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大多采用四档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一般有三个行星齿轮(排)机构,组成包括超速档在内的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的自动变速器。下面以丰田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为例分析其传动原理。
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是一种前置、前驱动四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由变矩器、四档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电子控制系统、液力控制系统组成,如图4-3所示。
A140E自动变速器由十个换档执行元件组成,包括三个离合器(超速档离合器C0、前进档离合器C1、直接档离合器C2)、四个制动器(超速档制动器B0、2档滑行制动器B1、2档制动器B2、低倒档制动器B3)和三个单向离合器(超速档单向离合器F1、2档单向离合器F1、一档单向离合器F2),各元件位置如图4-4所示。
图4-3 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剖面图
图4-4 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各元件位置图
a)布置图 b)原理图
A140E自动变速器传动原理如图4-5所示。各元件的功能见表4-2。
图4-5 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传动原理图
表4-2 丰田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各元件功能
A140E自动变速器变速杆有P、R、N、D、2、L六个位置,在各个不同位置时,各元件工作状况见表4-3。
表4-3 丰田A140E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不同档位时各元件工作情况
注:*——只能降档,不能升档。
下面,具体分析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档位及执行机构的工作,通过分析,除对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加深理解外,还可了解具体工况及档位下应有哪些执行机构参与工作,从而在一但出现相应故障时,好按图索骥,找出症结所在。
1.P位
这时,只有离合器C0,离合器C1和C2都不工作,因此动力无法传递到后排行星齿轮机构,处于空档位置。
另外,为保证可靠停车,机械锁止机构将输出轴上的外齿锁住,如图4-6所示。因而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和汽车的驱动轮都无法转动,处于驻车制动工况,又称驻车档。
2.R位
R位也称倒档,此刻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2、B3和F0。
如图4-7所示,动力由超速行星齿轮机构经输入轴、C2传给前、后太阳轮,使前、后太阳轮顺时针转动。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被B3锁住,前、后太阳轮带动后行星轮逆时针转动,使后齿圈也逆时针转动,带动超速行星架逆时针转动。由于C0工作,超速太阳轮与超速行星架以同一速度转动,因此超速行星机构不起变速作用。此时,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发动机转动方向相同,车辆倒行。
图4-6 P位锁止机构
图4-7 R位传动原理图
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C2→前、后太阳轮→后排行星轮(逆时针)→后齿圈(逆时针)→超速行星齿轮机构→输出齿轮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所谓发动机制动,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人放松加速踏板,由于汽车的质量较大,其惯性使得车辆仍要以原来速度行驶,而此时发动机以怠速转速运转,因此车轮通过传动系使发动机转速升高,以此来消耗汽车动能达到减速的目的。
在R位放松加速踏板时,车轮带动输出齿轮高速转动,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机构作为一整体带动超速行星架转动使后齿圈(转速高)转动,后齿圈力图使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由于B3、F2的作用,无法实现,因此,后轮动力通过后行星齿轮传至前、后太阳轮并经过C2、输入轴传至发动机,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3.N位
如前所述,N位为空档。此刻,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中只有C0工作,其余的各执行元件都不工作,所以其前、后行星排都处于空转状态,输出轴无动力输出。
4.D位
自动变速器变速杆位于D位时,自动变速器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的变化,自动使不同的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工作而变换从D1~D4间不同的档位。
(1)D1档(21档)D1档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1、F0和F2。因为21档时各元件工作状况相同,故合并在一起介绍。
如图4-8所示,起步时,发动机动力由输入轴经C1传给前齿圈,力图使前行星架顺时针转动。由于前行星架与超速行星架相连此时不能转动(因C0作用,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输出齿轮与车轮相连,由于汽车起步,输出齿轮未转动),前行星架被固定,前齿圈接受发动机转矩,带动前行星轮顺时针旋转,前行星轮带动前、后太阳轮逆时针旋转。因汽车尚未起步,后齿圈也被固定,前、后太阳轮在促使后行星轮顺时针转动时,力图使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而这时F2防止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故而强迫后齿圈顺时针转动,动力便经超速行星齿轮机构(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机构不起作用)传至输出齿轮,汽车起步。
图4-8 D1档传动原理图
汽车起步前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前齿圈→前行星轮→前、后太阳轮→后行星架(F2作用,逆转被锁止)→后齿圈→超速行星齿轮机构→输出齿轮
起步后动力传递路线: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时,车轮动力经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传给前行星架,前行星架转速高,前齿圈与发动机相连(转速低),由于此转速差使前行星轮逆时针转动,前、后太阳轮则顺时针转动。由于F2不限制前、后太阳轮顺时针转动,后轮动力无法传至发动机,不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2)D2档D2档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1、B2、F0、F1。
