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美术是指自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至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前大致1000年间中世纪欧洲的美术。西方中世纪美术包括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等。由于地域及社会性质等的差异,中世纪美术形成了不同的美术风格。并在欧洲美术史上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大型纪念性建筑以及与这些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及文学作品的插图画等,它们赋予了中世纪美术丰富多彩的面貌。
作为西方文化特殊表现形式之一的中世纪美术,是一种融合多种文化源流的宗教艺术,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
(一)早期基督教绘画
美术上所称的早期基督教美术是指公元1~5世纪的教会艺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美术主要在墓窟壁画、教堂建筑、镶嵌画和石棺雕刻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格,往往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
早期基督教绘画主要集中为墓穴中的绘画,艺术价值不是很高。它们都由宗教的崇拜者订绘,而不是出自艺术的动机,目的是表明他们的信仰,并为其他崇拜者提供宗教的视觉形象。
地下墓室壁画的题材多取自《圣经》,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手法,例如鱼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等。这些墓室壁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而不在乎所画的形象是否真实生动,故有的作品显得不够自然和谐。因没有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所以往往在作品中借用古典艺术的形象,甚至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情节。
当基督教还处于地下状态时,信徒们按照《圣经》里的内容在地下墓窟的四壁和顶部画了不少壁画,手法虽较稚拙,造型却基本是仿照古希腊罗马艺术,如墨丘利式的《善良的牧羊人》(图10-1)。
图10-1 《善良的牧羊人》
(二)早期基督教雕塑
一般来说,“早期基督教雕塑”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5世纪后半期所产生的包括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在内的基督教雕塑。它主要继承了古罗马雕塑艺术的传统,赋予了基督教题材内容,主要形式是石棺雕刻。公元3世纪前后,石棺雕刻在对福音书或《圣经》题材的处理和雕刻手法上几乎完全采用古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传统。古希腊罗马雕刻中的传统表现内容,也被运用在基督教题材的作品上。教徒们在死去的教友亲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内容,寄托自己的信仰以及对死者的祈祷,但在表现手法上与古罗马石棺的雕刻风格无明显差别。
与绘画和建筑相比,雕塑在早期基督教艺术中处于次要地位。为了避免偶像崇拜,宗教雕塑不得与真人等大,因而早期基督教雕塑一反古希腊罗马雕刻追求空间感和规模宏大的特点,向小型浮雕和表面装饰发展。最早的基督教雕塑作品是公元3世纪中期教会中重要人物制作的大理石石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朱尼厄斯·巴苏斯石棺》(图10-2)。
图10-2 《朱尼厄斯·巴苏斯石棺》
这一时期雕塑的特征是不再重视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强调对精神世界的表现,自然主义的雕刻手法逐渐被摒弃。在艺术风格上,这一时期的雕塑基本保持了圆润柔和、体态自然的古典造型传统,但在对人物外貌细部的刻画上,往往进行抽象化和符号化的处理。
(三)早期基督教建筑
这时与早期基督教有关的建筑主要有民居教堂、地下墓窟、巴西利卡式教堂和集中式教堂等形式。早期基督教建筑遵循着从聚会场所到具有一定结构程式的教堂建筑这样一条发展线索。
早期基督教处于非法地位时,只能在一些私人宅第举行秘密集会,慢慢地,其中一些宅第就变成固定的宗教聚会场所,即民居教堂。这是教堂建筑的最早雏形,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堂,只是在私人宅第基础上的改建。
地下墓窟是在特定背景下出现的十分独特的宗教建筑。早期宗教迫害十分严重,大批教徒被迫害致死,他们合葬在一种地下墓窟中,这种墓窟十分隐蔽。为了躲避迫害,信徒们将聚会场所也转移到这种墓窟中,因此地下墓窟就成了纪念殉教徒和宗教聚会的场所。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并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割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利卡”。基督教徒直接挪用,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
集中式教堂起源于殉教者陵堂,君士坦丁一世时代以后,它被改造成洗礼堂或墓室小教堂,例如罗马的圣科斯坦萨教堂。
二、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是指君士坦丁堡时期(330—395年)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美术。起源自罗马,确立于5~6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繁荣期一直延续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
