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该方法分析各时期高等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特点,并着重对当前及未来的高等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过程分析、价值分析、内容分析和制度分析,由此力求提出我国高等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注释】
[1]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29.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81-82.
[3]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29.
[4]项蓓丽.地方性大学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115-117.
[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96.
[6]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040.
[8]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和资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30.
[9]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6.
[10]阴天榜,张建中,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11]朱永林,姜晓冰,李坚,等.林科本科培养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3):36-37.
[1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
[1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7.(www.xing528.com)
[14]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14.
[15]杨峻,刘亚军.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12.
[16]杨杏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及其最优化[J].教育与现代化,2000(3):18-23.
[17]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7.
[18]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29.
[19]刘明浚.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34.
[20]刘红梅.21世纪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9):589-590.
[21]黎世法.人类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的两次大变革[EB/OL].http://jyxy.hubu.edu.cn/tglcl.html.
[22]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19-21.
[23]阴天榜,张建中,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24]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65.
[25]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6.
[26]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