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方面的问题研究也从此展开,但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表明,要从“学年制”过渡到“学分制”,任重而道远。2005年,南京市在全市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同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荣胜

一、研究背景

学分制及选修制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美国家,起源于选课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动因。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最先、也最充分地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对当时欧美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多样化需求,直接推动了学分制和选修制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美国家的一些社会思潮和教育思想,也为学分制和选修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分制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在国内外中、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已有成功的经验。在实行双元制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不是单一学制,同一专业的学制有二年、三年和三年半的;新西兰职业学校的学制也是长短不一,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和部分时间制;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经全盘学习美国的做法,实行完全学分制。但不久日本发现,照搬美国的做法并不适合日本国情,所以最终实行了学年学分制模式。

五四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和欧美引进了学分制,我国开始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与此同时,张伯芩也在天津南开大学开始实行积点学分制和选科制。

从2001年起,学分制成为职业学校改革的热点问题。有关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方面的问题研究也从此展开,但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总体上看,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分制研究还相对滞后;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尚未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分制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由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等因素制约及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很多学校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有些实行不久就因为种种困难而夭折了。有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全国许多职业学校试行了学分制,但随着学分制的深入,除在上海等少数发达地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外,在全国不少地区人们对这项新制度的热度逐渐降温,工作出现了徘徊,甚至是停滞。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现状表明,要从“学年制”过渡到“学分制”,任重而道远。

2005年,南京市在全市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如学分制工作的操作策略、课程的设置、学生学业成绩的认定、学生学籍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分制软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经验,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此,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

二、研究依据

(一)理论依据

1.学分制符合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有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这两种基本的智能之外,还有其他七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九种智能,在生理上每种智能在人脑中都有相应的位置,正是这九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形成了每个人的智力和潜能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单项智能的高低,而在于能否合理开发与使用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由传统智能理论形成的教育方式偏重于培养前两种智能,而忽视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其余七种智能。

近年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恰恰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淘汰出来的前两种基本智能的相对弱者,但并不一定就是其他七种智能的弱者。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偏科”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教育的功能不是仅仅培养和发展某种或几种智能,或去鉴别学生的智力差异;而应该是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去促进其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对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校应尽可能提供符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教育,给他们更大的学习自主权,使其获得最佳发展。推行学分制这种较为灵活的教学制度,正是为实现这种“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

2.学分制符合教育论的主体性原则

教育论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之间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如个人智力、气质、兴趣、性格的差异,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等。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要因材施教,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允许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发挥特长,接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设选修课给学生以选课的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分制符合教育心理学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原则

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信心、意志等对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有重大意义。开设选修课,发挥个性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获取部分学分,有益于培养学生自强、自尊、自爱和奋发向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学分制可使一些原本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扬长避短,通过选课及其他途径取得学分,弥补文化基础课的不足,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4.学分制符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潜能的原则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学分制以其特有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二)政策依据

1.1999年6月15日至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这从大政方针上对职业教育学制的发展方向作了明确的政策性的规定。

2.教育部教职成[2000] 1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也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同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

3.2001年8月1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4.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职成[2004] 10号文《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学分制的实行。同年8月,教育部还出台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工程’,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我部决定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一)内容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总结出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一整套方案,包括课程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条件、教学管理制度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有:学分制理论和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下课程改革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管理方式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时德育学分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选课办法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的研究。

(二)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理论研究既注意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又注意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补充研究、修正完善;既注意课题组内的研讨交流,又关注课题组外的意见和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切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重,研究实验与推广应用并重,边实验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不是在一所学校、一个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而是多所学校和多个专业同时开展实验;在实验中抓好试点学校,总结经验,点面结合,做好指导,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完善。

(三)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综合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为论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有关老师、学生的访谈、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论题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以我市试验学校为研究基地,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总结我市实行学分制过程中的经验得失,探索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

