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方美术教育特点、类型和价值展示

中西方美术教育特点、类型和价值展示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术教育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情感性特征。美术教育的宣泄性特点在于可以对人的情感进行引导疏通和形式化,并将其释放。美术教育的差异性特征还重点体现在个性气质的差异上。这服从美术教育的特殊规律。这是美术教育目的的要求,是施教过程中对媒介的价值取向、媒介的接受方式的引导的目的和归宿。

中西方美术教育特点、类型和价值展示

一、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情感性特征

情感既是人在意识中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又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作为人类的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没有情感的人是不存在的。美术教育往往被赋予了很强的情感性特征。这种情感性,一方面表现为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情感的净化。

人的情感需要宣泄,宣泄的方式多种多样。美术教育的宣泄性特点在于可以对人的情感进行引导疏通和形式化,并将其释放。美术以意象来感染人,是情感宣泄的合理形式。美术活动和画家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分不开,它基于画家的日常感受,并能够超越日常生活情感,取得意象形式,从而具有普遍意义。美术教育应该充分肯定情感的宣泄作用,施教者应该以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体验来引导受教育者从日常生活的情感中扩张、拓展、提炼、升华,超越它的功利性而成为普遍性的艺术情感体验,然后使之意象化。

当然,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情感宣泄寻找到合理的途径,还包含更高的目的,即情感的净化,这便是美术形式的合理宣泄与日常生活中情感的合理宣泄的不同。

净化不是简单地以虚拟的情境来安慰受教育者的心灵,使情感因释放而“接地”,而是让它在“接地”的同时得到升华,超越功利。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讲的就是通过“形式化”正确无害地释放、净化人们内心过分强烈的情绪,使灵魂获得一种新的情感态度。现代哲学家卡西尔从积极意义方面阐释“净化”,他提出“审美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情感,不是斯多葛式的漠然,而是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我们的情感生活达到了它的最大强度,而正是在这样的强度中改变了它的形式。因为在这里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所有的感情在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我们感受到的是它们的形式和它们的生命而不是它们带来的精神重负。”

情感的宣泄使人的生理和心理获得健康,美术的净化则为情感注入精神的动力。在美术教育中首先应该让受教育者学会宣泄,在宣泄的基础上向着形式化、净化的更高目标迈进。如果只有宣泄,必然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难以创造出具有永恒价值的美术作品;但没有宣泄则谈不上净化,也就无法实现美术教育对情感和心灵进行塑造的目的。

(二)差异性特征

美术教育中,差异性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特征。这种差异性来源于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感知、习惯、能力及素质的差异。艺术是以表现价值观为主,价值观反映出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因此,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美术门类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强于某些方面,而弱于另外一些方面。而且,这种价值观取向也会影响到感知的过程和结果。

美术教育的差异性特征首先体现在视知觉的主观差异上。视知觉是被动地接受还是主动地组织过程,心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心理学家M.H.萨格尔写道:“一般的观察者天真地设想世界就是他看见的样子,他只是不加选择地接受视觉现象。他从未认识到他的视知觉是受到间接参照系统调节的……实际上,这种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观察者假设所有其他观察者的感知状态与他一样,如果他们的反应不同,只是因为一些反常的意愿而非因为他们按不同的知觉内容行动。”事实证明,视知觉的确与人的主观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价值就对知觉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常将自己的父母看得比别人大,饥饿者常常将一些形状知觉为食品。

美术教育的差异性特征还重点体现在个性气质的差异上。学生的个性气质也会造成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差异。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上,一些学生表现得大胆洒脱或马虎草率,另一些学生则表现得工整细腻或拘谨局促;一些学生追求客观再现,另一些则偏爱主观表现。个体的差异性,不仅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而且反映在他们的学习效果上。

艺术展示的正是人的丰富性,它为各种性格的人展示自己的独特性提供了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我们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美术教育必须尊重它、呵护它,成为学生个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庇护所。教师应充分认识普通美术教育存在的差异性,并视其为正常;要尊重学生在个性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要求上切不可寻求划一,这种抹杀个体差异性的做法势必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上应尽可能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细致、审慎,充分考虑美术教育对学生在意志、兴趣、观察力、表现方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变化。

