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就是要修行,只有修行才能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如果不修行,只是在理论上通了,在古人看来不算得真正成就,在王阳明看来根本就不算真知。“切实笃行”之道,不管在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两条路子,即次第修行与非次第修行之路。关于次第修行之路,我们从儒家入手说说。儒家的次第修行之路由《中庸》的“自明诚”一语开出,而在朱熹的《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中得到集中阐述:“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认为,虽然心与理一,但为人欲所蔽而不得现前,故需要通过内而正心诚意、外而格物致知的工夫,待到工夫成熟,穷理尽性,则心物打成一片,达到陆九渊所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境界。次第修行之路,在佛家就是如来禅或渐修法门,具体修法很多,这里就不多讲了。
第二是非次第修行之路,就是顿悟之道。在儒家,这个法门发端于《中庸》“自诚明”一语,而由王阳明集大成。王阳明的《传习录》里有“四句教”,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非次第修行之道的典型表达。他先让弟子体悟每一个人都具足良知本体,这个良知本体具足智慧和道德,见真自然知真、见假自然知假,见善自然知善、见恶自然知恶,见美自然知美、见丑自然知丑,修行无非是“致良知”,即在生活中将此良知发用出来。他说:“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这是儒家的顿悟之路。
佛教的顿悟之路,集中体现为六祖惠能的“三无”法门,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的“无相”“无念”“无住”,都是从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或其具有的功德来讲的:“无相”是持戒的方法,指不拘于戒条而从本心上守戒,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念”是参禅的方法,指不从事相对法门(在二元对立系统中一步步断烦恼开智慧的法门)而直接安住于自性清净心没有任何杂念的状态;“无住”是修慧的方法,指不从因定发慧的次第法门开智慧,而直接安住于自性清净心没有任何执着的状态。这种修法实际上是要我们把“无住”“无相”“无念”的智慧心随时发用到行住坐卧之中。譬如,到中山大学就自然知道守中山大学的规矩,到天安门广场就自然知道守天安门广场的规矩,这就叫做“无相戒”;讲座的时候一心一意讲座,听课的时候一心一意听课,这就叫做“无念”;过去不回顾,现在不执着,未来不妄想,这就叫做“无住”。(www.xing528.com)
非次第修行之路虽然方便快捷,但入手处太高,如果没弄清“无相”“无念”“无住”的内涵,往往摸不到门径,甚至走向歧途。因此,我们不妨退一步,说一下禅宗里头针对中根人的根本对治法门:只要心里起了任何一个二元对立的念头,就用大智慧将此念头照破。如此训练,久而久之,照样能够开启智慧,达到知行合一。
本文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知行学社整理,经作者授权刊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