5.个案研究法:下设11个子课题组和21个学分制实验学校,结合学分制的试点,重点研究、实验和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基本规律。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以学分制研究为切入口,紧密联系南京市正在开展的职教改革,采取理论研究与试点试验相结合、点上研究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在21所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同时有11所学校参加本课题的相关子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我们的学分制实践与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3—2005.5):理论学习和方案制订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对学分制的理论学习和探究。我们组织各校领导进行专题讨论,对我市学分制的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对推进学分制的目的和重要性统一认识;我们组织各校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到厦门、成都学习取经;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和方法辅导,并结合南京具体实际,初步形成了实行学分制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第二阶段(2005.6—2006.9):具体实施和制度完善阶段。

2005年5月,我们分别下发了《关于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稿)》,具体指导学校的实验和推进工作。

2005年6月,我市参与学分制课题并全面试行学分制的有莫愁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学校、南京职教中心、南京市女子中专校、金陵职教中心、中华职教中心、南京市卫生学校等11个单位,涉及九大类专业。我们对学分制工作的每一步操作均进行跟踪研究,及时掌握动态信息,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地完善实施方案及相应制度。

2005年6月,我们分别对我市职业学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实训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及相关教师等进行四个层次两轮培训。培训计划由我市教育局职社处和职教教研室负责制订并实施。各校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二级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对学分制有关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学习学分制的要求和做法,为学分制的实施做好师资的准备。

2006年5月,我们在南京莫愁职校召开学分制阶段成果交流现场会,全市21所试点学校到会进行阶段成果和经验的交流,部署下一阶段的推进与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2006.10至今):全面总结和撰写结题报告阶段。

在试点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完善和细化了九大类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制选课办法、学分制德育学分评价标准、学分制证书衔接有关规定和南京市学分制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开发了学分制管理软件,为全面推行学分制健全制度保障。总结实行学分制的操作策略及其配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成果

(一)研究了学分制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关于学分制(credit system)的概念,《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定义为“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是一门课)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课题定义为: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学生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最大优点是学生自主选课,突出特点是以学分(credit hour)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

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革命,因而,它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数量以及强调对教学过程和目标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而学分制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从本质来看,学分制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计划。

我们认为,学分制有以下九方面特征:

1.选课制(Class Selection)

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选课制。这一制度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性、参与、选择这几个方面成功的程度,标志着完全学分制的实现程度。具体来讲,选课制就是要使学生有三个选择:

第一、选择专业

由于许多学生报考的志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进入学校之后,才发现他们原来选报的专业根本不适合自己,但为了将来要自主择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又必须与其择业目标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学校里应该有权利选择他们的专业。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可以通过设置每个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来实现这种选择,并且每个专业的课程大体上是基本稳定的。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完相应模块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学生就算完成了学业。

第二、选择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修读的课程是可以选择的。这种选择体现在,学生每学期修读什么课程,每一模块的课程修读多少学分、占多大比例,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这就突破了以往仅在任意选修课范围内才允许学生有选修课程权利的局限,有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志趣和条件安排学习,为形成个性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争取充分自主的发展打开了一个空间。

第三、选择学习方式与学习进程

学生不仅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学什么课程、修多少学分,也有权利决定他在什么时候学、在什么地方学。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要开出多个班级,以方便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什么时候完成其学业,由他本人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可以申请免听或免修,甚至间修。

2.弹性学制(Flexible Graduation Schedule)

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灵活的、宽松和谐的个性发展环境。学生既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延期毕业。一方面,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德、体合格者,可以提前毕业;另一方面,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延期毕业。这就是说,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和处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与毕业时间,不受原来必须在规定的学制内毕业的限制。

3.主辅修制(Minors)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培养提出的要求,鼓励学生努力扩大知识面,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做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完全学分制建立主辅修专业制度。各专业都可以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辅修专业课程组。学生在完成自己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选修另一个专业规定的辅修课程组,修满规定的辅修专业课程组的学分,可授予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

主辅修制为那些有兴趣和能力学习本专业之外的课程的学生提供了条件。

4.间修制(Leaves of Absence)

