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改革的重要特色和亮点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改革的重要特色和亮点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本研究的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要特色和亮点,能够彰显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和独特作用。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具有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件的整体形象和明确信息。模式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在教育领域,引申出了如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课程模式、国别模式、体制模式、地区模式等概念。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改革的重要特色和亮点

(一)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1.研究目的

(1)通过实证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比较全面客观把握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梳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零散的理论观点,使之具有系统性并更具现实针对性,突破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大和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实现理论创新。

(3)进行分类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提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4)进行总结研究,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以理论创新带动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2.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当前,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等教育部门必须根据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相应的高等教育模式。高等学校要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即通过一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理论与创新教育实践的中介,是创新教育的操作平台。因此,培养模式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瓶颈”。本研究立足于解决当前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力求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充实和完善创新教育理论,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2)应用价值。本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学校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决策参考,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3)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本可供参考的专著。此外,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分专题论坛”的方法,吸纳了不少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达到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效果。

3.研究假设

(1)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高等教育看,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适应不了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2)不同类型高校(本研究选择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必须进行分类研究。

(3)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重要的形式之一;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达到以开放促改革,促进国内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本研究的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要特色和亮点,能够彰显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和独特作用。

4.核心概念

(1)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指的是在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中实现智力因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和非智力因素(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理想和信仰等)同时发展的人才。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伴随着每个人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即幼儿阶段、中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创新人才所体现出的特点有所不同;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潜能,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人才,每个人的创新潜能需要被激发出来;创新人才具有多样性;创新人才可以按照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来划分。

(2)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其思想品德、健全体魄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人才培养是指为达到培养目标而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进行的各种业务工作和活动的总称。它是由一系列必需的工作项目、必要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联结的培养环节组成的过程。该过程包括:①确定培养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②制订培养方案(即确定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德智体各方面培养项目、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形成培养计划);③为实施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创造各种条件,做出充分的准备、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完成各种必要的工作内容;④保证各培养环节的相互衔接和正常良好的培养秩序;⑤协调和研究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⑥对培养进程进行监督检查;⑦对培养结果进行验收和质量评估;⑧掌握各种必要的反馈信息,等等。

(3)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一词是从一般科学方法或科学哲学中引用而来,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其英文词是model,表示“模型”、“典型”、“形式”、“范型”等,其原意是指用实物或符号形式将原物、活动、理论等仿制再现出来,“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定性化抽象研究而形成的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一般来说,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的和简洁的描述,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模式,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两种类型。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具有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件的整体形象和明确信息。模式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中,在教育领域,引申出了如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课程模式、国别模式、体制模式、地区模式等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诸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组合、有效运行,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换一句话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人的方式(方法和形式),它主要是指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可供学校工作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4)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研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高素质”,主要是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和“可持续地自主发展”。本研究认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创新人才发展规律,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模式、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各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创新人才各方面素质全面、优化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活动的范型。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

1.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大学生心理学、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本研究首席专家林金辉教授所在单位是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并致力于多领域的实际研究和政策咨询。

本研究课题顾问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创始人之一。潘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以及他10卷本的《潘懋元文集》,成为本课题组成员的重要参考和理论指导。

(2)创造教育理论

我国的创造教育已经有较丰富的理论。本研究首席专家林金辉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其创造教育理论独树一帜。早在1995年,他就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一书;2007年,他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书;2009年,他又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海西青年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研究》一书。与此同时,他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发表了许多创造教育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在创造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学

这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是对于创新人才心理结构和培养目标的把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心理基础等方面,均须应用该学科的理论。大学生心理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本研究首席专家林金辉教授曾担任所在研究机构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长期面向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学位课程和《创造心理学》选修课,曾出版《青年心理教育与咨询》(合著)和许多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学术论文。

(4)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高质量完成本研究,方法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文中所述的研究方法之外,值得强调的是,本研究十分重视多学科研究的视角,并且较好地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率先提出高等教育研究多学科方法论。2001年,潘懋元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著——《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林金辉教授也是该著作的主要作者之一。本研究运用了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比较教育学、创造教育学、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国内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甚多;其中,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少。尤其是一些既有经验总结又有理论分析的研究,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应予充分肯定。但是,从总体上看,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系统性不足;一些深层次的、带根本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理论滞后于人才培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偏颇,出现的一些盲目性和片面性急需予以纠正。实践呼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予以指导和引导。

