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型大学,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学校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软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心理环境)和硬环境(校园规划、实验设施、教师队伍),从而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顺利开展做到环境保障。
众所周知,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智力方面,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一环。人要进行创新活动,除了相应的智力因素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诸如批判性、独立性、问题意识、不迷信权威、敢于冒险、敢于标新立异等。[30]而学校环境对这些品质的形成举足轻重。校园文化作为创新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巨大影响。结合国外经验,建议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各方面的兴趣。高校要根据学生创新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个阶段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个层次的活动,例如建设具有独立性、知识性、社群性和文化性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平时得到逐步发展,从而培养其团队精神,磨砺意志,塑造品德,健全人格;再例如可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可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适宜创新的外部环境。
耶鲁大学校长雷文被问及中国学生有什么缺点时说过,中国学生太听话了。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亟须营造的是宽容的态度,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正是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锋,学术才获得发展的条件,学生才能从大学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因此,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要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31]同时,应以制度的形式鼓励学术自由,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抵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最好以制度来规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使学生不再“怕”老师,而是能够共同探讨、分享问题。
(二)深入拓展跨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在经济和人类活动越来越趋向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变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跨文化教育是激发人才创新思维的良好文化氛围,是对创新基础资源的有效组合,可以对校内外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也能使学生接触到各国各校多元的文化与活动,与国际接轨。当前在国内非常热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联合培养制度、联合基地建设以及研究生创新基地等各种模式的跨文化建设,从一定程度上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还存在质量层次不齐、学科专业重复、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这样的平台只是“抛砖引玉”,高校还需要充分挖掘资源,擅于发现校外的合作机遇;更需要增大重视力度,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交流中来。我们不仅要加快校内跨文化资源交流建设的步伐,更要加大魄力开发校外文化资源,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文化中进行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入发展。
【注释】
[1]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A]∥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2.
[2]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C].教育参考资料,2000(19):13-14.
[3]许桂清,黄睿.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5):11-12.
[4]百度百科.普林斯顿大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708.htm#sub20708.
[5]Princeton University[EB/OL].(2010-05-09).http://www.Prineeton.edu/main/about/.
[6]Princeton University[EB/OL].(2010-05-09).http://www.Prineeton.edu/main/about/.
[7]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2.
[8]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5.
[9]Seeley G.Mudd Manuscript Library.Honor System[EB/OL].(2010-10-29)[2010-11-18].http://www.princeton.edu/mudd/news/faq/topics/honor_code.shtml.
[10]人民网.是什么创造纳什奇迹[EB/OL].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2/155/20020822/805186.html.
[11]Ben-David J.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71:189,19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12]辛彦怀.十九世纪德国大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6):116.(www.xing528.com)
[13]张晓杰.关于柏林大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69-77.
[14]杨焕勤、张蕴华.柏林洪堡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9.
[15]骆四铭.德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经历及其经验[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34-38.
[16][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17][德]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6.
[18]储朝晖.理想的大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19]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教育统计年鉴[EB/OL].http://www.doc88.com/p-338431276839.html.
[20]Son Tan.Recent develop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Internationgnal higher education Winter1999[EB/OL].(2004-06-10).http://www.be.edu/be_org/avp/soe/cihe.
[21]张民选.新加坡案例: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世界校园[J].高等教育研究,2004(3):89-93.
[22]王淑娟.新加坡国立大学开放式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5):16-19.
[23]张安平,张小燕.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特点与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8(12):66-69.
[24]龚思怡.国际分校——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68-69.
[25]Kau Ah Keng.Developing Singapore as an educational hub in Asi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EB/OL].http://wwwl.n.edu.hk/mkt/Seminar7Dec05.pdf.
[26]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称作“国家意识”。
[27]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63-64.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9]张银霞,谷贤林.影响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制度与观念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6-30.
[30]王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