对于有特殊困难或原因的学生,经过批准,可以中断学习(停学),实行间修制,学校为其保留学籍。然后,在其具备条件或有能力继续学业时,再申请复学进行学习。一般而言,每次中断的学习时间以一年为限,累计中断次数也不要超过两次。间修制为学生自主发展、自我选择提供了方便。

5.重修制(Repeat of Failed Class)

完全学分制彻底取消了学年制中普遍实行的补考制,而实行重修制。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各门课程均应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课程,如属必修课的,则必须重修直到合格为止,以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是选修课的,学生也可以重修,也可以放弃该门课程而另选其他选修课程。

6.奖励学分制(Bonus Credits for Creativity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在广泛的领域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完全学分制提倡奖励学分制。

在教学计划之内,学校可以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修读的标准学分。依据标准学分,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实际情况申请多修或少修学分。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他们在选课时有资格超过规定的标准学分。这不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扎实。

在教学计划之外,学校可以给予在小创造、小发明和有关科技活动中,发明创新获得科技奖励和国家专利者;在全国和省、市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者;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在国家和省、市级的比赛中获得奖励者;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面学以致用,所设计的方案和规划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或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

7.GPA制(Grade Point Average)

为了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完全学分制采用国际通行的GPA制(学分绩点),通过GPA值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质量的好坏。这种制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选课时只考虑学分的获取,而忽视学习质量的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先进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无论是毕业资格的取得,还是免听或评选优秀学生,都以GPA值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

8.导师制(Academic Advisement)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彻底打破了原有学年制学生所具有的年级、班级的界限,由于学生自己选择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毕业时间,面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学生思想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设立导师,实行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的选课及学习,这是实行完全学分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导师作保证的学分制是一种松散的学分制。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向学生说明本专业的课程安排,指导学生的选课,检查学生学习进程,审核学生取得的学分及其结构等。导师制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有效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重要手段,导师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设计和完善知识结构,而且也承担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9.毕业资格审核制(Graduation Qualification Check)

毕业资格审核制是在学生申请毕业时,按他申请的毕业专业,审核他完成教学计划的情况,以确定他是否具有毕业资格。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因此毕业资格审核制是保证专业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检查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在我国,目前有两种学分制模式:完全学分制模式和学年学分制模式。

完全学分制以选修课为主,集导师制、淘汰制、绩点制等于一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修业年限灵活,入学与毕业具有开放性、教学计划富有弹性、选课形式多种多样等;但另一方面,管理松散,且过于弱化学习过程管理,过于强化终级目标管理。

学年学分制是糅合学年制和学分制主要特征和某些管理方法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年制为基础,以选修制为前提,它既规定修业年限,又实施学分制管理,对每门课程教学时数规定了学分,按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把各门课程的学分累加起来规定各专业的总学分,对学生毕业所需的最低总学分和必修课、选修课各自所需的最低学分有着明确的规定;对每学期学生所允许修习的学分数的上、下限也有限定,管理上仍采用学年制的做法。

从理论上讲,完全学分制是学分制发展的方向,但从目前条件看,完全学分制不适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原因有二:

一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尚不完全具备实行完全学分制的社会条件。学分制是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分配,所需人才的规格、数量都由市场调节,所以,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后,从学校到学生个人就可以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学校面向市场,根据人才需求情况自主招生,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同样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所修课程,甚至可以跨专业、跨学校选课,自行安排学习进度等等,只要修完一定学分,就可以毕业。提前或滞后毕业在健全的学分制管理体制下是不成问题的,但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的学分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学分互认、跨校选课等制度,要实行完全学分制,尚不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

二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情况看,不适宜立即实行完全学分制。

首先,学校德育工作形式不能适应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实施学分制会淡化班级集体,甚至取消班级的组织形式,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学生所学课程、上课时间和地点无法相同,原来通过班集体、班干部、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便难以存在,而目前学生受长期以来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意识,适应性差,这就会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放任自流、纪律涣散、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等后果。