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国内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性质和作用的研究

林金辉和杨晓丽在《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提出,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创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建设高素质创造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陈玉和在《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发生与创新教育模式》中提出了创新教育模式体系的性质、主要特点及基本结构。创新教育模式的性质在文中被界定为:“创新教育模式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并在未来的人生经历中做出创新性工作的教育过程及教育环境体系。”其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他将创新教育模式体系划分为“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模式、创新教育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模式、创新教育课程模式以及创新教育体制模式”,而且在文中提出了进行创新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认知理解原则以及综合、集中与连贯的原则”。常显奇在《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中,提出从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观念,奠定开拓创新的思想基础;强化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夯实开拓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扩展开拓创新的实践舞台;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开拓创新的动力源泉。姜延秋在《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从三方面论述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立有益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育环境,尊重创新人才的个性特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包括: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李彬彬等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观的实证研究》中以KAQ人才培养模式的“三要素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点,得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特征因子。根据这些特征因子将原创问卷中的质量观点进行分类,运用SPSS分析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对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周高仪在《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中从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方面对影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系统模型。龚祖贻先生在《论大学培养模式》中,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性质和作用做了探索,认为:培养模式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可供高校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和媒介。有的学者还就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其紧迫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一定有针对性的见解。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在高等教育界与教育理论界初步形成了共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构建有效的培养模式,才有可能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②关于高等学校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不少高校的领导干部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结合自己所在高校的特点,总结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从各个层面多个角度分别探讨一所高等学校如何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问题。在教学模式方面,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改革是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研究侧重于以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内容为划分标准进行分类,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信息加工模式、个性化模式、社会文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等。还有学者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学模式、管理学模式、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等。这些模式

的提出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启迪作用。③对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这方面,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曾先后组织过若干次全国规模大样本的毕业生追踪调查、在学大学生现状调查,其中,创新能力是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厦门大学等许多高校曾对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创新人格、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等展开专题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许多高校的教育研究部门、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每年均有不少高质量的追踪调查报告问世。已故高教研究著名专家蔡克勇教授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也进行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的论文《迈向知识经济,培养可持续创新人才》等。对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把握,可以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选择提供可靠的基础。

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调查研究尚需进一步规范;问卷、量表的信度、效度不足;所取样本代表性欠缺;对所得数据、资料分析讨论不够;研究方法偏向单一等。

④对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依据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入手。有专家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的制约,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区乃至于不同的高等学校都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有专家认为,当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时,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进行调整。不少专家还对“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有专家认为,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在实践基础上寻找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有的专家还从历史的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历程进行分析,其中也不乏可供本研究借鉴之处。

⑤一些研究者总结和提供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案例

在这方面的案例分析,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也有较为粗浅和简单的;但无论如何,这方面的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素材。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成功素质教育模式”、南京大学的“三位一体模式”等。本课题在别人已有总结的基础上,必须寻找新的研究线索和案例,结合研究的预期目标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实在的第一手资料。

⑥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一方面,争论颇多。但是,本课题组认为,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教育理念,也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从总体上看,关于这一方面,目前理论界尚处于“探索阶段”。

(2)国外(境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如Richard Duggan的“Promoting innovation in industry,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一文,阐释了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对国民财富创造产生的巨大作用;Shahid Yusuf的“From creativity to innovation”一文,强调了高素质人才是创新社会的基石;R.F.Subotnik和R.Rickoff的“Should eminence based on outstanding innovation be the goal of gifted educ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research”一文,同样论证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②大学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Jan Youtie的“Building an innovation hub: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roles in region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中,以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为例,论证了大学作为创新转化中心的强大作用;Wenjie Tang等人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motes realiz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concept”强调了大学要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

