师的职责应以学业指导为重点,通过学业指导,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进而促进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导师应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发展方向、设计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而涉及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主要由专职学生思政人员负责,不应“一箩筐”地全部交给本科生导师负责。要有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必须使导师有时间、有精力做好这项工作。对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不宜定得过高,造成导师负担过重,最终会导致指导本科生这一相对软性的工作任务成为牺牲品。
(3)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导生制”。导生制最初指的是学生教学生,即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且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助手,即“导生”,先向他们讲授教材内容,再令其转教其他学生。经过发展,新时期的导生制与最初的导生制有所不同,其内容是由学校通过一定的推荐竞聘程序,选拔出本校一定数量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对低年级的本科生进行指导。鉴于当前导师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建议推行“导生制”。导生制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导生没有教师的身份与威严,自然就没有管理者相对于被管理者的强势地位,他们与被指导学生处于比较平等的关系;导生与被指导的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因此易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和指导;导生是高年级学长,他们对本科学习有着非常直接的切身体会,在专业引导方面给予被指导学生的意见能够更容易被接受;导生负责的学生人数较少,往往比导师更了解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指导帮助也更有针对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或一致的特征,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喜欢。根据人际吸引的一致性原则,它必然会促进人们之间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如上述所言,导生与本科生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相近的成长经历以及相似的知识背景,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能够很快并且较深地与学生产生共情,与教师导师制相比,朋辈导师制更容易形成融洽的辅导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导生制也可以锻炼提高导生们的社会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从而取得“双赢”的效果。从本研究调研的6所学校看,有超过50%的学生在学业上的指导来自高年级的学长和同学。可见,在研究型大学中试行“导生制”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4)完善规章制度,对导师制加以规范。导师“导”什么,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有什么区别?这是导师最关心的问题。在本研究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中,对于导师制的相关规定,如导师的资格、配置、工作职责、选聘、考核与奖励等,规定要求各有高低,导师之中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难免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导师制相关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本研究提出六点建议。
第一,规范导师队伍组成。本科生导师应该是专任教师。一直以来,非专业课教师可否进入本科生导师队伍是一个困扰着教育管理者的问题。面对居高不下的生师比,有的高校不得不将指导教师的范围扩展到教辅单位或其他行政部门教师队伍,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教辅单位、行政部门教师虽然了解学校情况,但是在专业指导和科研指导方面弱势明显,客观上造成学生待遇的不平等。此外,也有高校提出了聘请近期退休的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思路。但退休专任教师多数已不承担科研课题任务及授课任务,能够提供给指导对象的科研和实践指导机会有限,且对其工作的考核和监督工作都不具有强制性和可执行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那些承担授课任务、拥有科研课题的双肩挑教师和兼职教师(指担任授课任务的处级以下行政编制教师)纳入本科生指导教师队伍,同时考虑到各专业招生情况的不同,可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导师。[43]
第二,优化导师配置。在调研的高校中,有的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方式,有的实行班级集体指导制,生师比甚至高达60∶1。如此高的生师比对实施导师制是十分困难的,更像是将导师与班主任等同了。本研究认为,在导师配置方面,从目前情况看,要扩大导师队伍,增加导师数量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本科生采取不同的配备方式。本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导师的指导需求更多一些,且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导师定期见面沟通的要求更多;而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进入专业学习,修学重点等与低年级有所不同,学习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性相对高一些,对导师的指导时间和次数有所减少。因此,建议在对导师和本科生进行配对时,考虑高低年级穿插配对,使导师能够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指导的精细化、个性化以及指导内容上可以有所区别。根据本科生的修业阶段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如对低年级(一、二年级)以“修身”为主,以教师职业技能为抓手。导师除了负责指导学生读书、修身之外,也应督促学生做好职业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选课、社团参与等提供咨询。三、四年级以“修业”为主,以学术研究为抓手。修业主要指专业发展,侧重于于科研进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并以此为平台,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就业技能、专业提升等。[44]
第三,规范导师的入选资质。从本研究调研的高校看,对导师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都做了基本规定。如本科生导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在所在高校工作一年以上。对一些新任教师,虽然他们学历高、能力强,但并不一定能够胜任本科生导师工作。新教师对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运行等情况都不甚了解,这些都将成为他们参与指导工作的障碍。因此,新任专任教师应在全面熟悉学校情况和学生情况后再进入本科生导师队伍。另外要对导师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导师明确导师制的工作核心、工作职责,确保导师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熟悉学分制管理体系,了解选课过程和学生选课需求,了解学校的主、辅修体系等。
第四,严把导师的考核关。在本研究调研的高校中部分采取了学期末导师填写《本科生导师工作记录表》,对一学期的导师制进展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及对学生下学期的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这种方式没有办法对导师制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很有可能造成前文所述的导师敷衍的情况。要提高导师制的实效,既要为导师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又要加强导师的工作考核。首先,建章立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各所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校级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并成立了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对导师工作进行节点式要求、过程式管理。节点式要求,如每个导师每学期需要达到的工作量有哪些要求,如指导学生的人数、指导学生课程数量、与本科生会面的次数等,要求导师至少要达到最低要求。在本研究调研中,关于导师制本科生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与导师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在对导师的考核中加入导师与学生沟通的量化指标。过程式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如与学生座谈反馈导师制实施情况、抽查学生学业进展情况等方法,对导师制进行过程管理。其次,从本研究调研的情况看,导师制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导师制工作在教师的年度考核或升职依据中的比重很小,或者无足轻重,这对于那些在导师制工作中付出辛劳的教师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必须将对教师在担任导师工作方面的考核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一同计入教师的年度工作量,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直接挂钩,提高导师工作的责任意识。
