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经行文精妙,翻译成汉语后的措辞,也非常微妙。对于其结构,古人有“科判”传统,帮助后学快速了解本经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不过同一部经可以有不同的科判,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做的科判是唯一正确的,原因很简单,弱水三千,各饮一瓢,各得受用,如是而已,用佛经上的话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笔者不敢肆论,聊从“前两章现象”的角度,对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作一点解读,至于其他某些佛经,读者默然自会可也。
《金刚经》前两章如下(第二章后面有些原文用省略号代替):
1.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www.xing528.com)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一章开宗明义,以佛的示现,表达离于言说的不二之法。佛没有说什么,经上只记载了他在乞食方面的行为示现,显得非常平常。
但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佛法难道就是这个吗?古人云:似即似,是则不是。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佛连吃饭都很从容、安详,为什么他可以这样呢?在第二章里,须菩提看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向佛请教:一般的学佛之人,平时怎么安心、用心呢?或者说,怎么能够也这样随时从容、安详呢?佛回答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再具体地说,是先发大愿,拔除“我”根,然后训练心无所住,不对一切东西较真,足下行着善法,心里不挂一物。
《金刚经》后面的内容,如果单从“前两章现象”的角度来理解,可以视为围绕前两章的进一步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