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如“From creativity to innovation”指出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动员社会文化传统、建立必要的投资机构、灌输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需要多维度的激励机制;“Innovation,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Learning from our own experience”通过对阿尔卡拉大学(University of Alcala)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创新培养实例;“The rise and fal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case study”以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的创新教育范式为例,总结经验并对高校创新教育途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P.L.Kalivoda等人的“The mission of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An update using the Delphi Method”阐述了德尔菲法在高等教育创新中的应用。

④对创新型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起作用的研究。Maciej Karwowski等在“Creative teaching of creativity teachers:Polish perspective”中探讨了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作用;Karen D.Konings在“Teachers’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s: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design”中分析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Kerem Kılıçer在“Position of twenty-first century teachers:Evaluation in term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中指出教师应当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P.Bilasa等在“The problem of creative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society”一文同样提到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方面,高等学校日益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一,美国大学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培养基础。美国历来就有自由教育的传统,哈佛大学重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实质即是自由教育;其二,美国大学在课程设置时强化文理互补及交叉学科的融合,强调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和平衡性,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修完9个科目的科学课程外,还必须修完8个科目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学分;其三,在课程教学上,美国大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每门课的教学时数较少,在课外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独立研究,研讨班(Seminar)是其中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这种参与性的研讨以“头脑风暴法”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而哈佛大学在本科教学中采用讲授(lecture)、讨论(seminar)、辅导(tutorial)、实验(experiment)、角色扮演(role-play)、案例研究(case-study)、模拟法庭(moot-court)、独立学习(independent study)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另外,美国大学重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项目课程、UROP(本科研究机会项目)与IAP(独立活动期),还有斯坦福大学允许学生参加校外的协作项目等,这些措施都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上,美国高校强调个人(指导教师)与集体(指导委员会)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方式。在日本,随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转入自主创新的科技推动发展阶段,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1996年的《日本劳动白皮书》开始,各类报告先后提到了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提出的《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报告强调“一切为创造性而教”。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在2006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也指出“学生仅仅具有专业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批判性的思考、创新的能力”。日本高校在近现代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强调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具体措施上,日本高校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倾向于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制度、合作研究制度、合同研究制度等多种形式,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加强了学生知识向实践的有效转移;在课程设置上,日本大学实施四年一贯制,打通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避免学生的知识面趋于狭窄,为他们带来不同的视野角度和知识结构;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引进了德国的讲座制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创建了美国式的研究生院,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产官学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工业实验室”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近年来日本高校还积极寻求与西方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开拓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在英国,1993年的英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创造性的未来》一文,首次将“创造性”提到国家政策的高度,政府开始重视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观念的更新,宽口径综合课程教学的实施以及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的加强日益受到重视。牛津、剑桥大学等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网络课程在高校之间可以共享,达到了智慧交流与启发创新思想的目的;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划分为选课式课程教学和研究式课程教学,这种类型的划分激发了创新理念的产生。而德国近年来在保持传统的学术自由、教育与科研相统一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德国大学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分系而不分专业,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教学中,德国大学的讲授课大约只占50%,而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等是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着更深的理解,还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

(三)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设计

(1)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

任何科学研究,要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具备历史和比较的视角,进行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本研究也不例外,十分重视这个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状况,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课题组成员从中获得许多启迪。又如,在每一部分的研究中,都对该部分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国际比较,尤其是借鉴了许多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为研究者开拓了视野和思路。

(2)问卷、访谈提纲及调研方案的设计,以及案例分析方案的设计

本研究的分类研究都涉及对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这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过程中对方案的不断完善,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实证基础。

(3)分阶段研究

本研究首席专家林金辉教授统筹整个研究过程,合理调配课题组成员,保证了每一阶段的工作效率和研究质量。总体上看,本研究分为如下基本阶段:①开题;②文献研究;③理论研究;④分专题研究;⑤总结研究。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同时,由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涉及学校教师、管理人员,他们也成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在分专题研究中,有的专题还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访谈。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今我国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

(2)访谈法。本研究针对若干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高校、个人制定不同的访谈提纲,对现今我国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做进一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3)文献法。在已有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进一步获取可以利用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持。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若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有益的启迪。

