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人类历史文化也是美术发展的分水岭。“二战”后现代艺术中心由巴黎转移到纽约,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和创造,这一时期美术的突出特征是注重艺术观念。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代西方美术完全表现出多元化的局面,艺术家在更广泛的领域探索艺术的概念与形态。同时当代西方美术思潮频频涌起。
一、抽象表现主义美术
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所有风格,抽象表现主义享有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是因为它是过程漫长的风格实践的始发者,而且似乎它也标志着一个确定的分水岭,一种权力的移交。正如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崛起为地球上第一个强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似乎也意味着美国现代艺术的到来,纽约开始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其实,抽象表现主义也可称之为“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这是美国20世纪中叶第一个登上世界舞台的重要流派,亦是该国艺术史中首次以现代艺术的名义进行创新运动。由此引发的连锁式的、更新和更为激进的探索,使美国成为20世纪下半叶前卫艺术生发的策源地。
从本质上看,抽象表现主义是现实生活、美国价值观的体现,随个人主义观念的提升而产生,个人的情感在文化领域中被它发挥得酣畅淋漓,是对人性庄重而崇高的形式展现。这正如拉塞尔所言,画家的任务是释放他们选中的媒体中潜藏的内在生命力,以此来创造一个前所未有地表现“整个自我”的最终形象。
我们还应注意到,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们所运用的还是很传统的绘画材料——布、颜料、画笔等,但关键是“作品的价值在于把现实转化为纯粹的精神体”。艺术家以释放的心态,强调个人的真实体验,用绘画语言所具有的最有力、最有效的笔法把它表现出来。因此,抽象表现主义是极为个性化的绘画,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作为美国现代艺术的代表,波洛克(1912—1956年)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象征。
二、波普艺术
20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美术占据了艺坛的主导地位。但是,与之对立的艺术倾向也开始兴起,这就是波普艺术,到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已成为主要的艺术潮流。
波普艺术即“流行艺术”“大众艺术”,波普艺术家反对抽象表现主义者的自以为是和抽象表现语言,他们把艺术变为认识生活的工具,着重于艺术与人的关系,力图消除艺术与生活的隔膜,将大众的生活变成艺术。为达到此目的,他们通常以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消费产品、生活现象或视觉形象作为表现对象或媒介物,利用模仿、复制、拼贴、装置等手法,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在这样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体现的不是自我存在,而是自我的消失。
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早产生于英国,开创者和重要的代表是汉密尔顿(1922—2001年)。20世纪5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在美国大众文化的氛围中迅速发展起来,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劳申伯格和约翰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兴盛,商业性质增强,消费文化的特点显著。画家直接吸收广告、商标、电视图像等原形或技法来完成自己的作品,机械地复制生活,使艺术彻底生活化。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波普艺术新人,重要的代表有利希滕斯坦、罗森奎斯特等,最著名的是沃霍尔。
在波普艺术中,绘画与雕塑的区别实质上已被消解,只是略有差别,绘画中拼贴实物者为波普绘画,又称“拼贴艺术”“结合绘画”“实物绘画”。用不同实物加以装配,再涂以色彩者,可归为波普雕塑,又常被称为“装置艺术”“垃圾艺术”“废料艺术”。当然,“拼贴”“装置”都不是波普艺术的发明,也非波普艺术所独有。
著名的波普雕塑家有奥登伯格和西格尔。奥登伯格用石膏、塑料、帆布等复制食品、生活物品等,作品为似是而非的“软雕塑”,具有荒诞感。西格尔的作品多从真人身上翻制石膏像,放置在真实的道具环境中,人与环境的关系仿佛被倒置了。
欧洲的“新现实主义”(也称“新达达主义”),可视为欧洲的波普艺术。尽管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但其精神与波普艺术是相同的,手法上也具有相似之处。新现实主义的第一次展览于1960年在米兰举办,创始人法国评论家雷斯塔尼和画家克莱因在当时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宣称“新现实主义丝毫不含争论意图地记录了社会学的实在性”,即放弃对客观的解释,随意选取生活细节加以表现,准确模仿对象的外貌,或直接把实物放进画面。新现实主义艺术在法国表现得最为突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克莱因、阿曼等。
三、光效应艺术
光效应艺术亦称“光学艺术”“视觉艺术”或“欧普艺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利用光学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这种艺术是建立在对抽象派和波普艺术反叛的基础之上的,它认为抽象派艺术太依赖画面偶然性的效果和任凭感情的冲动,而波普艺术又过于鄙俗和缺乏艺术的感染力。画家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幻觉效果,具体做法就是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重复或中断,利用色块的补色关系和结构的连续与并列达到绘画的效果。他们在作画时常常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有的还可以大量地拷贝和复制。从事光效应艺术创作的画家往往具有比较熟练的技巧,精通图案艺术的规律,能使作品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所以有人把光效应艺术当作视觉艺术的科研成果来看待,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对科学技术兴趣开发的结果。
同绘画艺术作品一样,光效应艺术类的图形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善于利用各种手法来造成视觉刺激,让眼睛接受信息,其风格特点为更善于表现抽象的内容。现代电脑效果的应用,更为光效应艺术提供了技术保障,调色、变色、滤镜等处理手法既可以模拟或创造出各种形式效果,又使之带有随机性与不确定性,成为新一代设计师的新宠。
瓦萨列里是光效应艺术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二战”后,开始对知觉、幻觉及抽象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他利用视网膜的错觉来创造视觉效果,用光色原理来探索色彩的各种组合变化。他用数学逻辑结构组成的抽象几何图形,或变异,或透视,或旋转,创造出了色彩强烈的视觉颤动和各种类型的令人炫目的光色效果,并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图与底的相互作用,形的大小、虚实变幻产生的节奏韵律感,各种线性方向组成的视错觉运动感等,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光效应和视觉因素。(www.xing528.com)