(三)引导性特征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离不开施教者按教学的目的、规律对受教者的引导,这是教育的一般性要求。因美术教育媒介的意象形式,它又需要在自由和愉悦状态中,施教者和受教者进行创造来实现教育目的。这服从美术教育的特殊规律。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施教者的正确引导。正确引导是指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美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来引导受教者。引导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这决定了美术教育和自由性的艺术欣赏的不同。美术教育要引导受教者,使其提高美术能力,掌握美术操作的技法规范,改善道德、智力等多方面的状况。这是美术教育目的的要求,是施教过程中对媒介的价值取向、媒介的接受方式的引导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说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受教者要通过操作和制作来掌握某一门类美术的规律性知识和技能技巧,那么施教者的示范性引导甚至个别传授则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主体性,使受教者在接受过程中不自觉地趋向于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质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等素质教育成果,这种形式将会使美术教育更加有效。

(四)经验性特征

在学校教育的大多数学科中,学生面对的主要是文字、概念、公式和其他符号构成的世界,美术则是极少数注重经验的学科之一。它要求每个人直接处于某种具体的环境和气氛中,感受和体悟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世界,并且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表达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因此,美术教育基本上是在一种经验的层次中进行的,学生要直接地接触对象的感觉特征,如形状、光色、材质甚至气味和温度,并获得对形式原理的理解,如多样统一、均衡、对称、韵律、节奏、反复、渐变等,进而获得对意蕴的理解,最终运用某种媒介和一定方法,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物化为具有形式感的美术作品而完成创造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技能的问题,而技能的训练恰恰是一个需要递进积累经验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启动学生的感知觉,使他们充分地运动肌体,而不能只培养夸夸其谈、述而不作的学生。

(五)自由性特征

美术教育有目的、有规范,需要施教者的积极引导,而同时美术教育又是自由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以艺术品为中介,进行自由的情感交流,这是美术教育的独特之处。

美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既不像智力教育那样强调理论性,也不像道德教育那样充满严肃性,它是靠美术教育媒介的魅力来吸引和诱导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专注于对艺术品的关照,暂时放弃个人的私欲,也超越了规范和技法,完全处于精神的自由状态。美术教育伴随着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它使受教者自觉主动地去接受,不感到被强制。

受教者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像其他类型的教育那样培养理性化的人,而是要根据受教者各异的气质、天赋、性格、兴趣、素养进行教育,使他们合理地选择、发展自己的艺术样式、艺术风格。因此,施教者的教育行为不可能是刻板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而是自由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施教者不是他人思想和情感体验的传声筒,被动地把美术的方法、规律、欣赏和创作原则传授给学生;也不是“艺匠”,仅仅教会学生进行美术操作。他应该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加工处理和创造性的更新,在每次教学中都引导受教者根据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世界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艺术品进行自己的创造性认知和体验,以激发受教者的自由创造能力,丰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在美术教育中没有引导不称其为教育,没有自由则不成为美术教育。过度的引导可能会扼制受教者的艺术能力,引导地不足无法使受教者步入艺术的殿堂。如果缺乏自由会使美术教育和智力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混淆,不能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而自由的过分使用则远离了教育的目标,流于一般的美术欣赏。所以,应该根据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况掌握引导和自由的范围、程度,摆正两者的关系,以求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六)超越性特征

美术教育的超越性,是指美术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态度。人生的经验一般是趋向实用,事物总是向我们显示其实用的方面,我们通常也不能弃绝自身的欲望。因教育媒介的审美特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能够使施教者和受教者放弃部分实用功利的考虑,培养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蔡元培说:“马牛,人之所利用者,而戴嵩所画之牛,韩干所画之马,决无对之而作服乘之想者。狮虎,人之所畏也,而卢沟桥之石狮,神虎桥之石虎,决无对之而生搏噬之恐者。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液。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