(5)分专题论坛研究法。在课题进展过程中,不定期地在一定范围内举办若干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坛,这一形式既加深了研究,又使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阶段性研究成果付诸教学实践,达到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的。

(6)公共政策分析法。采用该方法分析各时期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着重对当前及未来的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过程分析、价值分析、内容分析和制度分析,由此提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建议。

4.技术路线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课题研究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判断。(www.xing528.com)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梳理分析国内外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并做若干比较研究;同时根据教育规律,揭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

(3)多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中,成功地运用了跨文化的研究路径,使本研究更加具有特色和创新意义。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1.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历史的研究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历史启迪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创新教育思想,但这种教育思想还只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种雏形,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一直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和实践才逐步清晰和丰富起来。民国初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实现了人的主体地位思想的确立。新文化运动爆发后,人们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对人的创造性的扼杀,因此,如何激发、保留、增强人的创造性成为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留学回国人员带来的影响,西方实用主义影响到近代中国的教育。“五四运动”之后,近代教育家不遗余力地推介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使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西方创新教育的借鉴。这个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被极大地推动,诸如蒋梦麟、陈鹤琴、郭秉文、张伯苓等在北大、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和南开的具体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创造教育理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第一代领导人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制于“教育政治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计划任务”倾向和“专才教育模式”特征。而之后的“文革”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历程上出现了“倒退”。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逐步向前推进,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精英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形成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阶段,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近年来,人才培养由扩大规模逐步转移至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面临的任务。

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必须是主动的适应。在新的发展时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2.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

研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本课题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典型高校进行案例比较分析,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剖析。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教育理念上追求“小而精”,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中,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录取严格,师生比很高,坚持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上最早实行“导修制”,强调理论研究的教学理念;在校园文化方面,该校形成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重视学术诚信的良好氛围,同时用人性化的包容对待每一位学生。又如,德国柏林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世界大学影响深远,该校确立“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理念,推崇教与学的自由,在坚持学术独立的同时带有鲜明的国家主义色彩,同时柏林大学开创了“习明纳”,即“研讨班”的特色教学方式,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有声望的大学,该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教师主讲、教辅协助、小班辅导的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该校积极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设置了大量国际化课程,注重教师的国际化发展,在吸引国外名校到新加坡举办海外分校的同时,在其他国家也设置了很多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促进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教育。这些不同国家高校做法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在相关专题研究充分吸纳了比较研究发现的结论。

3.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心理结构与培养目标

本课题还研究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心理结构和培养目标。

高素质创新人才心理结构包含:(1)创造性动力因素,主要有创造性动机和创造性人格;(2)创造性认知因素,包括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认知风格;(3)高素质创新人才还受到创造性产品和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本研究认为,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包括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与创造想象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内部动机的形成,推动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形成,促使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不同层次、类型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尽相同的。本课题组分别研究了研究型大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中外合作办学四种不同层次、类别的学校,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而言,在课程设置上,跨学科课程开设数量不足与本科生选课积极性较高之间存在矛盾;选修课开课数量充足,但课程类型分布不合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学生选课受个人兴趣、课程内容及教师授课方式影响大;学生主动通过选课拓展视野,但不同的学生在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跨度上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上,本科生的选课指导主要来自高年级学长,导师指导存在缺位现象;学生倾向于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评价普遍不高;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仍以笔试为主;学习时间安排缺乏合理规划。在科研活动方面,本科生认为“知识储备”、“科研氛围”和“科研指导”是影响科研活动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对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评价不高,普遍认为大二是开始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间;科研活动获得同辈人的帮助较多,导师指导相对缺乏;科研活动主要资助来自学校(学院),资助来源渠道有限;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少,缺少学术交流平台。在与导师的沟通中,途径多样,但是师生间交流话题比较单一,主要围绕本学科专业问题展开,见面的次数难以保障,缺少与导师固定的交流时间。在研究型大学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学分制实施效果较为有限,小班化教学推行比较缓慢。本研究认为,阻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很多。从外部因素看,目前没有形成适合创新人才“冒出”的有利环境,缺乏完善的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变革,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从内部因素看,学生对于“创新人才”缺乏认识,缺乏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未形成有益的学习习惯。本研究认为,在大学中有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制度需要逐步建立与完善,诸如“导师制”、高质量的日常学习安排、科研活动的训练、课外活动与竞技比赛常态化和制度化,等等。