四、超写实主义美术
超写实主义美术亦称“照相写实主义”,包括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波普艺术和欧普艺术的发展,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创造艺术,而超写实主义美术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的一股艺术潮流,到70年代成为最流行的具象艺术。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追求超越现实的真实。该派艺术家认为创作应不含主观感情,用大众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认为这样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所理解。超写实主义的题材大多为肖像、景物、生活场景等,但超写实主义的作品常常给人以严峻和淡漠感,反映了当代西方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和缺少人情味,不过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在描绘现代城市的生活方面有其独到的表现。该派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画家克洛斯。
除绘画外,超写实主义雕塑也不择手段地追求真实,比如直接用真人翻模作出塑像,再穿上真人的衣服。如杜安·汉森的作品《街头流浪者》,以聚苯树脂的玻璃纤维作材料,涂绘极真实的皮肤色,穿着真实的衣服,表现流浪者的困境和贫寒,塑造出极端真实的情景。
五、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又称思想艺术,是用来描述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类强调观念的艺术作品的术语。观念艺术终止了一切具象艺术和非具象艺术再现或表现的视觉形式的进化论,提出了用概念、词句代替色彩、线条,以观念的革命代替视觉的演进。如偶发艺术、大地艺术、激浪派等都成为观念表达的多种艺术形态。他们所采用的媒介通常是日常用品、摄影照片、地图、录像、图表以及语言自身,而这些媒介又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
“观念艺术”第一次真正被大众所认知始于1967年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1928—200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21个不同尺寸的方块,被着上了不同的色彩”,概念艺术从此发轫,连续排列的照片,充满机械感的审美,代表了一种连续的自我批判状态,“我在思考我是怎样思考的”。他认为物体是会消失的,而概念却能永生。他总是竭力让作品与脑中的概念无限接近,一步步接近目标,从不满足于某个既定的结果,而是把每一件作品都视作下一个新问题产生的前设,作品犹如生命,从来就是无法想象和预见的过程。
美国先锋艺术家亨利·弗林特曾说:“观念相对于观念艺术,就像声音相对于音乐,它们都是基础材料。因为观念是和语言相联系的,所以观念艺术是一种用语言作为材料的艺术形式。”一方面,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观念艺术试图摆脱抽象表现主义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神秘主义倾向和纯粹的形式语言,关注现实生活的兴趣及对于现成品的使用,关注物品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也许是挪用“反美学”观念,强调艺术家对于作品应保持最低限度的干预,从而消解形式语言对材料的处理方式。这些艺术家试图重新恢复艺术作品中的描述性因素,比如劳申伯格、约翰斯等。另一方面,观念的思想性模糊甚至是消解了艺术种类的界限、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比如博伊斯、库苏斯等。
博伊斯不仅拓展了艺术的概念,更是把艺术作为人类进步的思想武器,提出了“社会雕塑”的理念,意在对社会肌体进行改造。一位评论家说过:“自杜尚的《泉》以来,艺术就在观念的层次上存在着,并且仅仅在观念的层次上存在着。”观念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不能由此认定只有观念才是艺术,但要时常警醒自己不要过分沉湎于技术的炫耀。观念将为我们提供无数次觉悟的可能性,以一种包容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当下的艺术和世界,才是观念艺术的初衷。
六、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包括绘画和雕塑。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极少主义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元素的方式来进行艺术探索。其艺术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方式,而以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的表现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七、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美术思潮,由极少主义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
大地艺术家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如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垒筑堤岸,或泼溅颜料遍染荒山,故又有土方工程、地景艺术之称。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进行创作,并且在他们途经的地方进行创作(比如画脚印、轮胎的痕迹或者在雪上进行雕塑),将这些作品留在无人居住的地方,抑或在途经的地方绘制一些类似史前符号的图案。为了艺术创作,艺术家们有时候会使用推土机、拖拉机或者卡车辅助他们挖洞或者制作土堆。在进行创作时,艺术家们要考虑当地的土质和环境等因素。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大地艺术作品是无法移动或者重新安放的,因此如果想要近距离观看大地艺术作品,只能身临其境,相比其他艺术展览,这种展览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举办。艺术家们通过一些形式,如照片、地图或者视频来记录自己作品的位置,但是要想找到确切的地点并不容易。
大地艺术家普遍厌倦现代的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对曾经的最少派艺术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它是现代文明堕落的标志,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的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
八、关系艺术
关系艺术是21世纪美术实践上所呈现的一种模式或者趋势,最早发现并提出者为法国艺术评论家尼可拉·布西欧。他认为关系艺术并非独立的私人空间,而在理论或者实践上从整体人类关系和社会背景发展的艺术实践模式。这时艺术家应当被视为呈现关系艺术的“催化剂”,而非整个艺术概念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