和实用功利拉开一定距离才能产生审美态度。美术教育的超越性就是把物我关系由实用变为欣赏,潇洒出尘,超然物表,脱尽人间的烟火气。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品有些正是出自内向感情型,因为这一型能把感情价值赋予并表现超越的理想,如神、自由、不朽等。

美术教育对审美态度的培养源于美术的超越性。宗白华以“空灵”的概念深刻精辟地论述了艺术的超越性。他说,精神的萧条淡泊是艺术空灵的基本条件,有了空明的觉心,就有了灵气,使万物呈现出生命,使美感得以诞生。因而,在美术教育中应引导受教育者采取不同于实用功利和科学认识的审美态度,使之学会以物观物,不媚俗、有内涵,从而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事实上,超越性本身不是目的,否则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仍旧以落实到功利为目的。不过这种功利不是和人的实用性情感相联系的物质功利,而是人生的大功利,包括在生存和意义层次上对人生的豪杰精神、达观态度、普遍性深情的培养以及社会伦理层次上的民主素质和审美情怀的培养等。

二、美术教育的类型

对美术教育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某一美术教育类型的特征,以便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对美术教育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从年龄段上可分为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等

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指在幼儿园托儿所或学前班进行的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尽管不设课,但教学内容包括了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小学美术教育指在各类小学实施的美术教育。

中学美术教育包括在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以及中等专业师范学校等进行的美术教育。

大学美术教育则包括在专业美术院校进行的美术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进行的美术教育。

此外,各类老年书画学校、团体,则可相应地归为老年美术教育。

(二)从教育场所上可分为学校美术教育与非学校美术教育

1.学校美术教育

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美术教育,主要由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外活动则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学校美术教育一般有国家颁布或认可的权威性的教学大纲、正式教材、严格的教学计划和一定的考核评价方法等。

课堂美术教学工作,从幼儿园到大学应是一个既相互衔接又体现不同阶段特点的教育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美术教学中,要努力体现美术教学各学龄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和不同特点,保持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课外活动则对扩大学生的美术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及培养学校的美术骨干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2.非学校美术教育

非学校美术教育是指学校之外的其他一切形式的美术教育。非学校美术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的联系方式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好几次变化。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活动完全是非学校式的。自奴隶社会出现学校后,就形成了两种教育活动并列的结构形式。此后,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本身的发展,尤其自资本主义社会实施义务教育以来,由于学校教育对象的大扩展和内部系统的丰富、完善,使之逐渐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而非学校教育则成了它的补充与延续。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非学校教育的教育影响正在逐渐加强,其形式、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例如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而学校教育的形式也正在向着吸收非学校教育形式的长处的方向变化。

社会美术教育包括青少年宫美术教育以及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和各类培训班等进行的美术教育。

家庭美术教育指在家庭进行的美术教育,一般由家长或家庭教师担任指导角色。家庭美术教育要努力发挥现代家庭具有的优势,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环境,使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经常见到视觉艺术品,受到更多的美术教育和熏陶,并能使家庭具有协调良好的环境,使家庭充满陶冶性情的审美情趣,充满恭谦洒脱的风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形式是多样的。

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虽然分为两大类,但还是有许多共同点。如两类活动的目的都与社会的需求有关,也都涉及个体发展问题。在两类教育活动内部,都存在着两种职能的活动:教育管理活动与教育实施活动。

(三)从美术教育含义上可分为专业美术教育和普通美术教育

我们也可以按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将美术教育相应地分成以技能传授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和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为目的的普通美术教育。

1.专业美术教育

这种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横向和纵向地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美术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地发展和普及,而这一切均得益于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首先,教学内容及门类多样化。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日益分化,开始分门别类地对美术文化的局部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绘画、建筑雕塑、设计、影视动画等,而每个领域又可以作更细的分化,由专门的院校、系科培养专业的人才。此外,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等作为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向学生进行传播。这种集中时间、精力于美术文化某一专门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其向精微及纵深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丰富有效。现代美术教育能调动多种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刺激人的感官,激发人的思维,训练人的技能,其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往不可比拟的。现代美术教育不再是片面、单一地使用某一方法,而是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讲授、示范、写生、临摹、记忆、创作、讨论、展示、专题研究等。教学设施则包括教室、画室、工作室、实验室、博物馆、幻灯片多媒体影视和计算机等。

