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由恢复走上了大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创造教育的实践也在我国由点及面,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置“少年班”。许多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于1978年、1985年成立了“少年班”,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创新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由恢复走上了大发展的道路。起初,出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过度专业化的苏联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大部分高校都摆脱了单科性和片面性,又开始向多科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任务。此时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较为狭窄,认为创新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创新人才”甚至成为“科学家”的代名词。“创造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科学家、发明家、杰出人才的“发明教育”、“天才教育”,并出现了“少年班”等精英教育的形式,提倡精英性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朝着科学分类和分层的目标上努力,对人才多样化思考也促使人们对创新人才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再单单以成为科学家为目的,也不再单单是研究型大学的事情。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得创新成了人的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要创新”的思想得以确立。

(一)20世纪70—80年代“精英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拨乱反正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逐渐恢复。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翻译介绍国外创造学的研究成果,对创造的心理机制、创造技法、创造性的培养等进行多方面的探讨,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创造教育率先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在中小学,开展了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的实验与探索,在教学、教材、教法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涌现出了一批实施创造教育成绩突出的典型学校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了国外,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对比,人们发现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弊端。很多学者和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对人才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在这期间,国内掀起了创造教育的大讨论,大批创造教育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发表,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创造或发明学会、创造学或创造教育研究所(室),同时许多大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创造教育的实践。例如,朱九思在教育部教学工作座谈会上,重点就大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举了一些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院有个研究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他给学校写来一封信,说他通过五个多月的学习,与其他研究生相比,所欠缺的主要的一面,是自己觉得在科研方面创新的能力差。他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书念得不错,但很少有独立研究的训练。现在在MIT的环境中,很需要一个人的创造性,也需要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还有一位学生来信说,他们(指加州理工学院)的课教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不是是什么和这么办,所以他们的学生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创造能力”,他指出“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是值得在大学工作的每个同志深思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师资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9]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提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要努力实现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变。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杨瑞敏的采访时说:大学的改革重点应该始终围绕着中心任务进行,那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为此,必须改革僵化的教学制度,营造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权。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大学在全国最早地实行了学分制、主副修制、双学位制、自由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学术假制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使这所暮气沉沉的古老大学焕发出了青春,学术社团像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科技发明成果跃居全国高校第二,培养的毕业生深受沿海特区的欢迎”,武大也因此被称为“全国高校的深圳”。[10]北京现代理学院、中国发明创造者基金会等单位翻译了多部国外创造学教材和专著,为大学的创造教育提供了素材。与此同时,国家颁布了多种奖励发明创造的条例,这些奖励制度大大地激发了各种发明创造活动。除此之外,“专利法”也逐步完善建立,科技发明的评估体系也开始实施,为保护发明、规范创造成果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为学校创造教育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创造教育的实践也在我国由点及面,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置“少年班”。许多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于1978年、1985年成立了“少年班”,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创新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15岁以下的少年群体为招生对象,其目的是选拔智力超常少年,通过特殊的课程安排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让少数智力超群者得到超前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造力,作为高科技人才的预备军;(2)设立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多种专业,为培养创造力打下扎实的基础;(3)将创造学的有关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很多大学按选修、必修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创造技法、创造心理学与人才开发、创造工程等课程。开设专门的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等课程,使广大大中小学生了解创造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技法的正规训练。这类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中小学利用创造的原理与技法自主地开展创造活动,形成主动创造的良好习惯;(4)组织学生结合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开展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大部分重点大学成立了学生创造学会,推广创造技法、普及创造知识、宣传创造成果,还组织发明竞赛,鼓励和奖励有创造才能的学生,营造创造风尚,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为主的各种课外科学活动而进行的创造教育;(5)创办专门的创造发明学校和创造力研究与开发中心,通过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的专门研究与训练来实施创造教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人们的业余、课余时间和学校的专业特色,采取系列的、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尽快提高人们的创造性素质。此外,不少大学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11]

