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日维新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两国均面临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内忧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的外患。“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均以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面目出现。在两国历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但产生的影响却大相径庭。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成功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百日维新则失败在血泊之中,未能使中国脱离半殖民地状态。
一是思想觉悟程度的差异。日本在历史时期以中国为师,但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衰落。日本也未能幸免于列强侵扰,被迫向西方打开了国门。然而西学的传入使得日本形成一股巨大的改革力量,这是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条件。而中国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直到19世纪90年代,新知识分子群体才逐渐形成革新势力,但力量极其脆弱,所以维新派遇到的阻力要比日本大得多。
二是资产阶级领导力量的强弱不同。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从封建营垒内部分化出一批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下级武士,他们成为维新骨干,拥有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武装力量。反观中国,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善,中国维新派不可能有日本那样的强藩及军队作后盾。中国资产阶级,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十分软弱,新旧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他们在与封建顽固势力决战时,必然势单力薄。(www.xing528.com)
三是采取的策略不同。日本的维新派精明强干,长于韬略,以夺取政权为首要目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纲领。“尊王攘夷”的口号,既符合当时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又符合千百年来形成的奉王政为正宗的传统道德。“开港倒幕”的口号,把矛头直指幕府。“四民平等”的口号,“救万民于涂炭之苦”和“年贡减半”等反封建主张得到人民拥护。日本维新派把一切实质性的改革都放在夺取政权后。在改革的步骤上,他们则十分谨慎,稳扎稳打,逐步前进。中国维新派的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策略失当、操之过急则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维新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甲午惨败所唤起的炽烈的爱国激情,经康梁等热血志士的奔走呼号而兴起,运动的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并不充分,又未掌握实权,却追求“全变”“速变”,企图在一夜之间把中国变成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国家,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改革措施,已超越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是变革时期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时欧美各国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忙于自己的内务,并无余力在东亚扩大侵略,且日本对西方列强来说,其战略地位远不如中国重要。加之亚洲不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暴,迫使他们对日本的侵略不得不有所收敛。但中国“戊戌变法”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比日本严峻得多。中国一直是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戊戌变法”时,列强入侵中国已达半个世纪,他们对中国的控制远远强于日本。19世纪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中国政局的任何变动都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应。这种险恶的国际形势,给中国的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变法超过列强能够容忍的限度时,他们宁可抛弃维新派而选择虽然腐败却已驯服的顽固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