在现代社会里,美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及美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美术院校或美术系科承担的。但在美术文化的延续发展中,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虽不以美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己任,但它不仅为专门的美术院校积累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美术文化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缺乏这一条件,美术文化则不可能有广阔的社会性,其自身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2.普通美术教育

这种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教育作为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熏陶等。

综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最早被主观追求的教育学目的是其道德教育的功能。在人类早期社会,德育和美育未见分化,一直被认为是一对孪生兄弟。美育对人的精神陶冶及提升,本身就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且作为美育重要手段的美术所具有的难以抵御的巨大魅力也是道德观念的绝好载体。审美的享受性和愉悦性一方面促进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追求,也是美术功用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专业美术教育与普通美术教育的差异

(1)培养目的。专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各类美术专门人才,并以此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学生以某种专业技能获取社会职业。而普通美术教育不是以培养专门美术人才为目的,着眼的是人的素质培养,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未来社会角色不具备决定性,但具有间接和隐性作用,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美术素养的人完成某些工作的有效性更高,因而被社会的选择性会更大。

(2)本体性与工具性。专业美术教育着眼于美术本体,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美术文化。尽管客观上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也会引起学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上的某些变化,但在主观上却并非将其作为外在目的而追求。而普通美术教育作为专业美术教育的宽广而雄厚的基础,为个体间接适应社会进行了一定的美术技能传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的手段达到完善学生人格,获得教育学意义的效果。

(3)对象。既然专业美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这就意味着它所实施的对象是少数经过遴选的有强烈兴趣和较强基础的学生。普通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基本上是对全体学生实施的,无论他们是否有兴趣及基础如何。

(4)内容。专业美术教育是培养高度专业化的美术人才。因此,专业美术教育在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向精度和深度发展;教学内容的专业分化十分细腻,而且深入美术学科的内容构成中,如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陶瓷设计等;为了适应向专业的精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一般都很强,一个具体内容往往连续学习数周以上。此外,专业美术教育的学习还按严格的科学程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国画专业一般都按白描、工笔和写意的程序进行教学。而普通美术教育则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对美术内容的学习只是浅尝辄止,只作一般性地了解和尝试。因此,普通美术教育内容几乎包括了美术的所有门类,教学内容广泛,而且教学时数还必须受制于学校总体的教学计划和条件,所以其教学的严谨性和连续性只能是相对的。

(5)评价。专业美术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接受社会的选择。因此,专业美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将直接受到社会的检验和评价。而且社会也不断地向学校反馈信息,以便使有关教学机构不时调整某类专业的设置、培养人数和质量规格。相反,社会对普通美术教育的效果评价就不可能那么直接。这是因为学生一般不以美术作为职业的追求,美术教学也不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美术教学的效果不显化,难以引起社会的关注。普通美术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在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变化往往难以以某种硬性指标加以检验,因此评价也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确定了美术教育的主要分类并找到其主要差异后,我们就可以将既存的美术教育现象和活动分派至这两种教育类型中。

各级各类专业美术院校(或专业美术系科)的美术教育、美术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以及特色职业中学的美术教育,统属专业美术教育。

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高等师范院校及普通高等院校进行的以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美术教育,统属普通美术教育。

至于社会和家庭存在的美术教育现象和活动,则因情况的不同,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www.xing528.com)

三、美术教育的价值

价值是揭示周围世界的一切客体对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意义的一种特殊社会规定。价值首先来源于客体或外部世界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物质或文化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也不断创造着满足自身需要的条件。在尚无文字的社会,以师傅带徒弟的艺术传承方式满足着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美术教育便是原始社会发展需要的条件。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美术教育作为具有特定活动方式和特定功能的社会系统便自然产生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最终成为一个复杂的价值客体。美术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不同的价值。在人类早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方法和目的十分简单和明确,往往是传授某种技能,使技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当然美术教育的价值也较为单纯和隐性。尽管如此,人类一刻也没停止对经验价值的追求。

