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在“八仙”故事中被称作张果老。
关于“八仙”的传说,历史上最早有晋朝的“蜀中八仙”,他们是: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唐朝有“酒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咏其事。
道教俗称“上洞八仙”,清朝又曾列为“中八仙”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下洞八仙”源于明杂剧《贺升平群仙庆寿》,即王乔、陈戚子、徐神通、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其中的陈抟被称为陈抟老祖,刘海蟾是全真教北五祖之一。
元朝时民间传说的“八仙”是:福、禄、寿三星和张仙、东方朔、陈抟、彭祖、骊山老母。另一说有:寿星、王母、观音、斗母、骊山老母、圣母娘娘、金刀或东方朔、李大仙、王禅、王敖、毛遂、白猿、二郎神等。
清代《何仙姑宝卷》中的“下八仙”是:广成子、鬼谷子、孙膑、刘海、和合二仙、李八百、麻姑。
清代《八仙上寿宝卷》中的“下八仙”是: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组合经历了唐末、五代、宋、元、明四百多年的演绎,直到明万历年间,吴元泰的《东游记》问世,“八仙”的角色才算定型而流传至今。其中除张果以其原型位列“八仙”外,其他七位神仙都属于文学形象。
第一,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据说他本来长得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去参加老君华山仙会,临行前嘱弟子,若过了七日不回可将尸身焚化。适逢第六日弟子家中来人报信言老母病危,于是弟子便提前焚烧了师父的尸身。第七日铁拐李回到砀山找不着自己的尸身,看见旁边有个饿死的乞丐,灵魂就从乞丐的脑囟钻了进去,变成了一个黑脸蓬头、卷须环眼、瘸着右腿的丑陋形象,他正想把元神从乞丐的躯壳中跳出去,忽听身后老子说:“道行不在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需功夫充满,便是异相真仙。”于是授他金箍一个收束乱发,授他铁拐一根,常背着一个药葫芦,用来治病救人。
另一说,铁拐李在终南山修道,元神去华山听老子讲道。几天后回到终南山,发现自己的肉身被老虎吃掉,元神在野地里转悠,看见一个饿死路旁的乞丐,遂将元神附在了饿殍上,于是变成了蓬头垢面又跛着一条腿的丑陋形象。
第二,汉钟离。“八仙”中名次仅次于铁拐李,又叫“钟离权”,元朝时被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
唐代也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及时归去愿相从”等这样颇有仙味的诗句,应当是一位好道之人。《夷坚志》《宋史》等书则认为汉钟离的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民间传说,汉钟离出生时有一巨人大步进入他母亲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熊熊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大,顶园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阔、乳园臂长,昼夜不哭不食,直到第七天他突然说:“身游紫薇,名书玉京。”这句话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父母以为他是神仙转世,希望他长大后位极人臣,权高盖世,为他取名“权”。钟离权后来曾任朝廷谏议大夫,后奉诏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诀,后来又遇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www.xing528.com)
第三,吕洞宾。自号纯阳子,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为北五祖(北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之一。原型说法不一,有人说他姓李名岩,唐末人。《全唐诗》《词宗》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的《鹤林玉露》《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
有说吕洞宾他是京兆人,唐咸通年间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
另一说,吕洞宾是陕西长安人,曾以进士授县令。说他出生时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从天而下,飞入他母亲帐内消失,接着就生下吕洞宾。吕洞宾自小气度不凡、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还在襁褓中时,马祖见到他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庐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64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道士在墙壁题诗,状貌奇古,其诗意飘逸,问他姓名,道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时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晚上钟离权与吕洞宾一同留宿酒肆中,钟离权为吕洞宾做饭,吕洞宾却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然忽获重罪,家产被抄没,妻离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不禁喟然长叹,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做熟,在一旁咏道:“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梦中之事?”钟离权道:“浮沉万态,荣辱千端,人生如梦,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痛。”于是吕洞宾决心随钟离权学道。
第四,何仙姑。一说她是唐朝人,《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因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住在山寺中,常采山果供寺内僧众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以外的循州山僧人来罗浮山寺,称多日前曾有一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僧人奉方丈差遣循迹寻来。经查实那天二娘确实采来许多杨梅,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采果之仙女,从此远近闻名。
又有传说,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她从小聪明过人,十五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遂身轻如鸿,飞跃于崇山峻岭之间,早出晚归采山果孝敬母亲。又说她十三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食后不饥不渴,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民奉其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武则天召她进京,途中不翼而飞,随从竟毫无察觉。一说她是宋朝人,生在永州,宋朝文人还记载了一些何仙姑为人占卜、预测祸福的事迹,可见她的原型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关于何仙姑的传说,宋初《太平广记》《广异记》《续通考》均有记述。
第五,蓝采和。《续仙传》《太平广记》《南唐书》均有记载,说蓝采和是一位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破衣烂衫,贪杯爱唱,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踏歌而行,穿街过巷,沿门乞讨。他把讨来的钱都送给了贫苦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被神化成仙。
传说他终年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容貌依旧。一日他在酒楼醉歌,忽然云鹤翩然,笙箫声起,他抛下鞋衫、腰带,随鹤入云,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莲花落》唱的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年华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第六,韩湘子。关于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韩湘子的原型有二,一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好旁门左道,韩愈经常责怪他不务正业。韩愈被贬官赋闲在家时,为替叔父排郁解闷,他让院子里的牡丹花七日之内按不同颜色依次开放,而且每个花瓣上都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让韩愈惊奇万分。这首诗是他离京前往潮州到蓝田县时为前来送行的侄孙韩湘写的,韩湘时任大理寺丞。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可见神仙韩湘子是由韩愈的侄子和侄孙两个原型塑造而成的。
第七,曹国舅。传说他是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天资纯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却慕恋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抛弃荣华富贵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收他为徒。与其他仙人不同的是,他的形象头戴乌纱,身穿红袍官服,手持玉板,虽无官心却是冠冕堂皇。
张果和“八仙”的故事,是神仙道教派向世人传播修道成仙思想的神来之笔,它的文学造型涵盖了贫、富、贵、贱,老、幼、妇、残。神仙道教又是我国古代小说文体开先河者,自春秋战国以来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在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在中医学、气功保健、冶金、化学、地球天体等科学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愿望,即便是看似荒诞的神话故事,都能体现一个优秀民族的生命活力,这便是道教文化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