其次,教师的知识结构尚不适应完全学分制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专业划分过细,选修课又太少,造成许多教师知识面狭窄,这在学年制条件下尚能满足需求,教师只要专一门,甚至只开一门课就可以成为本专业的专家,而且年年有学生,年年可重开。但实行完全学分制后情况就不同了,选修课比例扩大,专业课比例缩小,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开专业课,同时要开出不同的选修课,既要求教师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求教师对交叉、边缘、新兴学科有所涉猎和研究,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继续教育方式逐步达到。而在目前条件下,职业学校教师水平尚难以适应以上要求。

再次,学校的硬件设施还不能适应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全部走班,甚至有的还要采取小班化教学。目前正值入学的生源高峰期,无论是师生比,还是学校的教室、实验实习等硬件设施都还不具备完全学分制的条件。

鉴于学年学分制既可保留学年制便于教学管理、教学秩序稳定的特点,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取学分制教学计划灵活的优势,体现教学改革与严格管理的统一,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以及师资力量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弹性学年学分制。

(二)开发了学分制下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改革是推进学分制实施的着力点。我们在全市职业学校统一制定了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必修课程,以保证学校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规格不缩水,同时给学校开设部分限选和任选课的自主权,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自主权。

学分制下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1.人才培养准确定位原则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学生必须掌握相应学历层次所要求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完成中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素质教育,掌握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较宽的继续学习基础。因此,根据中职的培养目标与要求,针对其主要生源为应届初中毕业生而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教学安排中必须在前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类补缺教学,为将不同生源培养成为合格的中职人才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和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文件。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前,首先应作广泛的社会市场调查,了解毕业学生就业去向、就业的行业和专业方向;与专业相关行业的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行业所需人才结构,就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等。通过对职业岗位调查、职业能力分析和专门能力分解,确定职业岗位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按教学规律,构建教学模块,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国家颁发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及学分制的要求,制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3.整体优化的原则

教学计划要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地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构建好各环节之间融汇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要保持教学计划的有序性,知识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渐进性;课程内容向小型化、综合化发展,体现灵活性、适应性;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方面的关系,达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

4.注重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

在中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是制定中职教学计划和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在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必须做到五育并举,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在课程体系上,通过加大基础课的宽度和选修课知识面的广度,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5.统一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www.xing528.com)

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统一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具体反映在必修课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个性发展主要反映在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放开专业方向的选择,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其达到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

6.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实训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如适当增加实验课、教学见习课比例、重视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及发放等,以突出教育特色。职业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职业岗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相关能力(合作、公关、组织、协调、创新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概念。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要求的全面素质。

南京市职业学校9大类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举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详见表一。

(三)制定和完善了学年学分制整体实施方案

为确保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稿)》等文件,具体规定了课程设置、学分确认、成绩与绩点计算方法、实践学分、奖励学分的计算、成绩考核办法、学籍管理制度等内容。

1.课程设置

根据学分制内在需求开发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其关键和核心要素是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其一是不同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型转变,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构建综合化课程。课程的设置要拓展知识的广度,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这就是课程的横向维度。在横向维度中,关键是要摆脱传统的学科式结构,在学分制、弹性学制下,每一门课程中,特别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增大,如果再以学科形式来呈现知识技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以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教材编制的指导思想,对知识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对这个专门化方向所覆盖的学科知识、技能的全方位的融合,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各门课程的内容之间相互补充,彼此兼顾,从而保证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和谐发展。

其二是教学内容的主辅关系。将全部的教学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的顺序循序渐进编排就是课程的纵向维度。关于这一点,无论是17世纪现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J.A.Comenius),还是当代伟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M.Gogne)都认为,人类学习的复杂性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教材的排序必须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对职业教育而言,由于职业要求的复杂性,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备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固定学年制还是弹性学习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都应当遵循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基本顺序。

另外,根据课程性质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将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见表二),各专业调整了课程设置并制定了学分规格。

