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5年7月,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第四纵队总指挥吴亚雄、政委刘明山率部驻扎在张家坬村。此时,担任迂回包围指挥的吴亚雄首先从敌后打响,刘明山指挥伏击队迎头痛击,南北夹击,东西合围,敌人胆战心惊,很快将其全部生俘,缴获枪支20余支,而我军则无一伤亡。这是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以来的首战告捷。这次战斗的胜利,拔掉了子横两县交界处的一大据点,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解放了张家坬附近的几十个村庄。
张家坬寨子位于子洲与横山两县交界处的小理河上游张家坬村西南山上,与村子隔河相望。其地势险要,三面山高崖险,易守难攻。1936年,国民党大肆推行步步为营的“碉堡政策”,强迫群众修寨筑堡驻扎军队,妄图以此为据点,破坏革命根据地,推翻红色政权。寨子里驻扎一个排的兵力,严防死守,阻挡红军北上和人员的往来。
歼灭守寨之敌,方能扫清障碍。1935年7月,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第四纵队总指挥吴亚雄、政委刘明山率部驻扎在张家坬村。他们亲自勘察地形,看到寨子明碉暗道,炮楼高耸,城墙坚固,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一处道路还蜿蜒曲折,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如果单凭火力强攻硬夺,恐难以获胜。因此,吴亚雄、刘明山决定采取诱敌入网智取的战术,把敌人引入我军伏击圈,集中火力突袭的办法一举歼灭。为此,他们精心设置了伏击圈。吴亚雄、刘明山命令红军游击战士,扮成赤卫军赶着群众的牛羊往伏击圈走,接着又派几名地下党员和农民群众跑到寨内向敌人报告:“不拿枪的赤卫军抢走了我们的牛羊,请你们给我们夺回来,我们不会亏待老总们的……”匪徒们一听有油水可捞,马上倾巢出动,尾随报告之人而来,不多时便进入了我军伏击圈。此时,担任迂回包围指挥的吴亚雄首先从敌后打响,刘明山指挥伏击队迎头痛击,南北夹击,东西合围,敌人胆战心惊,很快将其全部生俘,缴获枪支20余支,而我军则无一伤亡。这是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以来的首战告捷。这次战斗的胜利,拔掉了子横两县交界处的一大据点,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解放了张家坬附近的几十个村庄。战后,高岗、刘志丹以前敌总指挥部的名义发文作了表扬。(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