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和历史学家们的主观臆断,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事实过程,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不正常的社会形态。
就社会发展的自发演进过程来说,明代中后期、清代前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正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入侵和经济掠夺,这种内生性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被中断。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就因为此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首先,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完整性被严重破坏,且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也被西方力量所控制,中国没有了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地位,这是殖民化的明显特征。西方侵略中国是想把它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殖民地,但由于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内部无法协调的矛盾,所以中国没有被哪一个西方国家所独占,也没有共同瓜分中国。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情形在中国并未出现,但西方列强在中国培植大量的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它们与中国的封建买办势力共同统治中国,镇压中国的革命和人民的反抗。因此,尽管中国近代已经丧失主权的完整性,但仍有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所以被称为半殖民地。
其次,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中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也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大量倾销,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开始有了一些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近代意义的城市化进程开始,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流入城市,产业无产者队伍开始形成,它们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无产阶级。一批拥有大量货币资本的官僚、买办、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出现早期的资本家。这样,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与过去的封建社会完全不一样了。(www.xing528.com)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中国社会来说是有正面积极作用的。但是西方列强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与它们在经济上展开竞争。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直接的经济压迫,所以发展缓慢,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占有资源较多的外国资本和本国的官僚资本仍然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经济既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两者密切结合、互相联系。毛泽东曾经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篇文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归纳出六个特点。[5]这个六个特点,概括起来讲,第一条讲帝国主义在中国是决定性力量;第二条讲封建主义是压迫奴役中国的基础和支柱;第三条讲中国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即自然经济仍然是主要的;第四条讲中国新兴力量,即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太弱,且具有软弱性;第五条讲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第六条讲中国广大农民生存状态,其实是在讲革命力量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外国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的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表现不一样。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比如鸦片战争后的香港、甲午战争后的台湾、“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东三省、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的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