拜占庭美术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流行于小亚细亚、希腊、南斯拉夫、巴尔干半岛、俄罗斯及意大利的部分地区。
拜占庭美术的基本特征是辉煌、抽象、光与色的充分使用、二维空间的平面造型手法、人物与背景间的韵律感等。它表现在建筑、镶嵌壁画和圣像画艺术等方面。
(一)拜占庭绘画
镶嵌画是拜占庭美术中最为流行的艺术样式,这种以小块彩色玻璃或石子排列组合的建筑装饰画,在神圣的教堂内部及世俗建筑的墙壁、天顶和地面上,光彩闪烁,质感独特,发挥着丰富无穷的表现力。其中最著名的是镶嵌在圣维塔莱教堂祭坛两侧的《查土丁尼大帝及其随从》、《蒂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图10-3,图10-4),这两幅画分别描绘了皇帝和皇后手捧供物进入教堂的场面。
图10-3 《查土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图10-4 《蒂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
作为《圣经》之类插图的“细密画”,工整优美,而且普遍流行于世界各地。有许多手抄本上的“细密画”是极为生动和富于表情的,并往往带有某种尖锐的讽刺与世俗性。此外,在拜占庭帝国中期,还曾一度热衷恢复古希腊风格,这在插图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作于这个时代的《巴黎诗篇》(因藏于巴黎而得名)便是代表作之一。
(二)拜占庭雕塑
拜占庭雕塑受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最甚,9世纪以前的作品几乎湮灭,所剩均为植物和动物题材的装饰雕刻。雕刻手法一般是浅浮雕,雕刻完成的效果颇近于绘画。唯一的例外是米兰美术馆所藏的一件头像,它可能是蒂奥多拉皇后的雕像,微妙的表情显然来自于真实的面容,眼睛大大的,带有一点忧郁的样子。
基督教曾遭受了两百余年的迫害,不少信徒为之殉身,对“殉教者”的崇拜是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徒们在死去的教友亲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内容的雕刻,寄托自己的信仰和对死者的祈祷,但在表现手法上与古罗马石棺的雕刻风格无较大差别。如现存罗马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的《两兄弟石棺》,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了“基督使拉萨路起死回生”等圣经故事中的情节。
(三)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早期主要采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的万神殿式的圆穹顶,穹顶结构曾几经变化,形成了有大小不同的空间的特殊样式。到拜占庭建筑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建成于537年,是在532年君士坦丁堡暴乱中被烧毁的原圣索菲亚教堂的废墟上重建的,在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殿的影响很大(图10-5)。
图10-5 圣索菲亚大教堂(www.xing528.com)
三、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一词特指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风格,出现于19世纪初,用来描述11~12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这些建筑具有罗马帝国的建筑特色:坚固的砖石墙壁、圆形的拱门和砖石的穹顶等。这一术语很快被用来指称11世纪中期至12世纪晚期所有的艺术形式,即便它们受到来自拜占庭、伊斯兰、中世纪初期欧洲以及罗马等诸多元素的影响。
罗马式美术在11世纪发展起来,成熟于12世纪上半叶,在12~13世纪让位于哥特式美术。它起源于西欧国家,随着罗马教会的扩张向北、向东传播,是第一个可真正被称为欧洲中世纪的美术风格。罗马式美术诞生于一个逐渐获得了力量与信心的欧洲。
(一)罗马式绘画
罗马式美术中的绘画,主要是教堂内有限的湿壁画和大量的手抄本书籍的细密画插图,这两者都不是这个时期的发明,但都在此期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教堂内的宗教画,此时一般较少使用拜占庭时期的镶嵌技法,而运用湿壁画。由于材料的限制,保存完好者极少,许多都是后代修补或重绘的。罗马式壁画的风格大约在12世纪才摆脱拜占庭的影响,形成强有力的独立风格,它特别强调感情的表达,因此不惜采取扭曲而夸张的形式,较常见的是画在教堂两翼镶板上的受难场面(图10-6)。
图10-6 罗马式壁画
手抄本《圣经》插图的制作中心,仍然在继承蛮族艺术传统的中欧地区,尤其是英国。12世纪英国工匠制作的《朗贝斯圣经》和《布利圣经》,采用了装饰性的、图案式的方法来表现衣纹,人物造型优美。
(二)罗马式雕塑
罗马式美术复兴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石雕的复兴。罗马式石雕的复兴最早发生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也就是在通向圣地亚哥朝圣的路上。石雕的复兴与朝圣的行程关系密切,多分布在教堂的外部用来吸引、引导善男信女们。较为典型的是法国奥顿大教堂拱角板上的浮雕《最后的审判》,人物都被夸张和变形,构成了中世纪艺术特有的造型(图10-7)。
图10-7 《最后的审判》
各种题材的罗马式雕刻,一般均由民间匠师来完成,因而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如丰富的想象、稚拙的造型、装饰性的扁平结构和巧妙的构图等。教堂的门券、额板便是罗马式雕刻艺术的主要作品,几乎所有罗马式教堂的大门上都会有半圆形额板浮雕、柱头和柱础雕刻、圆雕柱身等。