调研发现,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本位,工具取向十分明显;目标定位存在“同质化”现象;人才的素质要求笼统,操作性不强;各高校定位较高,缺乏层次性。在专业分流方面,有的学校专业分流采用预分流的形式,变相地将专业分流时间提前,违背了初衷;分流的依据主要是学业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容易造成学生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专业的设置有最低名额限制,达不到最低限制,则取消专业设置,这对一部分新兴专业或冷门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转专业门槛较高,转专业的时间也极为不利。在课程体系方面,缺乏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跨专业类课程偏少,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在本科生导师制度方面,导师与学生配备比例不合理,导致学生与导师之间不能充分交流沟通;导师工作职责过于庞杂,与其他管理制度存在冲突;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导师热情难以维持;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持;学校、学院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分制上,从各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看,仍然是按照学年制进行安排的,学分制的功效并未得到体现;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小,学分制难以有效实施;由于就业制度等外部原因,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有明确制定学生提前毕业的操作办法;学分制虽有“形似”,但是离“神似”还有差距。

5.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本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创新素质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特征。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拥有行业相关知识,具有专业实践技能;在能力方面,具有价值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人格特质方面,具有成就动机和社会责任意识。

本研究认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办学目标上,大多数学校关注了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地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需要,但是却对作为一个个体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的发展缺乏关注。面临从盲目攀大、定位攀高、脱离实际转向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问题。第二,课程体系方面,目前地方应用本科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形成了几个明显的板块组合。通选课程的覆盖面较广,几乎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类、体育艺术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比较重视实践类课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跨专业课程偏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理论与实践课脱节,不能更好地体现“应用型”;学生选课缺乏指导,目标不明确。第三,教学模式方面,从教学总目的和各个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看,各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侧重于培养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性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比较实用,与实践能联系起来,但是缺乏前沿性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其他方法比较少。在教学评价上,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表现有所关注,但试卷成绩还是占了最主要的部分。并且在实际实施中,对学生的创新性也不太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教师的科研水平、论文篇数、职称等级等方面。

6.高职院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素质结构。在知识方面,需要掌握“够用”的知识,在能力方面应当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在心理素质上,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高职院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应当具备高素质、强技能和善创新三种特征。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强调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目标中片面强调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相对较少,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具体岗位的专项能力培养来设置专门化课程组;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比例趋近;在课程体系、结构、类型、内容、评价等方面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创新;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使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更加富有特色,各校可以发挥所长。当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课程开发主体较单一,缺乏企业或行业的参与;课程结构存在不足,未完全摆脱本科院校“三段式”课程结构,理论课与实践课契合度不高,必修课与选修课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个性与特色不足。

在培养方式上,一些院校实践教学日益得到重视,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未达成共识;理论课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轻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课堂讨论这一重要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也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较少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教学实习活动满意度较低,对学生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训练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整套体系缺乏系统性;学生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硬件条件上虽有所改善,但仍需资金支持。学校积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但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发展,校企合作中双方目的不一致,学校热、企业冷,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

在软件条件上,一是师资方面,近年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逐渐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技能。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民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依然薄弱,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教师收入来源情况不乐观。此外,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二是校园文化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些育人特征,诸如部分高职院校校训颇能体现出高职的特色,高职校园的学术自由氛围也得到了部分教师的认可,但是校园创新氛围较差,高职院校对教师开展创新活动创设条件较有限,支持和鼓励力度不够。从学生群体来看,学生参加的活动多为社会活动、实习、见习这类训练职业技能的项目,而对于原创性、创造性的项目(科技竞赛、自主创业、科研等)参加较少。

7.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截至2015年12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有2 371个。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独立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之外的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和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