国外心理学界早期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以智力较高的天资儿童为对象的,将“创造能力”作为区分“天才儿童”和“普通儿童”的重要依据。在心理学学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创造心理学也是以创造发明为研究重点,主要涉及人类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揭示人类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这种理论的引入如果不加以反思,就易使人过于关注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表现,而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的创新人才。我国20世纪70—80年代所探讨的“创造教育”也偏重这一取向,“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实际上类似于一种“智力开发”。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创造教育,主要关注人的创造发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以创新技法的传授为主要形态的,这种形态的创造教育有以下特点[12]:(1)内容基本上是工程创造的实际例子,覆盖了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2)充分发挥发明家“现身说法”的作用,将发明家请进学校,以亲身体会表达他们发明创造的思想和观念;(3)注重创造的技法和程序,往往开设一门或几门“创造技法”的课程,与常规的教学分开进行。可以说,这种“创造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科学家、发明家、杰出人才的“发明教育”、“天才教育”,认为创新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并出现了“少年班”等精英教育的形式,提倡精英性的创新。这种模式与我国极度需要杰出科技人才的时代需求有关,也与高等教育在精英阶段的发展状态有关,是符合历史特点的,但这的确是一种比较片面的创新人才培养观。在那时,就有学者针对这一片面性做了批判,指出:“当前国际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动向是第三世界国家教条式搬用发达国家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世界上多数心理学家云集于西欧和北美,而第三世界国家心理学工作者人数较少但迫切需求心理学理论,这就加深了心理学界教条主义的危机。目前,在第三世界盛行一种‘智力开发’论,在一些国家成立了‘智力开发’部。对于他国内政我们不需也不想干涉。但是,我国有些人把这些心理学理论介绍到我国,并一度把‘智力开发’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措施加以传播……对于‘智力开发’论,我们一定能够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进行一番研讨。”[13]“创造者”成了“天才”的代名词,与普通人相距甚远,令人高不可攀,造成创造教育停留于理念和口号阶段,难以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提上日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此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之增长。同时,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入了繁荣期。

中共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很多大学开始探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采取的做法是:以学院或系招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一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求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三年级左右开始进入专业领域。在这一阶段,很多大学根据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试图重新构建本科前两年的课程体系。许多大学开始关注人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也有一些大学仿照西方学分制的做法,将各个学术领域的知识加以整合,并划分为几个领域,并配合学分制的实施。让学生在各个领域中进行选择,以求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专业领域,也开始根据社会需要对原来的专业课程进行了一定的重新组合或重建。这个阶段显然比前一阶段有了较大的进展,不仅在多样性和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而且在“人性化”方面开始有所关注。[14]

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的要素被纳入统一的经济计划之中,统一性是那个时代教育的主要特征,那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的作用和价值被赋予新的内涵。高等教育既要面向社会经济,又要服务学生个体,既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又不能囿于专业教育,于是多样化和创新性就成了这个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www.xing528.com)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旋律。在国际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也将更多的关注投注到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点不断表现出来。在国内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如一些院校开设了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技法等专门的创造类课程,从创造学、心理学等角度使学生了解创新,并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培养;有的学校在个别专业、院系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试点,将创新人才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中去;有的学校设立多种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编程大赛、“挑战杯”大赛等;还有的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1995年,素质教育开始影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因此,它促使这一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特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与“创造教育”相比,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融入了人文内涵,是“接受了社会的价值定向,通过了价值检验的创造行为和创造成果”[15],以整个人类的最高福祉为旨归;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实现一项发明或完成某些科研任务,它更加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开始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调创新品格的养成;创新教育相信人人都有创新潜力,而且希望通过教育把这种创造力开发和挖掘出来。

纵观这一时间段,创造性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得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拓宽思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情趣,是创造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校通过开展一些人文类课程(如大学语文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科学技术写作、史地知识、国际经济等)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这为推进大学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课程门类增多,除从技术科学向人文科学扩展外,反映信息时代特点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增多,面向世界的国际性课程强化,计算机或冠有计算机名头的课程以及外语课明显强化,教学内容、手段现代化步伐加快。(3)选修课比重增大,学生的个性开始得到尊重,选课自由度增大,教学管理日益灵活,学生知识结构逐渐多样化,知识结构千人一面的大一统局面开始转变。(4)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度,有利于培养各具特色的复合型人才。[16](5)课外创新活动更加普及。通过举办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学技术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学技术活动的积极性。(6)专业面有所拓宽。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校进行了多次专业调整与改造,专业面已经大大拓宽。1993年新的专业目录,比修订前的813种减少309种,剩下504种,比“文革”前的1 000多种减少了一半以上,为培养宽口径的创新人才创造了一定条件。1996年国家教委又决定进一步修订专业目录,指出:“实施高等工程教育,在思想观念上,应当由比较狭窄的‘对口’专业教育转变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的现代工程师,扩大服务面,增强适应能力。”1998年专业数量减少到248个,如将铸造、锻压、焊接合并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专业覆盖面非常宽。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已经起步,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三)2005年以来,人才培养从扩大规模转移到质量提升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从教育部发布的年度工作要点中可以反映出来。

教育部发布的2007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8年工作要点指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这两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都强调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抓好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的综合改革,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17]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目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缺乏,需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应当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报告强调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无疑发出了信号,我们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在数量上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