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宿:自在家山建成,乡村设计描绘乡愁

中国民宿:自在家山建成,乡村设计描绘乡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在·家山”民宿便在一年之后建成了:如果称它为一个“作品”的话,自在家山则代表了我对故乡田园生活的怀念,抑或也映射出当下许多城市人的乡愁。“家山不仅指一种物理的空间故土,更指一种心理的家园寄情,一种在长期的家族延续和血脉传承中形成的文化依托性与精神稳定性。”所有的“设计”都变得因势而谋:背后所思的是“如果我退隐田园,何以更自在,何以更随性?”

中国民宿:自在家山建成,乡村设计描绘乡愁

位图

1.枣园 2.竹院3.梨院 4.后院 5.花开

项目地址

北京市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

竣工时间:

2018年6月

设计单位:

北京多向界建筑设计

主持设计:

李 亮

设计团队:

赵坚、徐林、陈野、罗雪雅(www.xing528.com)

建筑面积:

680平方米

景观面积:

1100平方米

摄影

金伟琦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唐代王维的这首《春中田园作》即为我们呈现了田园里透出的一种明媚、生机,以及充满希望的春天气息,也表达了对于离开家园在外的人无缘领略与享受这种生活而感到的惋惜与惆怅之情。因生于农村之故,人将至中年,每每想到此诗,便隐隐有一种回归田园的渴望。由此,京郊寻了七八处清凉之地,直至遇见这个美丽的山村: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于是速速召集几位同样怀揣田园梦想的朋友一同考察此地,便都出奇坚定地加入了我回归田园的计划。“自在·家山”民宿便在一年之后建成了:如果称它为一个“作品”的话,自在家山则代表了我对故乡田园生活的怀念,抑或也映射出当下许多城市人的乡愁。“家山”谓故乡。“家山不仅指一种物理的空间故土,更指一种心理的家园寄情,一种在长期的家族延续和血脉传承中形成的文化依托性与精神稳定性。”(引子许平教授《设计的大地》)

所选择的几处院子散落在村子之中,分散各处且各具特色。由于各自建设条件与周边环境的大不同,所以一开始的构想也没有考虑用一种风格样式将其统一起来——或者说也并未刻意在形式上下很大的功夫——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这大抵是一次不太专注于设计的“设计”。所有的“设计”都变得因势而谋:背后所思的是“如果我退隐田园,何以更自在,何以更随性?”有此想法,自然也就不太刻意去追求过多“物质”和“视觉”上的控制。虽然空间结构的严谨性和审美情趣的细致上或有所失,但换来一些松散、自由与随性的意味,亦是值得。

枣园平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