所谓美术教育价值,是在组织有步骤地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美术能力的过程中,以谋求主体发展和客体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主体获得发展的潜能。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主客体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形成了人们美术教育的不同价值观。美术教育价值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社会的,又可以是个体的。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是完成美术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才能发现美术教育的诸多价值,如心智价值、情感价值、技能价值和创造价值等。

(一)心智价值

学校中的美术教育有益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就心智涉及的内容所体现出的美术教育的价值大体包括:感知觉与思维、创造与想象以及记忆等几个方面。

1.感知觉与思维价值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在人的感知觉中,视觉占有极大的比重,视觉是人体主要的信息接收途径,它引导着和控制着人的运动并满足个体生存的需要。而训练视觉能力的最好手段是美术教育。因为美术教育这一独特功能,人们干脆将这一感知觉称为视知觉。

在人的认识系统中,包含着感知觉和思维两种认识过程。首先人们在接触外部世界时,通过感知觉获得有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被我们所认识。在人们习惯的观念中,感知觉与思维在人的认识中始终处于前后两个不同阶段,虽然我们已认识到感知觉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中的重要性,但它毕竟是“粗活”,它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是“低级的”。只有创造概念、积累知识、联系、区别和推理等,才是大脑中高级的认识活动。

非专业学校教育中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与对这一认识阶段的划分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识的累积,显示感知觉优势的美术自然处于从属地位,教育的重头戏自然而然放在了语言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上。

针对这一现象,阿恩海姆分析说:“艺术之所以受到忽视,是因为它的基础被认为是感知的;感知之所以受到鄙薄,则是因为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与思维是两回事。因此,只有当那些教育家和学校的管理者们懂得,艺术是增加感知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时,他们才不会拒绝把艺术课列为重点课程。”

阿恩海姆通过大量实验与研究后认为,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过程,不能将之局限于认识的初级阶段而轻视美术教育的作用。感知觉与思维是人类完整精神体系的存在,将其分裂和孤立是不妥的。从思维的角度讲,思维既包含抽象思维,也包含具象思维,而直觉能力的训练也依赖于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教授理性认识与抽象思维,可以指导并推动直觉能力的发展,所以阿恩海姆将艺术定位为“视觉思维”,从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思维训练中的积极意义。

2.想象力价值

美术教育同样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想象也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它是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一种思维过程。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或条件的描绘(图样、图解、符号图像等),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科学发明、艺术创作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首先人们通过感知觉而获得一种“意象”。想象,就是使意象出现并在其中建立联系,而美术教育对这种意象的存记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造型训练既提高了人的观察能力,也同样增强了人的形象记忆能力,从而为想象积累了更多的意象素材。

3.记忆价值

记忆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经验的反映。我们感知过的事物被保留在记忆中,当该事物不在面前时,我们可以回忆起它来;当它又出现在面前时,我们可以再认出它来。实际上记忆就是对意象的一种回忆能力。因此,想象也依赖于记忆,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记忆能力也同样获得训练。

美术教育的作用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意象记忆能力之外,也能利用形象特征来提升人的记忆速度和效率。我们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法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符号具体化来增强记忆。美术教育通过对形象的认识、表现与创造,学生对形象的敏感性获得提高,自然对形象的记忆力也随之增强。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学生心智能力的提高功能是巨大的。

(二)情感价值

情感发展既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同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内容。人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对人的认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人们处理信息过程的感知、记忆、推理、操作和解决问题都起着促进或限制作用,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心态”。在好的心态下,人的思路开阔、敏捷,反之则表现出迟缓和出差错。

一般而言,人的情感表现为个体和社会两方面。个体情感通常又与人的性格、气质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个人特征;社会情感则倾向于道德与理智,社会关系的社会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情感。而与此二者相关联的审美情感则体现出个体与社会情感的双重复合。

