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及局限

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及局限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代表了在近代历史上传统阶级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阶级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对封建旧统治秩序进行了反抗和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就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和平分财产的制度。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来到天京后,洪仁将《资政新篇》呈送给洪秀全,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及局限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代表了在近代历史上传统阶级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这一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阶级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对封建旧统治秩序进行了反抗和斗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力图用武力摧毁旧秩序的同时,也提出了农民阶级的政治主张、治国方案,这主要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当中。

在对清王朝的军事斗争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得到迅猛发展,势如破竹般迅速攻占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许多地区,并于1853年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此后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由林风祥和李开芳率领向北进军。北伐一度进军顺利,其前锋进攻到保定后又进军天津附近,这令清朝统治者非常害怕,咸丰皇帝命令全力进剿。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在清军大兵进攻下,北伐遭到失败。此外,太平军又进行了西征,即进军长江中下游地区,巩固长江中下游的局势。太平军在西征过程中遭到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的拼死抵抗,但是西征军最后在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的率领下于1856年取得胜利。驻军在天京附近的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也相继被击破,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太平天国的形势稳定下来。但是就在此时太平天国内部却爆发了因领导集团各王的权力之争所导致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来洪秀全又提拔陈玉成李秀成重振国威,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最终还是被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于1853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的建国大纲。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它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它宣布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具体办法是将乡村土地分为九个等级,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在平分土地的基础上《天朝田亩制度》又对农副业生产和分配等问题,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它规定生产和分配都由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二十五家为一“两”。规定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在分配问题上,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也就是除留足25家的食粮和来年播种用的种子外其余都要上交给国库。25家中婚丧等事所需要的银钱粮食,都由每“两”所设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疾病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这就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和平分财产的制度。[3]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渴求得到一份土地,过上温饱生活的愿望,也激发了农民参加和支持革命的热情。但是,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些都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落后性和空想性。(www.xing528.com)

太平天国领袖们所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可行的措施。《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不久,由于天京缺粮等紧张的情况,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但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其占领的地区,曾没收一部分地主豪绅的田产,对富户课以重税和减轻农民负担。天京附近的农民纷纷自发起来反对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有的占有逃亡的地主豪绅的土地,有的拒绝向地主交租,有的则少纳地租。对此太平天国政权并没有像封建旧政权那样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农民的斗争。所以,太平天国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虽然并未实行,但是广大农民却夺回了相当数量的土地,并且由于少交或不再向地主交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不仅打击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而且对太平天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支援农民战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提出了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即《资政新篇》。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做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也就是开始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了。在文化发展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洪仁玕的思想是比较超前的,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洪仁玕之所以能够提出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是因为金田起义后,他迫于清兵的追捕,长期避居香港,并与外国传教士往来密切。来到天京后,洪仁玕将《资政新篇》呈送给洪秀全,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资政新篇》也未能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