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宿,澍德堂:900年传承,展现乡村魅力

中国民宿,澍德堂:900年传承,展现乡村魅力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00年后,其后人苏彤决定展现这种闲适,塑造一所“留住心”的民宿,并以家族商号为老宅取名澍德堂。“‘青荷包饭蒲为菹,倏然独往深渊鱼。’是900年前苏辙理想中的生活,在今天的澍德堂,我们希望用设计将之实现。”最得意的地方是餐厅,也是澍德堂的核心区域,也是客人的交流区域,更是和时间、自然交流的地方。

中国民宿,澍德堂:900年传承,展现乡村魅力

平面图

项目地址

安徽呈坎

设计时间:

2014年11月

竣工时间:

2016年6月

设计单位:

鲲誉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

鲲鹏

建筑面积:

1200平方米

主要材料:

原木、玻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似乎全中国有一半的艺术系学生在大学时代都有过那么一次去徽州写生的经历。白墙黑瓦石板路、稻田荷塘小拱桥,展现的是最传统最经典的中国美学。这种美,根植于建筑亦来源于生活

呈坎是徽州的一个古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澍德堂就位于此。

连成一片的7栋老宅毗邻长满了荷花的永兴湖,虽破败,但一切元素都和徽派建筑一样:灰瓦、荷塘、马头墙、石板路。吕鲲鹏陶醉在这种凄凉感里——有一栋沉睡多年的老宅等待唤醒,对设计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苏辙曾借诗抒怀:“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900年后,其后人苏彤决定展现这种闲适,塑造一所“留住心”的民宿,并以家族商号为老宅取名澍德堂。澍,是及时雨的意思,雨水在徽州是大善。

有时候将建筑进行退让是对自然的尊崇,对生命的敬畏。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吕鲲鹏保留了全部的建筑构件,在他看来:这是徽派建筑的灵魂。

“我把自己看作一名修复者而非建造者,要做的只是去改造宅子内部的使用功能,而不改变她的外部面貌和气质韵味。而这一切的改动,都要与原有的环境和结构低调而自然地融合,不能突兀,更不可喧宾夺主。”吕鲲鹏说。

在绿荫掩映中寻到低调的木门牌,推开两扇柴扉,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走进去,犹如初见桃花源的武陵人:豁然开朗。推开每一扇门,都是风景;走进每个房间,满目敞亮。

餐厅毗邻天井,吕鲲鹏大胆地为天井加了一个透明的屋顶,便有了一方既有风景又无风吹雨淋的室外餐区。

自然为大,以平等的姿态尊重生命,与历史和自然用心对话,是吕鲲鹏身为一名设计师的诚意。

中国人总是喜欢“万家灯火”,对吕鲲鹏来说亦是如此。营造家的氛围,灯光尤为重要。

餐厅吧台上温和的黄光,中和了深色调的沉重与冰冷,鸟笼的造型则为高梁粗柱的大气空间带来了一丝精细小巧。

那面被雨水冲刷多年的老墙,深深浅浅的印记里承载了太多故事和记忆,他对此做了全数保留。除此之外,徽派建筑的典型格局是高墙小窗围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天井,讲究的是“四水归堂”。(www.xing528.com)

接待区立面图

接待区平面图

餐厅立面图

餐厅平面图

而在他最喜欢的前台区域,两棵大树荫蔽老宅多年,地位举足轻重,自然要好生用玻璃围起来加以保护,还能趁机借得一缕天光。

室内架构大量采用玻璃元素,既改善了自然采光、提升了空间感,也为中式的老宅带来了轻盈的现代气息。

在前台的两棵老树中间,还特地辟了一块玻璃地板,下面流水潺潺,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来自永兴湖荷塘,善水溢出,途径老宅,流向屋后的稻田,润泽了绿油油的禾苗。吕鲲鹏说:“这样和谐永续的自然生命循环,如果被石块遮住,不为人知,就太可惜了。”

设计是人类营造生活环境,并不断把它们一一完善的智慧。传统木楼梯犹在,但出于安全、稳固和隔音等因素考虑,原有的木楼板则被换成了钢混结构。

这些并不抢眼的改造,为老宅换了一颗强有力的年轻心脏,让它的勃勃生机得以延续。

在多次交谈中,吕鲲鹏逐渐明白,苏彤想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一个豪华有余、温馨不足的五星级酒店。因此,他一直在极力避免一种风格:张扬。

茶室立面图

禅茶室平面图

16间客房配备了造型简洁古朴的家具,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几乎没有任何冗余的装饰,连色调都是温和的原木色,一切都在为老宅迷人的韵味和窗外秀美的风景画卷让步。

竹木颜色本就相近,他尽量让每一块新墙面和每一台新设备,都能毫不费力地融入原有环境,成为它们的一分子。于是他把空调、地热、新风等现代设备尽量隐藏。

“‘青荷包饭蒲为菹,倏然独往深渊鱼。’是900年前苏辙理想中的生活,在今天的澍德堂,我们希望用设计将之实现。”吕鲲鹏说。

此外,散落着古典造型的竹编灯饰,无一不散发着温暖柔和的黄光。这样的光,更接近烛火,更能让人感到安心。

16间客房,吕鲲鹏建了一年多,无论是房间还是公共区域,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初见荷塘便定下的原则:尽可能让每位客人都可以零距离亲近外面那片荷塘,推窗见花,开门近湖。

让每一位住进来的人都能够“居善地,心善渊”。将上善若水这道典型的江南风景,与老宅相得益彰,组成一幅亲近自然的生活美学画卷。

古朴宽敞的茶室与整片荷塘也仅有一面玻璃之隔,闲看花开花落,静品茶苦茶甘。

徽州多雨,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滴水成线的屋檐,吕鲲鹏自然不会辜负这一景致。他没有给老宅的外部屋檐加水槽,当雨水洒下,屋檐飞水落在老石板上,滴答声不绝于耳。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位于安徽的澍德堂有1300年的历史,古村内有一12000平方米的荷花塘,澍德堂虽大但为了保证品质感能容纳量只有32人;外部修旧如旧,如果不仔细看,好像就没修缮过,把时间的印记和岁月的沧桑都保留住。说到这里要感谢当地的老工匠(以老二哥为代表)他们对徽派建筑的理解和热爱才成就了这如画卷般的建筑外观。

户型平面图

内部进行了一场大型内科手术,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原有的木结构都更换成了钢结构和混凝土,对老宅阴暗潮湿不隔音等缺点进行了很好的规避,对所有现代化的设备进行了巧妙地隐藏,以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起居,风格上尽量简单,在这样的环境里,装饰是多余的,时间是凝固的,在质朴简单中细细感受时间的印记。

酒店的入口是最花心思的,也进行了多次调整,目的就是怎样去酒店化,让你走进来的那一刻就融化到画卷里。最得意的地方是餐厅,也是澍德堂的核心区域,也是客人的交流区域,更是和时间、自然交流的地方。我所做的就是定格住时间,把原汁原味的东西加以凝固让老建筑注入灵魂。

立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