如图4-9所示,发动机动力由输入轴经C1传给前齿圈,前齿圈带动前行星轮顺时针旋转,而前行星轮力图带动前、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但由于此时B2将F1的外圈锁止,使F1的内圈不能逆时针转动(即前、后太阳轮不能逆时针转动),动力便由前行星架经超速行星架(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传给输出轴。这时后排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
(www.xing528.com)
图4-9 D2档传动原理图
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前齿圈→前行星轮→前行星架→超速行星齿轮机构→输出齿轮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时,车轮动力经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传给前行星架,前行星架的转速高(后轮),前齿圈的转速低(发动机)。此时,行星轮力图使前、后太阳轮顺时针转动,而此时F1不限制太阳轮顺时针转动,后轮动力无法传至发动机,因而不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3)D3档D3档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1、C2、B2、F0。
如图4-10所示,发动机动力经输入轴后再经由离合器C1、C2同时传给前太阳轮和前齿圈,使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这时前排行星齿轮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将动力传给后行星架,再经超速行星齿轮机构(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传给输出齿轮。由于前、后排行星齿轮机构都不起变速作用,传动比为1,即直接档。
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前齿圈和前、后太阳轮→前行星架→超速行星齿轮机构→输出齿轮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后,由于前排行星齿轮始终被锁住,因此后轮动力可以传给发动机,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图4-10 D3档传动原理图
(4)D4档D4档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1、C2、B0、B2。
如图4-11所示,动力经输入轴传给前、后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由于C1、C2的作用(这时前、后排行星机构传动比为1),动力经前行星架传给超速行星架。这时,超速档行星齿轮机构中的B0工作,固定了超速太阳轮,动力经由超速行星架传给超速齿圈,因而是超速传动,总传动比小于1。
图4-11 D4档传动原理图
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前齿圈和前、后太阳轮→前行星架→超速行星架→超速齿圈→输出齿轮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后,超速行星机构的齿圈转速高(后轮),超速行星架转速低(发动机)。此时,超速行星架与行星齿轮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力图使超速太阳轮逆时针转动。由于B0限制了超速太阳轮逆时针转动,因此后轮动力可以传给发动机,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5.2位
变速器变速杆处于2位置时,有2个档位:21档和22档。由于21档与D1档工作的元件和传动原理相同,在此只叙述22档。
22档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1、B1、B2、F0、F1。
变速器变速杆处于2位置时,变速器只能升到2档或强制从高档(汽车在3档、超速档行驶时,驾驶人将变速杆从D位置拨至2位置)降到2档。
如图4-12所示,动力输入轴经C1传给前齿圈,前齿圈使前行星轮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前行星齿轮力图使前、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但由于B2、F1(和B1)的作用,前、后太阳轮不能逆时针转动,动力由前行星架传给超速行星架,经超速齿圈(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传给输出齿轮。这时,后排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
图4-12 22档传动原理图
动力传递路线:
输入轴→前齿圈→前行星轮→前行星架→超速行星齿轮机构→输出齿轮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时,车轮动力经超速行星架带动前行星架转速高,前齿圈转速低(发动机),由于转速差,行星轮力图使前、后太阳轮顺时针转动(与D2档时相似,但D2档时B1不起作用),由于B1的作用,前、后太阳轮不能顺时针转动,因而动力可以从后轮传至发动机,产生发动机制动效果。
6.L位
L位时,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元件有C0、C1、B3、F0、F2。
变速器处于L位置时,变速器只能升至一档或被从高档强制降为一档。
如图4-13所示,动力由输入轴C1传给前齿圈,前齿圈带动前行星轮齿轮顺时针转动,前行星齿轮带动前、后太阳轮逆时针转动。此时,太阳轮力图使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但由于B3、F2工作,后行星架逆时针转动被锁止,后行星轮便带动后齿圈顺时针转动,动力经超速行星齿轮机构(由于C0作用,超速行星齿轮机构不起作用)传给输出齿轮。
图4-13 L位传动原理图
动力传递路线:
有无发动机制动效果:
放松加速踏板时,车轮会同时带动前行星架和后齿圈转动。
在带动后齿圈转动时,由于B3、F2的作用,后行星架被锁止,这时车轮便会通过后行星轮使前、太阳轮一定的速度逆时针转动(相当于固定元件)。
由于前、后太阳轮速度一定,而车轮带动前行星架转动时(转速高),发动机带动前齿圈转动(转速低),由于前、后太阳轮的逆转速度是固定的(相当于一个约束),这时行星轮便会在绕行星架自转的同时,带动齿圈(发动机)顺时针转动,因而动力可由车轮传给发动机产生制动效果。
7.单向离合器的作用
在行星齿轮机构中使用单向离合器,其作用是保证换档平顺。
以D2换D3档为例,理论上,挂入D3档时并不需要制动器B2工作,但如果在D3档时B2不工作,当从D3档降至D2档时,在对离合器C2进行减压时,又要对制动器B2进行加压,同时进行这两个动作时是很困难的,很小的时间差便会引起换档冲击。
参见D3档和D2档传动原理图,当汽车从高速档换至低速档时(换档瞬间若车速不变,根据齿轮传动原理,则发动机转速会从低速向高速转变),根据D3档原理图,当前齿圈速度高(发动机转速)而前行星架转速低(车速)时,如果没有F1的作用,不可避免的会在换档瞬间使太阳轮逆时针转动,但前、后太阳轮不管是在D3档或是D2档都是顺时针转动的),因而在换档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有了F1以后,由于F1可配合B2防止太阳轮逆时针转动,这样在对C2和B2的液压进行控制时,减小了换档瞬间的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