第五,保障导师制开展工作的经费。学校应给本科生导师发放工作补贴,补贴的标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调研高校中有部分学校已经实施补贴制度,但只是少数。学校鼓励以多种形式开展导师制,但是经费的限制确实存在,需要学校给予解决。另外,为师生交流提供充足的空间也非常有必要。虽然缺少适合师生交流空间是多数学校的“硬伤”,但是只要对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还是大有可为的。如在图书馆设置交流讨论区,将地下空间改造成咖啡厅、茶室,或者在教室间隔走廊等处设立活动桌椅,校园室外空间设立长椅等,都能够营造出适合师生单独交流或小组讨论的活动空间。[45]
第六,创新导师制的指导模式。从调研的6所研究型大学导师制相关规定看,各所学校主要是采用导师与学生“一对多”的指导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高生师比的影响,导师制效果甚微。本研究认为,在指导形式上,可根据师资条件,采用学生个体指导式的“一对多”形式与导师组指导式的“多对多”的形式相结合。给每个本科生配备一名固定导师,同时也提供一个导师组作为辅助,让本科生有需要时随时都可以找到一名导师获得指导。(www.xing528.com)
(五)深化学分制改革
众所周知,学分制是由于选科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所谓选科制,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所学科目或内容具有一定选择自由的制度。因此,学生在学校里进行这种选择自由度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选科制、进而衡量学分制是否“彻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所高校是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实行到何种程度,是要受到多方因素制约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一是受高等教育思想的制约。高等教育思想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涉及知识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等观念以及对教育教学学习等方面的本质认识。简言之,即对高等教育所持的观念。一所高校实行怎样程度的学分制,受制于该校所奉行的高等教育思想。不同的思想必然导致对选科制和学分制实施程度上的不同主张,从而使学分制在事实程度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二是受学校类型和学科领域的制约。高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是专门化的。不同专门化的学科领域和由此而形成的高校类型,对于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时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小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之间的对应性越强,学习该学科领域知识技能时进行选择的必要性就越小。专业转移的跨度(即在学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可适用于实际的专门工作的范围)越大,学生进行课程选择的必要性也越大,反之则越小。即使一个学校内部,甚至在同一科类的内部,由于受上述学科领域性质的制约,在选课的自由度上,也不可能强求一律。此外,一所大学中的不同系科,由于基础不同、水平不同等而造成的种种差异,在学分制问题上也应该加以考虑。三是受社会需求情况的制约。各国社会需求情况各不相同,即使在美国,高校对社会需求“有求必应”的做法也多有批评,因此,不加分析地照搬美国某些学校的学分制模式,在实践上难免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果。社会需求情况对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影响也表现在这种需要的性质上。对有的专业或科类(特别是对那些直接与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科类和专业)来说,社会需要的变动性越大,通常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也应该越大,以此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性;社会需求的紧迫性对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也有影响,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社会需要越是紧迫,学生的选择自由往往越小,反之就越大。鉴于选科制和学分制在实施程度上往往是多样化的,因此,一所大学在做出这方面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条件,明确自己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使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46]
有鉴于学分制受到上述三个主要因素的制约,本研究认为,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分制进行改革。
1.学分制改革必须充分体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加强。通过教育教学,使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逐步形成;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底蕴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发展创造相对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分制改革要充分体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思想,反映社会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在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分制改革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制虽然实行课程的自主选修,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彻底”的学分制并不适应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应在规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科学的选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分制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规格、丰富的课程、灵活的教学进度以及交融的学科专业等。
3.学分制改革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分制是以学生的选择为基础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学生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选择。学分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总量必须满足学生选修的要求。一所大学的课程总量与其办学规模和学分制给予学生选修的空间直接相关。课程开发应当以大学办学规模为依据进行总量开发,以学分制对学生选课的要求为依据进行课程结构的调配。第二,课程质量必须达到学生满意的要求。显然,数以百计、数以千计课程的质量不可能是一样的,尽管课程质量可以有差别,但每一门课程的质量必须能够让学生满意。第三,课程范围应当是开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首先是对大学的选择,其次才是对专业的选择。对一个学生而言,大学的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全部课程资源,都应当是可以利用的。因此,课程资源开发应当破除院系、学科、专业壁垒,将所有课程资源对每一个学生开放,由其进行选择和学习。[47]
4.学分制改革要加强导师资源开发
导师对学生的影响重要性不容置疑。学分制离不开导师制,尽管实行学分制以后,大学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和经验的缺乏,还由于大学使命的特殊性和知识的复杂性,学生在行使选择权利时常常存在误用、乱用的现象。这就需要大学提供相应的学术指导和支持,导师制是解决学生选择问题的重要手段。
5.学分制改革要重视高校间学分互认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包揽全部人类文明知识领域,不可能全面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要求,大学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但很多大学却对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并不积极,哪怕是同城、同区域的大学之间,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也非常有限,尽管都实施了学分制改革,但学分互认并没有受到重视。学分互认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但这又是学分制发展的大势所趋。学分互认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学生在大学之间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汲取多样化的学术营养,实现其个性化、全面发展。如本研究所调研的厦门大学在2004年就与山东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就开展学生访学达成一致意见,每年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优势专业,双方遵循对等互派、学费互免、学分互认的原则。目前,这一互派合作高校范围已扩展至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交流已常态化。
6.学分制改革要注重教学管理技术资源开发
实施学分制除了需要各种有形的教育教学资源外,还需要无形的教学管理技术资源支持。与学分制相关的教学管理技术资源主要包括学生选课系统、排调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学籍管理与服务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这些资源主要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便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自助式管理与操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规模庞大,学生人数动辄数以万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繁琐复杂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学管理技术资源开发应当主要以学生为教学资源利用对象,特别重视解决学生选课时间集中、成绩管理复杂、学籍管理与服务烦琐等问题,为学分制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便捷、友好的教学管理网络环境。[48]
(六)革新教学组织形式