1.个体情感价值

每个人都有所爱有所恨,有时哀有时乐,作为独立的人,他总要表现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的差异,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个体情感。艺术实践与创作,是个体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美术教育在充分表达个体情感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我们甚至可以把那些用言语极难描述的情感诉诸视觉形式,以达到宣泄的作用。伊莱恩·皮尔·科汉和鲁斯·斯特劳斯·盖纳在他们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中举了很多这类例子。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表明:“当情绪激动、思想纷乱时,儿童常发现创造一幅情绪强烈的主题画,往往比用语言描述它更容易,更令人满足。儿童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内向交流,而避免了为让别人明白而解释细节的麻烦。人们发现,全神贯注于美术创作的儿童会呼叫、哼曲、咕哝、叹息、大哭或自言自语。”儿童的反应证实了美术是一种表现和交流的自然方式。如果教师认识到美术是一种思想表现和情感体验的有力方法,他们就会尽力去维护这些有价值的学习渠道的畅通。

人的个体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一种生命感受,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存在着一些复杂而微妙的真实生命感受,而艺术正有与之相沟通的功能。

学校教育重在人的教育,它使人的多种能力获得提高。就人的个体情感而言,应属于人的一种内在能力。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这种潜能的教育称之为“内在教育”,并认为艺术教育是这种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比所谓“核心课程”(数、语等)更接近这一内在目的。它将人心灵的底蕴层暴露出来,使情感得以净化。

2.社会情感价值

人的社会情感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及个性面貌,较多地体现在道德与理智等方面。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标准来认识、评价别人和自己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探求真理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教育在人的社会情感教育方面虽不如个性情感那样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实施美术教育过程中,如方法得当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就道德感而言,美术教育可以净化心灵,培养人的真诚和善良,因为美术创作是以真情为前提,虚假而没有生活真实为基础的美术作品是缺少魅力的。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过程中,同样可以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

就理智感而言,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有些知识是在其他学科中难以获得的。赫伯·里德甚至说,没有何种教育能像美术那样能给予儿童一种意识,使意象与概念、感觉与思想发生交互关系与统一,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他甚至认为,人的大脑萎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缺少艺术训练,而这种萎缩恰恰标志着一个人智力的下降。

3.审美价值

美术教育在情感教育提升上表现最突出的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为学生接受美感教育显示出诸多优势。它既训练了我们欣赏美的眼睛、表现美的双手也培养了我们具有美感意识的大脑。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和爱慕的情感。美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它常因人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特别重要,而美术正有此特殊功能。

审美感受是审美素质的前提,美术教育首先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美术训练注重学生对形式特征与形式美规律的感受力,诸如形体、空间、质感、光色、节奏、韵律、多样统一、对称、均衡、对比、调和、反复、渐变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视觉审美。

(三)技能价值

美术教育在技能教育中所呈现的价值应包括美术技能价值与操作技能价值两类。

1.美术技能价值

学生接受美术课教学,除了具有我们上述所分析的教育价值之外,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动手操作是美术课的一项主要任务。美术也称为造型艺术,塑造形体是其基本目的,学生要学会造型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就绘画而言,它包括用线、调色(水墨画用墨)、构图、空间处理等技巧,其他诸如纸工技能、泥工技能、平面设计技巧等。学生通过美术课教学,并通过美术教师的辅导而获得这些技巧的初步操作能力。

在技巧训练中,通过不断地练习,增强学生对“图式话语”的掌握,通过手的训练来提高眼的判断能力,在“眼力”获得提高之后,又进一步完善手的操作技能。有学者将基础美术教育训练的内容列为以下六个部分。

(1)视错觉纠偏训练。线段的方向性、长短与粗细等关系、参照物的干扰、明度视幻觉与形态图的转换等。

(2)空间比例定位训练。画框意识培养,目测大小比例,形态差异的分辨能力,相对位置的空间判定等。

(3)色彩属性分辨训练。色相由绝对差别到相对差别,明度和纯度由同色相人为差别到不同色相自然差别,对色性的冷暖由色相中自然属性到感受中人为属性的分辨,色彩的情感由视觉感知到理念定位等。

(4)画面平衡感觉训练。构图中基本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形态本身的视觉力度与稳定性,形态的相吸和相斥,异形等量分布规律等。