本研究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本课题首席专家林金辉教授于2010年在厦门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目前唯一)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目前这个研究机构成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该研究机构长期坚持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本课题竞标答辩时,我们提出以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和着力点,得到与会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本研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能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还能对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鲶鱼效应”,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本研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与国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五个不适应”,即培养目标的不适应、专业设置的不适应、课程体系的不适应、培养途径的不适应、质量评价的不适应。应以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为立足点,以理顺行政管理部门、办学主体、教师三者的关系为突破口,更好发挥行政管理宏观指导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职能,切实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8.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上,改革必须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能够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校外环境中各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调节和控制校外环境中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甚至可以使校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大学教育的影响取得协调,使教育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又能够为学术自由提供环境的保障。而现行的招生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教学科研管理体制等,对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束缚。此外,校园文化环境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智育活动发挥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学校管理体制层面的问题还有不少,应引起重视。

(五)分析和讨论

1.历史启迪

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史脉络的梳理,为本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启迪。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自然历史进程,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改革进程中,要借鉴西方的理念、模式,更要立足本国实际;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做出科学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

(2)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所制约,并服务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但是教育也有内部的发展规律,要服务于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并最终使之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与时俱进。今天创新人才培养有别于“精英化”时期的培养模式,应当做到对学生的创新培养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重视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有所突破,重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个性。

(4)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国际借鉴

研究相关具有代表性国家及其代表性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对于我国高等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不断变革教育理念保持先进性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前提。培养人才,最基本的是要培养“人”,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注重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2)财政和师资的投入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保障。教育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它可以保证不断更新所需的教学科研设备,不断引进人才,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刚达到4%的目标,从全世界范围看,这一比例也是较低的,而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任务和保证教育公平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把新增投入用到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刀刃上。当前,在我国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投资教育的重视,建立教育投入的制度保障;同时加大教育投入总量,优化投入结构;除了运用强制性的政策来保证国家教育经费落在实处之外,还必须建立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激励机制,建立以省为主的教育财政分担机制;建立健全基础教育投入制度,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投资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确监督机制,把经费分配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应加大对师资力量的重视和投入,严格录用,积极引进人才,并积极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大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

(3)科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注意学习内容的灌输,更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改革考试制度,实现多元评价策略;做到教学相长,不仅要做好“教”和“学”互相促进,还应当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处理好大学、政府、企业的关系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大学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大学师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胸怀天下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学与企业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对政府来说,对前沿科技项目的投入和支持是其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对于企业来讲,除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外,同时还能够从与大学的科研合作中获得新技术及优秀的劳动力;对于大学来讲,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研、教学水平及创新能力,一举三得。

(5)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容环境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对非智力因素的引导,深入拓展跨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软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心理环境)和硬环境(校园规划、实验设施、教师队伍)。

3.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心理结构分析

本研究认为,分析创新人才的心理结构,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

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心理结构方面,本研究认为,创造性认知因素是由智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认知风格三者构成的。智力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包括知识和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认知因素的核心,创造性思维需要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相辅相成,交互作用,有机结合;创造性认知风格受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的共同影响,当认知风格与个体、任务情境相匹配时,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创造性动力因素是由创造性动机和创造性人格二者构成,创造性动机受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问题情境性;创造性人格是在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环境的直接影响不大。教师的影响、学校的物理环境和心理气氛、其他环境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是一个融教师、学校、家庭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提供适合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意义深远。

4.研究型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改革往往能够对其他大学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1)应从宏观政策层面改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民族认同感;正确对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使科技教育人文化,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营造学术自由氛围,创新育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育人环境。

(2)在高校层面,需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深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①变革人才培养观念,正确认识人才培养观念变革的重要作用,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的对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凸显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②完善专业设置。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宽窄并存,选择合适的专业分流时间,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主权。③优化课程体系。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增加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提高实践课的教育质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通识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适当精简必修课,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并重。④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本科生的选课指导,推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选课指南》,向学生介绍备选课程,利用好导师的指导作用;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完善导师制,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合本校的导师制类型,明确导师职责,为导师“减负”,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三者间的紧密联系,完善规章制度,对导师制加以规范。⑤深化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必须充分体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导师资源开发,重视高校间学分互认,注重教学管理技术资源开发。⑥革新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推广小班化教学,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加强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

