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与情:原学(第一辑)的发用方式

性与情:原学(第一辑)的发用方式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性是情的本体,情是性的发用,由性发而为情,则需要经由心:心有感应之能,性正是在心由感而应的过程中转发为情的。性虽为一,然而随着心的所感而应,却会呈现为千千万的情,契合于千千万的事。从心感到心应,性发而为情,性情一贯,情之所发悉皆中节,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问题通常正出现在另一半,那就是从事发到对事作出判定的过程。

性与情:原学(第一辑)的发用方式

未发之情,是性,性发用出来便是情。那么,性又是如何发用为情的呢?讨论这一个问题,离不开呈现情的主体——心。关于心、性,历来存在着一些争论,为了更好地理解情,在此略作辨析。

旧时有着性即理与心即理的争论,分别代表着理学家和心学家的见解,争论的结果常常会是:心与性泾渭分明。我们的看法则与此略有不同:心与性二者实在是不可以分而言之的,言性离不开心,言心也离不开性,心、性本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分的。然而,既然往圣先贤们将它们分开来表述,其中必定是有着深意的,这一个深意便是:性为心具之理。——心有感应之能,感是对外在事物的感知能力,应是对外在事物的应对能力,既然能感能应,自然离不得理,离开了理,心的所感所应便会流散无序,而性就是心所具之理。但是,这绝不是说心与性是分离的,恰恰相反,心与性乃是浑然合一的,是有心必有性的。所以,孟子才会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心、性若是二分的,尽心又何以知性呢?

明白了心、性的关系,就可以探究由性发而为情的过程了。

性是情的本体,情是性的发用,由性发而为情,则需要经由心:心有感应之能,性正是在心由感而应的过程中转发为情的。这一个过程非常微妙:心一旦感知到某事,便会遵循于心具之理——性——作出及时的应对,而所呈现出来的便是情。这其中有着五个要点:(1)心是即感即应的:即心的由感而应,其中是间不容发的。(2)心的所感所应一任自然:即心不会求着去感去应,也绝不会事来而不感不应,而是有事即感,感而即应。诚如《周易·系辞》中所说,心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3)情是有形态的:情虽然不是一个有质地的可以把捉的物件,却是可以通过表现和感受感觉到它的存在。(4)性是无形象、无声气、无方所的,正因如此,很少有人能够体察到性的存在,而要体察到性的存在,通常需要通过它的发用——情。如孟子谈性便是由情入手的,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5)性恒一而情万变:性无形象、无声气、无方所,不可以数量计,方便而说为一,这个一所传达的是完满,是整体;情则是有形态的,既有形态,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性虽为一,然而随着心的所感而应,却会呈现为千千万的情,契合于千千万的事。(www.xing528.com)

由性发而为情,就在心的一感一应之间,而且情乃是随感随应而发的。这就意味着由性到情,其中绝无扭曲的可能性,也即是说性与情乃是一贯的。所以,古时尚有性情一体之说:“性情一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王安石《性情》)与此同时,也可以说情之所发全都是中节的。为什么?因为心的一感一应,乃是全然遵循于心具之理——性。《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人的性(理)乃是由天命的,天下万事万物的性(理)也无一不是由天命的,心的所应乃是以天命之性应天命之性,又如何会不中节呢?所以,《中庸》中才会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性为心具之理,心的一感一应,莫不遵循于性,这便是“尽其性”,如此一来,“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既然如此,所发之情又岂能不中节?

可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从心感到心应,性发而为情,性情一贯,情之所发悉皆中节,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心感到心应,性发而为情,所涉及的仅仅是应事全部过程的一半。而要真正做到和,另一半或许更为关键。事实上,问题通常正出现在另一半,那就是从事发到对事作出判定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