(5)画面节奏感觉训练。由对称到近似的变化,由连续到渐变的变化,由反复到特异的变化,由形的规则与不规则变化到色的规律变化等。

(6)具象与抽象相关性训练。偶然形和偶然造纹的联想添加,抽象形态的定向具体化,具象形态的变形简化,物象局部特征的集中夸张,相近物象的衍变生发等。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理论性的内容与具体操作训练结合起来,我们的眼与手表现美术作品的技能将会获得一次飞跃。

2.操作技能教育

在美术技能训练中,学生由于各种器官的协同动作,眼、手等的协调能力不断获得提高,操作心理素质也随之同步提升,他们会更加细致、灵敏、果敢。

有学者将技术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美术创作也符合这种阶段性。首先为认识阶段,这是对操作活动程序及技术方法的了解;其次是联系阶段,由认识转向操作,不断使动作走向协调,减少紧张度,使得操作趋于准确;最后是自动化阶段,属于一种完全熟练的阶段。

美术教育通过这种三段式的技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然会获得迅速提升。这种操作意识的获得对学生从事其他技巧性学习和运用都有极大帮助,例如体育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这种能力的提高甚至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技术工作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具有综合意义。对于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较少接触操作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生来说,美术的技术操作的价值无疑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美术教育的技术价值还表现在它对理解教育意义即美术理论教育的价值上。

(四)创造价值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等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都在最高水平上进行。美术教育的创造价值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提供创造的技能等。

1.形成创造意识

创造性是美术最本质的要求之一。美术家通过创造,表达对社会、人生以及身边事物的理解,以传达美术的价值。因此,从美术的形式技法到意义表达,都需要美术家进行创造,表现新世界,表达新观点,并在美术创造的内心深处,体现出理想的自由状态,因此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

美术的创造性体现的个性价值不仅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包含由文化造成的差异。各地域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自己的地域中是共性,而与其他地域相比则是个性。在美术中,对地域个性要进行保护、发扬,以体现文化多元特征,促进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个人独特性的追求则是诉诸对个人创造力激发的要求。

创造意识的培养,可以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对自由性、独特性的培养上。而发展学生自由性和独特性就需要不断开发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因此,在美术课程的意识培养上,就具有和创造力能力特征的一致性。从技术表现、课堂气氛到教学目标都具有创造力要求,逐渐形成学生的创造意识,即让创造成为学生基本的思维方式。

2.提供多维思维模式

创造力主要体现为思维模式,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美术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拓展人的发散思维。首先,美术创作是非定向的,即美术在未成为现实之前具有一切可能性,美术的本质是只关心审美,而不是绝对的逻辑因果,因此具有思维上的自由性。其次,如何能够让作品的观者获得审美体验,这就需要美术创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需要创造者在一般的思维模式上发挥自己独到的感情,才能够打动观者。因此,在思维的层次上,必须脱离一般的逻辑思维,另辟蹊径,而这“蹊径”中的观察力训练,则源自思维上的转换,即思维的模式与敏锐的观察力互为表里。再有,美术创作表现上的意会性也扩展了发散思维的空间。美术的表现不是依靠理性思维,而是从直觉出发。理性思维是历时的,具有单向性,而直觉思维是共时的,因而也具有多维的特点。

正是多维思维模式的形成,才能造就艺术表现中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创造出独具个性与魅力的作品,也正如阿恩海姆所言:“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要想使艺术从它的非创造性的孤立状态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正视这一点。”

3.提供创造的技能

任何创造力都离不开技术基础,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由构想和实施两个阶段组成,前一阶段源自思维,后一阶段则是通过技术。美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材料运用的要求以及丰富性是超越于一般学科的。对形、色、材、质的学习及创造过程就是学习者创造技能训练的过程。脱离了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本身就是不完备的创造力。

美术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情意性特点,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情操等方面的能力,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如进取心、求知欲、顽强的意志、独立思考精神等都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美术教育是在创造中训练创造力,它在意识、思维以及技能上都体现出创造性的要求。每一次美术教育的过程,都是学习者心智训练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