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边区、县、乡抗日民主政府是行政机关;边区高等法院和县法院是司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三三制”的全面推行,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著名的“精兵简政”的建议便是由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1941年,陕甘宁边区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为减轻人民负担、爱护和节省战争资源,李鼎铭等11人在1941年1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的经济紊乱之现象案》。会议接受了这一提案,作出了精兵简政的决议。[9]
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了根据地的社会稳定。王稼祥在谈到晋察冀边区的减租减息政策时指出:“这种政策可说是边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凡是减了租的地方,广大人民的抗战热情与生产积极性,都大大增加了。”[10](www.xing528.com)
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中共“党政军”领导人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亲手开荒种地。周恩来、任弼时学习纺线,并在中央机关的纺线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江南”。到1943年,全旅不仅实现吃用全部自给,还外输公粮近万石。此外饲养猪4200多口,牛820头,羊7800多只。边区的其他留守部队也展开大生产运动。1942年,边区部队的生产自给率已达82%。通过实行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政策、发展工商业等政策,根据地军民度过了经济难关。[11]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大批知识青年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奔赴延安。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创办起来。
抗日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照。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