表2 课程结构框架

(1)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习并获得学分的课程。必修课体现了从事某一专业大类工作的基本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必修课包括文化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实践课程,是基础模块的课程。必修课强调体现一个“精”字。一个专业大类所设必修课一般控制在12门左右,采用班级授课制。

(2)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

限选课是指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选课范围内,按规定要求选修一定学分,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限选课程是活动模块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设置相对较灵活,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甚至同一专业同一年级活动模块课程均可不同。它反映了学校专业特色和专业的前瞻性,学校可以灵活调整其组合方式,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同时,通过限选课的调节,便于组织教学。每个专门化方向的限选课由2~8门课程组成,课程尽量综合化,并形成小模块组合。限选课注重体现一个“实”字,采用按课程组班进行教学。

任意选修课是指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拓展学生潜能而设立的课程。这类课程不分专业,由学生在较大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任选课突出体现一个“活”字,任选课采用混合编班形式教学。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是实行学分制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校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安排。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80%~90%,以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任选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0%~20%,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实施时采用逐步到位的办法。

2.学分计算

学分是衡量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标准,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单位,也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生在校应修的学分包括学业学分(含必修学分、限选学分和任选学分)、实践学分(含技能学分、实训学分和实习学分)、品德学分(含活动学分、德育学分和兴趣学分)和奖励学分四部分组成。在校应修的总学分最低不少于180个学分。

(1)学业学分

学业学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期末考试(考查)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综合评定。总评成绩合格(大于60分),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总评成绩=期末×40%+期中×30%+平时×20%+作业×10%

(适用于有期中考试的科目)

总评成绩=期末×60%+平时×30%+作业×10%

(适用于无期中考试的科目)

对考查课程采用五级制记分,相应成绩分换算如下:

(2)实践学分

实践学分分为技能学分、实训学分和实习学分。

技能学分:学校对学生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折合成相应学分。高级为6分,中级为4分,初级为2分。可累计加分,不封顶。

实训学分: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老师考核评价,根据实训学生学习态度、实训表现、实践能力等做出书面评定,成绩合格,取得实训学分。

实习学分:由实习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实习情况做出书面评定,成绩合格,取得实习学分。

(3)德育学分

活动学分: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班主任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对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各方面表现作出书面评价,成绩合格,取得学分。

品德学分:每学期由班主任负责,根据各班实际制订操行教育考核细则,评定时征求学生考评小组(或班委会)、任课教师意见,合格的取得德育学分。实习期间由实习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负责评定。

兴趣学分:由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成绩作出书面评价,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

(4)奖励学分

由教务处负责验证,一经确认即取得相应规格学分。奖励学分上不封顶,记入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成绩和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可以和任选课学分互换,申请免修部分任选课,但每学年互换数不得超过3个学分。

3.学分绩点

学分绩点是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数量和成绩优劣的重要指标,根据学生所选课程的学分数及学习成绩综合计算而得,是考查学生学习质量、评优评奖、推荐继续升学或就业的重要依据。分为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和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1)学分绩点

(2)课程学分绩点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数×该课程学分绩点

(3)学期平均学分绩点

(4)奖励学分绩点

取得专业技术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或者获得奖励学分,将学分数按同分值转换为奖励学分绩点,记入学期平均学分绩点。

(四)探索了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分制管理的核心部分,而构建完善合理、兼具多样化和多选性且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模式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关键,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年中,我们围绕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模块化课程模式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模式,是学分制实施的准备。模块化课程模式是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以学科为中心的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的长处,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并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式。模块化中的“基础模块”是针对某一个职业的多项能力的通识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掌握从事一门职业必需的学识、技能而设置的;设置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以及专业的需求,必须符合工种的标准。

1.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三个平台,多个模块)

(1)基础平台:

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为后续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公共平台,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专业课模块组成;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并行开设,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2)专业平台:

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整合专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开设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以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模块化课程,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3)拓展平台:

开设包括人文、环保、艺术、营销、交际以及地方文化等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本模块可以由专业拓展和强化取证等模块组成。