(三)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教堂设计主要以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为基础,同时迎合了政治、经济和信仰的新需要。因为当时宗教思想的泛滥,所以教堂建筑乃是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罗马式教堂按其适用范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建在教区中心地带的教堂,面向教区所属的广大信徒;二是建在修道院里的教堂,属修道院所有,归修道士所用;三是专为存放高贵的殉道者和圣人墓棺或遗物的教堂,它不仅面向本教区的信徒,而且大多是为从国外来的巡礼者们所用。这三种类型的教堂在设计的样式上大同小异,对古代样式的借鉴也基本相似。
罗马式建筑广泛分布在人们朝圣的路线上。它广泛采用了拱券结构,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并用石结构的屋顶替代过去的木结构屋顶。罗马式教堂艺术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形式、手法等都不同于过去而有所创新和发展。到10世纪,建筑师们为了满足复杂的宗教仪式和容纳更多教徒的需要,扩大了教堂的内部空间,对“巴西利卡”式教堂加以改造,在长方形会堂一端增加了两侧的横翼,演变为“拉丁十字形”会堂。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出现了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观念的建筑风格。法国南部图卢兹的圣赛尔宁教堂是一座朝圣路上给香客提供食宿的“朝圣教堂”,建在通往西班牙圣地亚哥的路线上,是“朝圣路”类型的罗马式教堂的典范(图10-8)。
图10-8 圣赛尔宁教堂
四、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这个术语是一个时代的划分,而不是对一系列特点的描述。“哥特式”一词原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用来描述北方蛮族哥特人所创造的劣等艺术风格,后来这个词失去了原有的贬义,成为一个宽泛的术语,用以形容罗马式之后、文艺复兴之前时期的建筑与美术风格。欧洲中世纪美术以哥特式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哥特式于风格12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逐渐传遍全欧。哥特式风格随12世纪的建筑而生,那是中世纪的鼎盛时期,欧洲正走出对5~11世纪“黑暗时代”的记忆,大步跨入光明、繁荣、充满信心的新纪元。与此同时,基督教也进入历史上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时代。
(一)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早期哥特式绘画主要是服务于宗教,保持拜占庭传统的同时也不乏创新。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画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西方绘画之父乔托的《基督下十字架》是哥特式绘画的杰出代表(图10-9)。
图10-9 《基督下十字架》乔托(意大利)
(二)哥特式雕塑
哥特式教堂非常重视外部装饰,尤其是正面门厅侧壁、上方门楣及山墙,均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雕刻,教堂内出现了许多半圆雕和高浮雕。在人物的表现上,开始突破传统刻板的程式,追求自然和富有情感的刻画,题材也更加广泛,除圣经故事外,也出现了有关历史、地理、生产劳动及宫廷生活等内容。晚期哥特式雕刻艺术的写实作风更接近于生活,因这种作风遍布于欧洲,故有时也称其为“国际哥特式风格”。
法国兰斯大教堂有13世纪最高水平的雕刻作品(图10-10)。门券里的圣母玛利亚和基督的立像,形象生动,有丰富的衣纹。虽然中间有过保守主义倾向的出现,但整体上哥特式的雕刻艺术是向着重视人性表现的现实主义方向前进。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所建的法国斯特拉斯堡教堂中的《聪明的和愚蠢的圣处女》雕像,更带有浓烈的地方风韵,明显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图10-10 兰斯大教堂雕塑
(三)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样式首先出现在12世纪40年代法国重修的圣德尼教堂,它综合了不同地区罗马式教堂的建造技术和风格并加以改造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然后这种风格波及整个欧洲大陆。
哥特式教堂一反罗马式教堂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造型,厚重的穹顶被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光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和簇柱取代。轻巧的垂直线贯满全教堂,不论墙还是尖塔都是越往上越细、越玲珑,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整个教堂外观上高大而且充满向上的动势,这是宗教情绪的体现,当虔诚的教徒步入教堂时会感到离上帝更近了。
哥特式教堂内部结构在形体上优雅而富有韵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建筑师在玻璃窗外面修了一道扶墙,于是拱顶向外的冲力被分担。当时所有土木工程的支撑重点都集中在这些扶墙上,由于负重区域被挪到教堂外部,内部也就更为轻巧、空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