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十三岁起,我正式登台演唱,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

从十三岁起,我正式登台演唱,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正式登台演唱时调,是从十三岁开始的。怯台成了她的“不治之症”,迫使她的学艺生活半途而废。二毓宝家境比较困难,我父亲怜爱徒弟,为了使徒弟技艺早成,他不辞劳苦,自己拎着三弦到徒弟家里去送艺上门。我正式登台,是三十年代末,曲艺已由“明地”进入书场、茶社。后来,鸟市玉茗春答应取消“前脸”和“铺纲”,我便在那里开始了正式的从艺生涯。

从十三岁起,我正式登台演唱,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

我正式登台演唱时调,是从十三岁开始的。这时已经不是单纯地出自爱好,而是迫于生活,挣钱帮助父亲养家餬口。

我父亲对时调虽然是业余爱好,但却热心教徒授艺,先后教过五个徒弟,我是其中的一个。我们都用“毓”字排名:王毓珍、二毓宝、王毓宝、魏毓环、王毓儒。

王毓珍是我的二姐,学艺早于我们姊妹几个,可以说是父亲的开山弟子。她的嗓音洪亮,吐字清楚,跟着父亲学了不少唱段。可是她有怯台的毛病,在私下唱得满好,一上台就慌腔走板。怯台成了她的“不治之症”,迫使她的学艺生活半途而废。

二毓宝本名刘惠云,幼年曾学评戏,我们两家从父辈起便是通家之好。惠云常到我家来玩,受到我们的影响,也喜爱唱曲,天赋条件也不错。我父亲看中她是株好苗子,就收她作徒弟,亲自调教。父亲收徒弟似乎也是一种爱好,他从不向徒弟索取任何报酬,而且也不摆师傅架子。二毓宝家境比较困难,我父亲怜爱徒弟,为了使徒弟技艺早成,他不辞劳苦,自己拎着三弦到徒弟家里去送艺上门。后来,二毓宝的演唱已经可以正式登台了,师徒二人都很高兴,可是穷人家的孩子哪里有象样的衣裳穿上台?更不用说花钱置行头!刘伯父只买了几尺花布给女儿做了件大褂。父亲知道徒弟的困难,叫我在仅有的几件旗袍中挑了两件,姊妹俩一起动手,拆拆改改,二毓宝才有了上台的服装。幸亏我们这个行当不象京戏、梆子,非得有头面、戏箱不行,只要穿戴齐整也就可以登台了。(www.xing528.com)

我正式登台,是三十年代末,曲艺已由“明地”(或叫“撂地”)进入书场、茶社。这时演唱曲艺的园子已经开了不少,除了北大关的老字号志成信、侯家后的义顺、北门脸的宝和轩、东南城角的兴成等等之外,还有东燕乐、西燕乐、北海楼和南市东兴市场里的书场、茶社。曲艺的演出场所,也有按曲种的不同而划分的,如会友轩专演时调,连兴茶社专演相声等。在鸟市还有东来轩、玉茗春等较大的茶社。我初出茅庐,就是在玉茗春上演。

当年演唱鼓曲,接场有一定的陈规演员从后台走到前台——一般也就是比场内茶座高两三磴阶梯、宽不过四尺左右的台子,中间摆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前挂上桌帷。演员走到台桌右侧,先不能起唱,必须说几句话,叫“铺纲”。一般的说法是:“方才×××伺候了您一段××××,现在换上学徒我来伺候您一段××××。”如果在此之前是位有点名气的演员,演出又得了“彩”,那么在接场的“铺纲”中还要说上几句为前者捧场的话。如果自己是年轻演员,还要说:“学徒我,新来乍练,唱得好与不好,请诸位多多包涵。”说了这一通闲话,还要再说两句:“闲话少说,以唱当先,弹起弦来,让我伺候您一段。”这样“铺纲”完毕,才能演唱正文。

“走票”唱靠山调没有这套陈规。票友出场,弹弦就唱,没有什么“伺候一段”的“铺纲”。后来,时调登上曲艺舞台,演唱者按传统,还是上台就唱,一曲唱罢,鞠躬下场,答谢听众。我到鸟市玉茗春正式登台的时候,就依循着时调演出的老样子,上台后一言不发,起弦就唱,鞠躬而止。我们对于开口就是“伺候”等语,很感羞怯,特别是我的父亲本是油漆作坊的手艺人,并不希望女儿去卖唱、“伺候”人。演唱时调,虽然无须“铺纲”,但也有它的陋规,这种陋规可能起于时调走上舞台的初期。那时演唱由男女合演,男艺人光说不唱,叫做“时调前脸”,在女艺人的演唱中,“前脸”随意插科打诨,有时言语下流不堪入耳。这种“时调前脸”的陋规直到三十年代仍未根绝,特别是在“三不管”、“三角地”一些简陋的小时调场,更以此迎合某些听众的低级趣味。当我们家庭生活极为困窘的时候,有人劝我父亲放我“下海”,并许诺“打钱”、“分份”赖以养家。我父亲说:决不能叫自己亲生闺女到那种地方去卖唱,除非取消“前脸”。这时有一位张大爷携女俊英“撂地”唱时调,借我去帮忙,并以不用“前脸”为条件,我便去唱了半个多月。后来,鸟市玉茗春答应取消“前脸”和“铺纲”,我便在那里开始了正式的从艺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