1.进一步推广小班化教学
从本研究调查的研究型大学看,小班化教学的比例仍然较低,40人以上的大课堂教学仍是班级授课的主要规模。由于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形式,班级规模大,教师不得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满堂灌的现象始终存在。在学生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提意见中,实行“小班化教学”是学生们呼吁最多的一项要求。
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实施研究型的学习,开发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在小班教学中可以使潜藏在学生中的学习资源得以呈现、激活,使教师有时间和条件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材、社会中的相关问题以及学生发现的其他问题,并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如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学会表达和交流等。小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究性氛围。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的课堂管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班化教学的情形下,课堂管理的重心不再会被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纪律、课堂的秩序等情况所干扰,模糊了焦点。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生学习状态、学习反馈、当下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让课堂围绕学生探究学习这个主题进行展开。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班化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交流互动时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状态,这既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其学习质量,又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质疑、表达见解以及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频繁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讨论更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有利于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潜能,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路径和策略方面,有研究人员做了这样的测算: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假设某一专业录取120人,课堂教学分为两种情况,即60人的大班与40人的小班。四年的总学时分两种情况:3 000学时与2 000学时。一个教师每一年的教学工作量为200学时。这样教学就会出现四种模式:模式一大致相当于目前的现实情况,总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比较多,大班上课。模式二为总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比较少,也是大班上课。模式三是总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比较多,小班上课。有些学者担心小班教学需要增加较多的教师,所以主张优化大班教学。模式四是本研究提出的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思路与策略,即通过调整和减少课程总门数和总学时来实施小班教学。[49]
表5-62 课程门数和课程总学时与班级的规模
总的看来,模式四需要的条件比较少,如政府增拨大量的教育经费,教学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冲击教师的课时量以及相关的经济利益等,模式四可以在现有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小班教学。这一路径值得推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进本科生的学习体验,研究型大学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本研究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一方面,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南伊利诺斯大学的巴罗斯教授(Howard Barrows)开发出来的。巴罗斯将问题式学习定义为一种为了解答问题而产生的学习,这个问题首先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方式,PBL强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社会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等。这种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与问题的解决中。学习过程由问题所驱使并由解决问题所导向,学生在追寻问题的解决方案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思考、研究与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高质量的学习过程。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提不出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契合现实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cased-based teaching)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采用适切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是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而展开的学习与讨论,因而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生通常比较容易设身处地地从实际场景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设计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应对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性教学和创新性学习主张培养和打造学习中的兴趣和乐趣,因为感觉上的苦或乐,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不同,学习效果的差异相当大。学习中有了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就能做到忙而不累、以苦为乐、乐而忘忧,就能够产生灵感、提高效率。
(3)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既高度分化的同时也高度综合。近几年一再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适应这种综合化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现实中,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制约上,往往形成合力或相互抵消的力量,只是各个因素在创造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总体上看,学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50]可见,校园文化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成为培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1.要重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大学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才能够培育出拥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大学既要崇尚真理,追求真理,还要强调体现人的价值,重视校园文化主体的个性发展,注重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在社会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大学办学和教育工作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技术化和非教养化的倾向,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滑坡,这种倾向在我国反映得十分突出,尤其是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忽视学生的基本品德教育两个方面。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重塑大学精神。
2.要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任何精神氛围总是要由有一定关系的人群来表现。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社会团体,人们之间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要由组织制度来维系。这种存在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的设计应该尽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保持统一,将办学理念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制度的实施而转化为校园中人们的行为。大学制度的设计和改革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充分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的,旨在为人的创新能力、创造才华提供得以施展的舞台,鼓励学生潜心向学,积极参加实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鼓励教师尽心育人、刻苦钻研,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进步;鼓励各行政职员,全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要加强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美可以引发他们的创造性。一般而言,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较为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宿舍、食堂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等。[51]如何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自然环境,发挥校园自然环境的育人功能是目前我国大学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的名片,直观地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准,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思路,是大学办学实力表现。校园环境建设应该注重整体布局、功能定位、建筑风格等,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将大学建成为“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等应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
