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切了解养字的具体做法,不要盲目行动

确切了解养字的具体做法,不要盲目行动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古圣人不说“教正”而要说“养正”,一字之差,意义迥异。“蒙以养正”究竟应该如何实施呢?“勿忘勿助长”五个字是对“养”字最好的把握。当今之世,启蒙教育必须坚决遏制“助长”的冲动。除非到一定年龄,发现他“不正”了才去纠正他,这就是孟子说的“必有事焉而勿正”的意思。我也是最近刚刚悟到这一点的,所以对《周易·蒙卦》所说的“蒙以养正”四个字特别有感触,认为婴幼儿还是以“静养”为佳。

确切了解养字的具体做法,不要盲目行动

《说文》:“养,供养也。”《玉篇》:“养,育也,畜也,长也。”可见“养”与“教”不同:养与养猫养狗相似,只需要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就好,不需要教任何东西,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所以古圣人不说“教正”而要说“养正”,一字之差,意义迥异。今人颟顸优侗,“教”“养”不分,全因对于圣人之教缺乏敬畏,轻心慢心,不去悉心体会。与前面所批评的“爱是最好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孩子快乐为原则”不同的,是另一类被戏称为“虎爸虎妈”的家长,他们执着的理念是“不打不成器”“追求卓越”,他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迫不及待地把一切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拿来教孩子,其实只是把自己求而未能如愿的“成功”转而寄望于孩子罢了,甚至把孩子视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在本质上仍然是佛教所说的“贪”和“痴”。十有八九都会搅乱孩子的心智,破坏孩子的身心和谐

“蒙以养正”究竟应该如何实施呢?我想用孟子“直养而无害”来说明。孟子告诉公孙丑如何善养浩然之气时,特别提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勿忘勿助长”五个字是对“养”字最好的把握。“勿忘”,是说要时时刻刻把孩子放在心上;“勿助长”,是说孩子的生命会自己长,不需要我们去助它长。孟子还讲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并告诫说:“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是我们必须十分警惕的。对于孩子,绝大多数家长都难免“助长”的心态,尤其是在今天这样激烈竞争的时代。

当今之世,启蒙教育必须坚决遏制“助长”的冲动。要坚信生命自己能长,要坚信你的孩子天赋给了他(她)长大成人的基因。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基督教中有句名言,“你看那鸟儿从不为明天而忧患,上帝也没让他们饿死”。猫不用教,长大一样会抓老鼠,你的孩子难道会不如猫吗?别急不可耐给你的孩子灌输什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你要相信人性本善,意本不自欺,自欺和不善都是生命受到干扰以后才会出现的自我保护的伎俩。很多家长为孩子对自己撒谎而苦恼,却不深思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我相信儿童的第一次撒谎都是被迫的而不是主动的。当他们感到承受不起大人或环境加给他们的压力时,出于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才会撒谎。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太粗心,自我意志太强,而没能细腻地发现我们施加给孩子的压力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罢了。举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例子吧。(www.xing528.com)

有位年轻的爸爸,儿子出生第四天他就用手指头拨弄孩子的脸蛋,逗他笑,并拍下视频与人分享初为人父之乐。我看到后不仅没有与他同乐,反而深感忧患,赶紧回他微信委婉地予以劝止。在我看来,这样逗出来的笑还不是孩子真正的笑,而是孩子感应到大人期待的“被”发之笑。大人逗孩子乐,本质上是“助长”其乐,甚至是把孩子当成了逗自己乐的玩具。据我观察,大人对婴幼儿的种种挑逗与引诱,都或多或少带有“助长”的意思,实际上都会干扰孩子顺其本性的自然生长。如果逗的人多,且这些人的成分复杂,孩子无异于被东推西搡,好比刚刚种下的幼苗被人摇来摇去,它能长好吗?这意味着这个孩子一来到世间他的身心就被扰乱。他也许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但他实际上是在疲于应酬,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看人脸色行事,喜欢讨好人,这就是媚俗,很难真正有主见和定力。当年阎锡山邀请梁漱溟先生到山西做教育演讲,梁先生说过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如果一个孩子,奖励和惩罚都改变不了,我却以为是大有希望的。”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无可救药的“弃才”,为什么梁先生却说他是大有希望的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孩子生命扎根深,意志力强,不容易被外力摆布,能顺自己的天性自然成长,所以是大有希望的。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会深感痛苦甚至会选择自杀?就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的,他们从小的拼搏和奋斗都是为了赢得社会的赞誉,从来就没有真正顺从过自己的本心。所以圣贤教人,童蒙时期只重“养正”。除非到一定年龄,发现他“不正”了才去纠正他,这就是孟子说的“必有事焉而勿正”的意思。不要有事无事的时候总灌输,总唠叨,这会搅乱孩子正常的生命条理,到时他会耳朵起茧再也不喜欢听大人说什么了。所谓“叛逆期”,其实就是对父母长期唠叨的反动,是对社会长期施压的反抗。今人误以为“叛逆期”是青少年必经的阶段,其实是被西方心理学的浅见所蒙蔽,没能真正弄清其中的真相。我也是最近刚刚悟到这一点的,所以对《周易·蒙卦》所说的“蒙以养正”四个字特别有感触,认为婴幼儿还是以“静养”为佳。让其“自然”生长,远比我们成人搬弄各种婴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瞎折腾要好。为什么历史上很多伟人出自没有多少文化的穷乡僻壤?我想除了他们本身的天分优异之外,与后天少受干扰也应该不无关系。很多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却让孩子永远也输不起任何一场比赛了。丢掉我们对于成功、幸福的渴求,像养阿猫阿狗一样来养你的婴幼儿吧。这才是你对孩子真正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