(3)在个体层面,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我提升和完善。①教师方面。应当自我完善,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也应成为“一个倾听者,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激活思想的对话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当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对所从事教育的科学知识体系能够全面和深刻地了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类知识。教师还应构建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养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②学生方面。应当实现自我提升,注重反思能力、有效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关注学生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养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不断进取的自信心、胸怀社会的责任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独立的批判精神、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要善用创新动机,让创新动机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本课题认为,应用型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第二,以学生整体的创新素质提升为根本;第三,以专业性应用教育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四,在关注社会需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课程、教学与文化连贯互通,与社会的人才标准相适应。

5.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应当建立“覆盖面广、机制灵活、突出个性”的课程体系。①课程目标定位方面,应用型本科的课程目标应突出“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课程目标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也随之改变。课程的设置要尊重学生主体创造性的发挥,力求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基础。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在注重社会岗位特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科的结构性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②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关注知识之外的人本身。体现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增加实践、实训类课程的比例,提炼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提高课程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促进课程决策中的民主性。③课程的运行,寻求更加灵活的调节机制。充分利用选修课发展学生的个性,按模块运行课程,而更突出“职业能力”。

(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①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尊重,给学生以空间。②重点培养学生价值判断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高阶能力。③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五星教学模式、“STAR财富”学习循环圈、抛锚式教学等注重知识应用的教学模式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鉴于以上对教学模式的探讨,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需要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因此,应建立一支既能教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师资队伍。

(3)强调社会关怀,重视探索实践,寻求“共同超越”的文化追求。①在精神层面,崇尚创新、关怀社会。②在制度层面,激励创新、重视实践。建立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开拓校企结合的道路,建立国际化的合作机制,引导学生组建创新团队。③在物质层面,保障创新、提供条件。加大创新硬件的投入,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新思想成型的物质保障。

6.高职高专院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要改革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内容。①课程开发主体方面。一方面,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使企业或行业专家成为课程设置主体之一,可以有效防止高职院校开设课程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②课程结构方面。构建高职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应当注重个体差异,加大选修课比例,注意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融合。③课程内容方面。更加突出个性和特色,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让课程内容关注个体,以个性化为终极追求,张扬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特色。

(2)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方式。①树立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三种教育教学理念,它们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②建立新的教育教学制度。尝试学分制,建立双导师制,完善校企合作制。③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教学,教师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训过程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探索未知的精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完全割裂开来。④构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使考试由原来的只考核学习效果拓展到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综合考评。

(3)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①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建立企业创新基地、学校创新平台。②软件环境建设方面。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强对创新理论、教育理论的学习,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一支来自实践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营造校园创新文化,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营造努力学习和积极创造的氛围。

7.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机制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建立保障机制,具体来讲,应重视以下四种机制的构建。

(1)建立教学保障机制。把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够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

(2)建立激励机制。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动机,发挥情感教育的动机激发功能,还要特别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3)建立导向机制。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4)建立评价与监督机制。发挥导向、反馈、鉴定、选拔、激励等功能。建立评价与监控机制的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及监控手段、措施的可操作性。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的名片,直观地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准、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思路,是大学办学实力的表现;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大学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文化,才能够培育出拥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完善制度文化建设。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有着明确目标的社会团体,人们之间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要由组织制度来维系。这种存在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六)建议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个系统而又复杂、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研究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尽管本研究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是受能力所限,调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问卷调查,由于采用自我报告法,可能存在部分“社会赞许效应”。

虽然,本研究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力图以访谈、案例分析及理论研究克服这种局限性,但问卷调查可能存在的偏差一直是本研究以及本课题结项后的未来研究应不断加以注意的重要问题。调研范围方面,所选取的调研单位虽有较强的代表性,但在未来研究中,还应不断拓宽样本范围,使研究结论更为完善。

在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方面,本课题组一致认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坚信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这就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瓶颈”问题;本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层面初步突破了这一“瓶颈”问题。本研究的结论可望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参考;同时,我们还认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永无止境。我们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永无止境。课题组一致认为,通过本研究凝聚了一批有志于研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锻炼了一批年青的学者。课题结项之后,我们将就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完善我们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使之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