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佛门香界变迁及民间武术活动的冷落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佛门香界变迁及民间武术活动的冷落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清兵、团勇四处搜捕义和团成员,致使源远流长的民间武术活动趋向冷落。有一天,三更左右,李法伺奉老师父“打坐”以后,悄悄地走出山门,想练几趟拳脚。无论李法如何说明诚意,王老汉一口咬定自己不会武艺,收不了徒弟。可是李法带发修行,终未剃度,算不得佛门弟子,恐难孚众望,而老住持年事已高,精力日衰。经过多方考虑,还是将庙里的田地、僧众的生活管理等等交李法经管。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佛门香界变迁及民间武术活动的冷落

十九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由山东进入直隶后,在霸州的商贾墟市之场,也有拳民和武术爱好者如期集会,较量拳勇,名为“亮拳”。不久,义和团遭到了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镇压。此后,清政府采取了许多暴虐措施,禁止民间习武,不准民间置存刀枪剑戟等兵器。与此同时,清兵、团勇四处搜捕义和团成员,致使源远流长的民间武术活动趋向冷落。这股血雨腥风也侵袭到了霸州城,寺庙里不能练拳习武了,有些身怀武艺的和尚远离州府,云游山川绿野之中,不知所终。

后来,清廷搜捕义和团的风声渐趋平息,可是庙里和尚们攻防格斗、舞刀弄棒的声息也消失了。老住持不再提习武的事,李法无奈,只好默默地背着众僧,起早贪黑,私下里偷偷练习。

年轻的李法气力很大,挑水、砍柴、锄地、割麦子,干得比壮实的庄稼汉还强。到庙外的井里去挑水,是个苦差使,李法却抢着担,一挑就是十趟八趟,脸不红,气不喘。庙里庙外,人们都夸奖“小老道”好气力。可是,李法希望能有朝一日得逢名师高手,传授他一些武艺。他相信在这古燕赵之地,一定是藏龙卧虎,不会没有武林高手。

李法是个有心之人,终于发现在井边挑水的一位老汉,挑水的动作与众不同,他将两桶水打满以后,平举到肩上,身轻步捷地担走,全然不需蹲下身子。李法寻思这老汉定是位练过功的人。

这位老汉五十来岁,脸庞瘦削,双眼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英豪之气,乡邻都尊称他王老汉。有人说王老汉原是大清河下游的庄稼人,年成不好,逃荒来到霸州;也有人说,王老汉加入过义和团,是避祸才来霸州的。老汉自耕自食,不喜交际,而邻里中有急难却很肯相帮,凡属修桥补路之类的公益事情,也肯于出力,所以大家对王老汉怀有好感和敬意,至于他是不是义和团,并没有人去追查。

有一天,三更左右,李法伺奉老师父打坐”以后,悄悄地走出山门,想练几趟拳脚。时值深秋,天空地阔,万籁无声,李法信步走到庙外一个场院前,忽听见围墙里面透出轻若晨风的微响,攀墙一看,场院里有条黑影一闪,快若流星,原来是王老汉。他身轻如燕地做了一个收势,并且冲着李法攀墙的方向说道:“哪方的朋友?请到场院里来,隔墙怎好说话呢?”李法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如此轻捷却被老汉觉察了。李法顾不得多想,跃过墙去,趋至老汉跟前跪倒在地,口称:“弟子叩拜师父,请收我为徒,传我武艺。”王老汉扶起李法,和霭地说:“小老道,你弄错了,我哪里会什么武艺,只是上了年岁,瞌睡少了,起早活动活动腿脚。”李法央求王老汉不要嫌弃后生,再三陈诉自己习武心切,而老住持已年老力衰,不能传教武艺,自己虽然还在坚持练习,但许多拳法不能无师自通,恳求教诲。无论李法如何说明诚意,王老汉一口咬定自己不会武艺,收不了徒弟。

李法回庙,心中纳闷,王老汉明明有功夫,为何把他拒之千里?当他再潜到王老汉练功的院墙外去窥视时,一连半个月,也不见老汉的身影了。冬天来了,一个雪夜里,李法又来到王老汉练功的院墙外,听不见任何动静。他惆怅地踏雪,朝堆着柴草的场地走去。穿过几个高大的草垛,前面便是空场,忽然见到有条人影在晃动,正是王老汉在行拳。动作沉稳,起落无声,拳架宽大低沉,柔和缓慢,跃腾如燕雀,落地时脚法轻盈,雪地上也没留下明显的脚印。李法看得入神,对老汉的功力钦佩不已,他想:既然老人不肯收自己为徒,但如此偷偷地学,总是可以的。从此,李法按时潜到草垛后边去偷艺,一连多少个夜晚都没有被发觉。出于对王老汉的崇敬、爱戴,李法日常挑水,总是主动把老汉家里的水缸挑满;老汉有活计,李法也不待老汉开口,就去帮忙。老汉对李法也很疼爱,一老一小,相处得亲热和谐,只是双方都不提武艺上的事。冬去春来,有一天,李法到井上去挑水,王老汉也挑着水桶走过来,笑着对李法说:“今夜你不必到草垛场上去藏躲了,鸡叫头遍,咱俩见面,我有话跟你说。”李法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偷艺的行为并没有瞒过老人,喜的是终于要向他传艺了。