我们常说“清华大学的学生有清华学子之神韵,北京大学的学生有北大学子的气质”,这就是其校园文化在学子身上打下的烙印,是校园文化内化为学子精神和行为的表现。校园文化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拓展知识、发展智育的重要补充,是开展德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是增强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无法取代的方式。在当今倡导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在实践过程中传承、发扬和创新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这一宝贵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注释】
[1]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N].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48/201109/124202.html.
[2]马勇志.2007年度清华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结果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5):130-134.
[3]王军涛.中央财经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106-108.
[4]朱永莉.云南省汉族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及提升对策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420-425.
[5]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0-50.
[6]林金辉.论大学生的兴趣与创新精神[J].教学研究,2002(9):189-191.
[7]林金辉.论大学生的兴趣与创新精神[J].教学研究,2002(9):189-191.
[8]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48-56.
[9]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6-61.
[10]王伟廉.论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1996(4):8-11.
[11]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图5-6是根据各高校教务处网站相关数据所制。
[12]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71.
[13]表5-53、表5-54,统计数据来自厦门大学为全校总体学分分布、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自动化专业、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会计学专业。
[14]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83.
[15]鄢晓.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从课程该体系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4(2):69-74.
[16]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为自动化专业;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为会计学专业。
[17]鄢晓.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从课程体系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4(2):69-74.
[18]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本科生导师制试行办法[EB/OL].http://economic.xmu.edu.cn/info/undergraduate/2011-09-08-4331.html.
[1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讨论稿)[EB/OL].http://www.scut.edu.cn/sfl/.
[20]苏州大学.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EB/OL].http://csxy.suda.edu.cn/cn/xueshenggongzuo/guizhangzhidu/2012/1202/205.html.
[2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EB/OL].http://xgc.xidian.edu.cn/view.asp?newsid=2703.
[22]马凤歧.教育实践的特性与教育学的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9(11):36-40.
[23]林金辉.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J].未来与发展,2003(4):50-53.
[24]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81.
[25]纪宝成.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6.
[26]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1.
[27]金顶兵.美国7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29-139.
[28]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4-133.
[29]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4-133.
[30]韩延明.论大学课程的综合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4):9-14.
[31]陈嘉.课程综合化建设的探讨[J].云南高教研究,2001(4):67-69.
[32]艾伦· 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3]陈瑞浮,侯硕知.谈学分制条件下本科学生的选课指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1-2.
[34]林金辉.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与创造能力[J].电力高等教育,1995(2):53-55.
[35]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夏洪流,周刚,曾明,等译.高等教育研究,1999(3):1-5.
[36]夏婷.影响本科生科研绩效的因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77-79.
[37]庄军.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该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1-13.
[38]邬家瑛,钱辉.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39]林金辉.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与创造能力[J].电力高等教育,1995(2):53-55.
[40]李华,蒋华林,杨忠.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特点及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9-123.
[41]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95-98.
[42]王根顺,王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44-48.
[43]阴医文.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本科生导师制——本导制度运行现状辨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40-42.
[44]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73-76.
[45]阴医文.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本科生导师制——本导制度运行现状辨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40-42.
[46]王伟廉.对“高校实行彻底学分制”提法的辨析[J].教育研究,1995(5):56-59.
[47]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15.
[48]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和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15.
[49]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2):32-36.
[50]林金辉.论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制约作用[J].高教探索,1999(3):72-73.
[51]林金辉.论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制约作用[J].高教探索,1999(3):72-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