2.构建综合化的课程内容

(1)进行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即把一些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整合为一门课程。比如可在机电专业、电子专业、财会专业、药剂专业、商贸专业、工民建专业、旅游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技能强化,突出专业实用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

(2)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综合,即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先会后懂,在实践中领悟,开发综合实践、技能训练课程。

(3)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企业和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开发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践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核心工作内容由学生或小组独立完成,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任务实施到工作成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模块化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活”的特点。一是专业“活”。学校不但可根据已开设的专业来建立一个职业群,确定几个或十几个相关专业,而且还可在每学期或每年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结合本校实际,推出新专业,组成新模块。这样能真正按市场经济的需求灵活变化专业。二是课程“活”。高新技术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内容必须更新,新的课程不断产生并充实模块内容,陈旧的教学内容也相继从模块中消除。只有在这种不断的淘汰与更新中,才能使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跟上时代步伐。三是主体“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个性特点及个人的学习基础、精力、求职意向等选择模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权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模块化课程模式有利于学分制的实施,“活”是模块化课程模式的最大特点。由于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又可以相对独立、单独考核,可以几个或十几个模块组合成一个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形成一个专业培养目标,又可以分段、分模块完成学业。这与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即自由选学、强调个性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学制弹性化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学分制与模块化课程模式是紧密相连的。

一年来,我们利用学分制管理平台,按照南京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的试验与探索。

在课程目标上,改变过去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现状,注重文化课的基础性、生活性和服务性,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社会性和职业性,真正体现了以培养生产劳动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科目过多的现状,建立以职业的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多元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科学制定大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开发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生需要的专门化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型和选择性。

在课程内容上,改变“难、繁、旧、偏”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文化课程要体现基础性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构建具有南京职教特色的基础平台、专业化平台和提高拓展平台课程体系,在各平台上加强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人文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专业课程注重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与一线岗位相衔接,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态度与技能相统一,开发系列综合课程、项目课程和模块化、专门化课程。

在课程开发上,探索课程改革的机制,发掘、整合学校和企业、社会的课程资源,以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为重点,开发活页讲义、资料卡片、音像制品、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材和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形成与国家和本省规定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在课程实施上,改变学习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和形式单一的现状,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积极探索和实践产教结合、半工半读等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分层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为导向等教学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改革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选拔与终端检测等形式,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探索项目课程、综合性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

2005年4月以来,我们在机电、汽修、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建筑、财会、医卫、烹饪、商贸、旅游、文秘等11个大类专业和5个文化课学科(语、数、外、德育、体育)制定实施课程改革方案;在已确定的课程目标指导下,构建课程体系的三个平台,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我们分别选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百货商场、宾馆饭店、汽车制造与修理等行业的大中小企业300家,以这些企业的经理、一线技术主管、工程师、高级技师和刚就业学生等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座谈会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以及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的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在完成了11个大类专业的课程改革调研报告的同时,还进行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及相应的职业资格分析,学生就业去向和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标准制定等。

语文课程改革从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常用词语正确书写等多个方面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完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实用能力训练手册》的编写工作,将在今年12月份正式出版;德育课程改革以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完成了《职业礼仪与职业规范》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编写工作;数学课程改革制定了分层教学目标,建立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个平台;英语课程改革基于学生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突出交际口语和专业英语的改革(例如:汽修英语、烹饪英语),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课程注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商贸专业课程改革制定了多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为后续的项目教材的开发做好技术准备;财会专业课程改革将“财务会计”和“会计模拟”两门课程整合成21个综合实验和案例型课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法规和操作有机融合;汽修课程改革注重理实一体化,通过4组项目共16个模块(如: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变速器检测与维修、检测线和四轮定位、车轮动平衡、典型电路的维修、空调系统的维修、ABS的维护、传动系统的维修等)的分组训练和实践来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电子电工类专业课程改革正着手5门项目教程的开发,预计明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计算机课程改革着力进行项目化、模块化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