凌晨,李法如约到了场院里。王老汉问李法:“你是出家之人,习武为何?”李法回答说:“强身健体,武术在佛门的少林、道家的武当传之有年,现在趋向衰落,弟子愿为武术中兴尽份力量!”王老汉夸奖李法能懂得这样的道理,难能可贵。于是,王老汉向李法讲述了自己的一番经历。

王老汉名绛云,原籍山东,在沂州参加过义和团,经义和拳名师传授,学得拳术和刀剑诸器械,长于功力。王绛云师父随义和团由山东到直隶,进天津助“红灯照”,为拳场的师兄。义和团起义失败,王师父经历了许多艰险,避过了官府的拘捕,才得以在霸州棲身。为防不测,他不愿意张扬武艺,惹人注目。王师父叹喟自己空有一身武艺,生不能做番英雄事业,死不能带进天堂地狱,很想在有生之年,觅一可传之人。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王师父看到李法少年老成,心地善良,不是轻浮颟顸之辈,而且坚心习武,于是决心将武艺传授给李法。李法当即跪倒,叩首拜师。(www.xing528.com)

他们没有惊动庙里的住持僧众和乡里邻人等,只由王师父备了香烛纸码、供果之类,让李法拜了天地祖师,行过师徒之礼,然后共进一顿素面,便完成了拜师的礼仪。王绛云师父的武艺高超,仅拳术就会一百来种。一天,王师父到东关集市上出售自种的杂粮,有几个赶集的壮汉,仗着人多力大,硬要挤走王师父已占的好地势设摊。王师父看定对方有一大车小米停在旁边,就拿着肩上的一件小褂说:“我把小褂压在车下,别让风吹跑了,马上给你们挪地方。”说着便走到大车跟前,用一只手托起车轱辘的轴,将几百斤重的大车,提起半边,把小褂压在车轮底下。想霸占地摊的汉子们吓得目瞪口呆,忙拦住老人,并抬起大车,取出小褂,恭恭敬敬地给老人披上。

王绛云师父精于“功力门”。据传功力门始于大宋时代,流传千年,是武术中的一门功夫,而不是门派。武林中有“无功不力”的说法,所涉极广,不论练拳术或器械,都离不开功力。功力门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李法从师以后,苦练十来年,得到了师父精心的教练,功力日增,并且掌握了不少奇功绝技。

李法在淀神庙,一向被老住持所器重,有意在自己圆寂之后,将衣钵传之李法。可是李法带发修行,终未剃度,算不得佛门弟子,恐难孚众望,而老住持年事已高,精力日衰。经过多方考虑,还是将庙里的田地、僧众的生活管理等等交李法经管。于是流言蜚语四起,纷纷指责老住持不该让“小老道”当佛门的家,违犯了佛家的规矩。李法很憋气,本来他无意于当淀神庙的住持,只是想借这块佛地练功习武,而眼前的形势使他感到不仅空有雄心,连自身的去留也需斟酌。

正如俗话所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在这时,李法的俗家捎来口信,母病危急,盼李法回家见一面。李法奔到母亲病榻边,母亲已奄奄一息,弥留之际,唯一的叮咛是切望儿子返俗娶妻,不可断了李门香烟。料理完母亲的丧葬,李法脱离了佛门香界,结束了“带发修行”的生活,回到父亲身边。他并没有急于娶妻成家,而是一面帮助父亲耕种几亩薄田,一面继续练习武艺。

霸州东关外,有一大片荒地,乡人称之为“乱葬岗子”,抛尸露骨,引来许多野狗。有的野狗吃死尸吃红了眼,见人也乱咬,乡亲们不胜其扰。有一天,一只体巨如小毛驴的恶狗,呼哧呼哧地跑进了村里,乡亲们非常惊恐,都躲藏起来,街上只有李法一人,恶狗便朝他窜了过来。李法赤手空拳,不动声色,恶狗猛扑过来,眼看就要扑到自己的身上,说时迟那时快,李法微微回击了一下,那条恶狗就倒地而死,狗血脑浆溅了一地。乡亲们都跑出来,庆幸李法除了犬害。有人说,李法只吹了一口气,就把恶狗吹死了;有人说,李法杀狗用的是气功。消息不胫而走,霸州内外传说纷纭,都知道东关有位本领高强的“小老道”。

离霸州东关约二里有条牤牛河,两岸分居着几百户农家,以六郎堤为界。这一年,夏收已经在望,不料却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六郎堤两岸的庄稼都泡在了水里,眼看着丰收要遭水患。上游的农民提出扒开六郎堤,让积水流入大清河;下游的农民不肯作出牺牲,双方争执起来。男人们都举着锄头、扁担涌到六郎堤上,剑拔弩张,一场械斗就要发生了。李法手持白蜡杆赶来,站在中间,大声呼喊:“都不准动手!”上游方面有人不听,举锄就想刨土,李法摇动手中丈三的白蜡木杆,如车轮飞转一般,只听他喊着:“谁动手,就把谁挑入河心!”原打算豁命械斗的人们都被镇慑住了,双方放下锄头、扁担,通过协商,采取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泄水、抗洪、补偿等办法,调解了这场纠纷。

李法年岁很轻就名传河北一带,多有人专程到霸州求艺拜师。李法听从师训,常常想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林之中有许多奇门绝技,江湖上藏龙卧虎,自己应当趁此青春年少访求名手高人,切磋武艺,而不应安于现状,做井底之蛙。于是,他离开了故土,闯荡江湖,开始了他的传奇般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