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解放军绥德军分区第四、第六团等主力部队调离横山后,4月初,陕甘宁边区横山县副县长李东原、教育科科长杨开山叛变逃往雷龙湾,并向时任国民党陕北保安第五团团长张伟如(字伯勋)等报告:横山县城只有共产党的独立营防守,力量空虚。4月8日早晨,保安第五团、横山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高乐天)共约200多人,从雷龙湾出发进攻横山县城。途中,遇到从横山县城关区政府武工队叛变过来的王殿培、王占富、曹又其、韩加怀、陈永林等带枪从王圪堵前来投降。于是保安第五团和自卫总队迅速赶到王圪堵,与正在这里的横山游击队、武工队展开战斗。游击队寡不敌众,且战且退,于中午退回横山城,保安第五团和自卫总队则尾追至城北的张家坬。此时驻守城里的横山独立营营长倪立功奉命一边指挥独立营、游击队埋设地雷,坚壁清野,准备战斗,一边组织人员转移物资撤退。当日下午,保安第五团和自卫总队分两路向横山县城发起进攻,战斗至黄昏,独立营和游击队不支,弃城向西南退去。保安第五团和自卫总队遂占领了横山县城。
4月下旬,配合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向陕甘宁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驻榆林国民党二十二军和二十八旅徐保部,分三路大规模进攻陕甘宁边区佳县、镇川、横山县。其右翼兵团由榆林二十二军新十一旅第一团(缺一营,团长王永清)、第二团(团长周效武)和陕北保安第五团及横山县自卫队总队组成,在副军长胡景通和陕北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张之因的指挥下,由榆林、横山县城分路进攻波罗、响水、殿市等地。
4月23日,国民党二十二军新十一旅第一团团长王永清率部和保安五团、自卫队1000多人,对驻守波罗堡解放军绥德军分区第六团等地方部队发起进攻。进攻部队在郭振华自卫队的引导下,抢渡无定河,向波罗城发动进攻,战斗首先在五里墩打响。五里墩在波罗城南四里多的黄土梁上,曾是古代屯兵的烽火台,是战争双方必争的军事制高点,谁先占领此墩,谁就能控制全城,掌握进退的主动权。郭振华是本地人,熟悉地形,首先就引导重兵攻打五里墩。防守五里墩的是我独立营的一个排30多人,他们在排长陈启万的带领下,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在国民党军重火力的攻击下,伤亡惨重而撤退。我独立营长倪立功得知五里墩失守后意识到敌众我寡,援军无望,弹药缺少,道路阻断,将有全军覆没之险。他当机立断,命令副营长景志昌率领战斗力最强的李文焕的第九连全体战士誓死夺回五里墩,于是一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开始了。在城内炮火的全力掩护下,号兵王柱梁吹响冲锋号,侦察班长郭治文在前察看地形,尖兵班长刘四虎、战士范永珍等端着机枪在前猛冲。几次冲锋,都被敌人重火力压住。眼看我军战士一个一个地倒下,很难接近墩根底。为了避免过重的伤亡,副营长景志昌急令战士们选择有利地形隐蔽,伺机再冲。战斗从早到晚,战士们水米未进。波罗区政府派干部高振岐组织群众张雄飞等7人,在夜幕降临时给战士们送饭,战士们在半路上接了上去,以防群众伤亡。战士们吃饱喝足后,避开敌人正面的火力,由景副营长和李连长率领,兵分两路从东西两侧迂回到墩的附近,到黎明前,趁敌人疲惫休息之际,匍匐至墩根底,乘黎明前浓黑的夜幕发起冲锋。连长李文焕腰插手榴弹,手持短枪,身先士卒冲向敌营。班长刘四虎首先跳进敌群,战士们一拥而上,在手榴弹的爆炸声、战士们的喊杀声、敌人的惨叫声中挥大刀、拼刺刀,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最终将敌人击退。五里墩阵地夺回来了,但副营长景志昌身负重伤,班长刘四虎和战士郭治堂等数人壮烈牺牲,受伤的也有40多人。
夺回五里墩,虽然打通了向南转移的通道,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强敌压境且步步紧逼,我独立营大量减员,仅伤员就有40多人。更严重的是弹药将尽,无力长时间抵抗,外无援军,孤军难守。为了保存实力,只好做撤退转移的准备。4月24日晚,中共波罗区委书记王思成动员全城男女老少160多人,用城内各商号的店铺门板绑成担架,由区自卫军营长李鸿宾带领,连夜行动,到第二天中午,将伤员安全送抵响水区高楼村。25日黎明前,独立营和波罗区党政工作人员,全部撤出波罗城,向南转移。下午2时,王永清部即占领波罗堡。(www.xing528.com)
随后,保安第五团团长张伟如和横山县自卫队副总队长高乐天率部去尾追绥德军分区地方部队。26日,保安第五团和自卫队先后在五龙山、殿市与横山游击队战斗,游击队撤退,保安第五团和自卫队即占领五龙山、殿市。
4月23日下午6时,国民党二十二军新十一旅第二团团长周效武率部由榆林三岔湾出发去进攻响水堡。25日周部进占韭菜沟、枣坪山等地。26日下午7时,当周效武部对响水堡发起进攻时,驻守响水堡绥德军分区地方部队已撤到武镇。周效武部随即占据了响水堡。
到6月底,全县除石湾、威武两个区外,响水、武镇、城关、波罗、韩岔、李先等区的21个乡被国民党军侵占。但国民党军大都驻扎在城镇据点,据点以外再无驻兵,所以广大乡村就成为我党领导的地方武装的游击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