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知正字内涵,非泛泛空谈

确知正字内涵,非泛泛空谈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以养正,圣功也。”今人东西杂糅,动辄用“各种优秀美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讲“童蒙养正”,实则都是由不确切知道“童蒙养正”的“正”究竟何所指而浮于各种说教的无根之谈。以此“养正”,其实只是“养邪”!我们“以孩子快乐为原则”时,出发点已经是“欲望”而不是“正道”。在我看来,所谓“蒙以养正”,无非养个“仁义而已”。

确知正字内涵,非泛泛空谈

我曾经问过一位已有两个孩子的母亲:“你认为‘童蒙养正’的‘正’是什么?”她回答说:“美德,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坚持输入,打好基础。”我说:“太空泛!如果你不明确这个‘正’具体是什么,那又怎么谈得上‘养正’呢?”她这才承认说:“我确实一知半解。只知道坚持输入传统文化,开始积累背诵起来。”可见,这位年轻的母亲虽然热爱传统文化,而且有较好的善根和悟性,但对于“蒙以养正”四个字却仍然是浮光掠影,脑子里有的还是传统与现代的拼盘,并未真正明白“正”的确切内涵。这个“正”,字形就是“止”于“一”。“一”是什么呢?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万物都是从“一”生出来的,但这个“一”却看不见摸不着。西方哲人认为是“不可知”的“物自体”,是只能信仰的“上帝”;东土圣哲却能在生命中亲切证明,而且可以教他人同样亲证。东土圣哲认为,生命的本体是可知的,但知的途径不是理智的对象化的认知,而是反躬修己、去习复性的工夫修炼。儒、道、佛三家都是生命修炼的工夫之学,通过如理如法、艰苦卓绝的修炼,都能不同程度地亲证生命的本体。这个本体,佛家谓之“佛性”,道家谓之“道”,儒家谓之“天”。这个本体有“门”可入,这个“门”,佛家谓之“慈悲”,道家谓之“慈俭”,儒家谓之“孝悌”。“童蒙养正”,养的就是这个大本大根!明确了这个大根本,虔恳把持,我们就不会被五花八门、天花乱坠的各种教育理论和课程所诱惑,就不会被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各种教育图书和音像迷惑。我们为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给孩子看的每一本图画,陪孩子做的每一个游戏,提醒孩子注意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就都会以培养孩子的这个“大本大根”而作为,这才有可能靠近圣人说的“养正”。须知孩子将来的一切美德,一切聪明才智,都从此中生。溥博渊泉,弥纶宇宙,无穷无尽。至矣哉!“蒙以养正,圣功也。”

今人东西杂糅,动辄用“各种优秀美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讲“童蒙养正”,实则都是由不确切知道“童蒙养正”的“正”究竟何所指而浮于各种说教的无根之谈。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童蒙教育的指导原则叫“以孩子快乐为原则”,认为孩子快乐就是“阳光心态”,甚至有人写书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以此“养正”,其实只是“养邪”!我们“以孩子快乐为原则”时,出发点已经是“欲望”而不是“正道”。须知:“童蒙养正”的这个“正”,是使喜怒哀乐、洒扫应对乃至长大成人后的进退存亡都得其正的“正”,这个“正”是服务于整个人生的,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快乐。人生不可能只有快乐,相反更多的是苦辣辛酸、悲伤忧愁的。正如钱锺书所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当孩子一味执着快乐,遇到“许多痛苦”时将何以堪?而“蒙以养正”的这个“正”,就是让我们遭遇痛苦时也能正确对待的定力和智慧所从出的根本!钱锺书说:“我们希望它(快乐)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其实这三句话概括的还只是俗人“努力的历史”,而俗人的努力多半是侥幸的努力,所以圣人教人“蒙以养正”,培养人的是应对一切境遇的“正道”,而不是片面地执着“道”在某一个方面的现象和趣味。这个“正”是让我们喜要喜得正、怒要怒得正、哀要哀得正、乐要乐得正的那个“正”,这个“正”是让我们进要进得正、退要退得正、活要活得正、死要死得正的那个“正”,一言以蔽之,是要让我们全部生活无论吉凶祸福都能正确对待的那个“正”!而“以孩子快乐为原则”的童蒙教育,一开始就偏执在虚幻的指望上,必将被生活的现实碾得粉碎。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成为“长不大的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太习惯于家长为他营造的安乐窝而害怕去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样的童蒙教育只是将成人自己求而未能如愿的“快乐”转而寄望于孩子罢了。从本质上来说,这样的童蒙教育乃是建立在佛教所谓“贪”和“痴”的基础上的。须知贪、嗔、痴是人生烦恼的根本,故佛教谓之“三毒”,非彻底清除不能得真正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流行的所谓“以孩子快乐为原则”的童蒙教育,教给孩子的将是无尽的痛苦与烦恼,王朔所说的“过把瘾就死”,应该是这种童蒙教育的概率最大的结局。(www.xing528.com)

还有诸如“爱是最好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童蒙教育的理念,在我看来都是不知“蒙以养正”的“邪”教,这样教养孩子,名为爱之,其实害之。基督教乃至西方文化喜谈“平等无差别之爱”,衡以孔孟之道,即是情感之发蒙就已经不得其“正”。中国古人讲“敬天—尊师—亲亲—仁民—爱物”,爱是明显讲差等、次第的,合乎情感由浅及深、由近至远的自然推扩之道,绝不像西方人“爱上帝—爱老师—爱父母—爱人民—爱万物”同是一平等之“爱”,乃出自外在的“诫命”,是由理智揠苗助长的感情,不合人类情感的自然生成之道。在我看来,所谓“蒙以养正”,无非养个“仁义而已”。“仁者爱人”,爱是仁之用,仁是爱之体,用出于体而不等于体。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乃因仁体难以实证。义者,宜也,就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得其“正”。任何价值都有个“度”的问题,所以孔子要说“过犹不及”。爱亦然,兴趣亦然,即便是爱和兴趣,也不能放纵,所以孔子要教人“爱之以礼”而不说“大爱无疆”,教人“义以为上”而不说“兴趣至上”。“爱”有很大的偏私藏匿于其中,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不大讲“爱”,而更多讲“仁义”“慈悲”的原因。孔子告诫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智、信、直、勇、刚六德尚且都不能偏好,何况“爱”,何况“兴趣”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