另外,我市11所学分制试点学校都进行了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校本讲义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平均每所学校都开设了30多门任选课程,形成了包括文化美学、继续学习、人际交往、综合才艺、生活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系,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素质教育“课程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择,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质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五)探索适合学分制的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策略

学校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差异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不同需要,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档次要求。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两个档次,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分别参加A类或B类要求的考核,并取得不同的学分。其中,参加A类要求考核者,所得学分与本课程周时数相同;参加B类要求考核者,所得学分为标准学分的75%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多个档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行选择,分别参加不同等级的技术或技能考核,取得不同的学分。其教学组织形式为走班教学形式。

2.模块化教学策略

学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一般一个专业设置二三个可供选择的分流方向(含岗位工种)作为限选课程模块。每一个分流方向的教学内容是:从事一定专业岗位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必须按照规定要求选修一定的模块或课程,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专门化模块课程,通过打破原有行政班重新分班进行教学。

3.走班教学策略

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采用单一班级制、项目组合制、走班制相结合,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重新组合,授课地点由固定不变的班级教室向重新组合的新教室、实训室、实验室、制作室和工厂车间转变,完成不同项目的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

任选课是拓宽、加深知识和技能层面或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课程。任选课程的设置,突出体现一个“活”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实际需要,自主地在专业内或跨专业选修课程。为了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专业课教师短缺、管理难度大等矛盾,任选课在组班形式上采用混合编组编班,在时间安排上每周相对集中时间走班教学,采用集中面授或兴趣小组等形式授课。

(六) 自主开发了学分制管理软件系统

目前国内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学分制管理软件,但是主要功能不是很完善,也不符合南京推行学分制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部分学校发挥骨干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作用,集体攻关,自主开发了模块更完善、操作更方便、功能更强大的《南京市职业教育学分制管理系统》网络版软件系统,在部分学校试用,效果良好,下一阶段准备在全市推广。

六、从研究实践看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问题

1.观念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沿用学年制进行管理,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学分制只不过是在学年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选修课程,没有从内涵变化上认识学分制,没有通过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分制。更有学生将学分制的实施作为减负减压、轻松过关的机遇。所有这些都没有正确理解学分制和没能适应学分制的管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思想障碍。

2.师资问题

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管教管导,这些都对师资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每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必然要多开设个性化的课程,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项目,承担这些课程的讲授和能力训练项目比学年制管理需要更多的教师。目前学校专业教师紧张,很多专业教师已经超负荷工作,很难再开设选修课,因此,学生全部选教师目前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

3.投入问题

实施学分制改革,无疑会增加办学成本。首先,课程改革需要整合课程或开设新的课程,这些课程通常没有现成的、就需要编著讲义,讲义费不能另收。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改革,学校要给予经费奖励。其次,在硬件建设方面,实施学分制肯定要加强硬件建设,选修课会出现学生有多有少的问题,多的普通教室坐不下,少的不足20人,学校需要准备更多的公共教室、配备更多的仪器设备和其他硬件条件,这必定要增加新的投入。

4.管理问题

实行学分制后,教学从按班级统一管理变为班级统一管理、课程分散管理并举,使教学管理更加繁杂;选修课管理、上课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形成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七、后续研究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工作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经过一年的学分制实践和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理论上也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在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从整体上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和操作策略,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1.学分制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学分制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由学生自由选课,同一个班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课程,并在同一时间里分散听课,班级学生流动性大。被选课的任课教师无暇兼顾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甚至连学生的姓名也搞不清楚。因此,采用学分制便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趋于淡化。

2.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由于学分仅仅反映学生学习分量的多少,不能完全表示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因此,“不求高分,但求及格”“60分万岁”是实行学分制学校里很多学生的想法。学分制强调目标检测和终端考核,部分学生甚至选学较易取得学分的课程,放松基础知识的学习。

3.学分制实施的政策研究

实施学分制出现了新的政策问题,如优秀生的提前毕业如何办理;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需要制定标准;学分制下的收费政策还没建立;这些政策法规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的支持。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