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上测风塔基础结构而言,由于结构部分处在海洋环境中,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基础结构所处的不同海洋工程分区来进行结构杆件布置和杆件尺寸的选择。不同的海洋工程分区对应着不同的环境作用效应,海洋工程分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在基础结构布置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基础方案拟订前应根据海洋水文资料确定海洋工程分区中各区段的顶底高程。
海洋工程分区可简单地参照海洋平台结构设计中的工程分区,一般划分为3个区,即大气区、飞溅区(或浪溅区)和全浸区[23]。而在防腐蚀设计中还进一步细化为5个区,即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和泥下区等。
当采用三区划分标准时,以飞溅区的划分为基准,飞溅区的范围通过上下边界来确定,飞溅区的上边界标高Et确定为
式中 Hs——操作条件下的有效波高;
Δ——施工和测量误差,当水深不大于50m时,取0.5m,当水深大于50m时,取1m;
DHWL——海港工程操作条件下的设计高水位,对于渤海海域,可采用HAT。
飞溅区的下边界标高Eb确定为
式中 DLWL——海港工程操作条件下的设计低水位,对于渤海海域,可采用LAT,LAT表示最低潮位。
大气区为基础结构位于飞溅区以上的部分,也即高程Et以上的部分。全浸区为基础结构在飞溅区以下包括插入土中的部分,也即高程Eb以下的部分。(www.xing528.com)
除了上述基本工程分区外,对于存在海冰的海域,基础设计时还应根据海冰和水位统计资料来确定冰磨蚀区域的上下范围。在我国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冬季海域存在海冰,海冰设计时需要确定冰磨蚀区域的范围。冰磨蚀区域的确定同时可为基础结构抗冰锥设计提供抗冰锥的布设区域。
冰磨蚀区的上边界标高At确定为
式中 H——冰厚;
Δ——施工和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等于50m时,取0.5m,当水深大于50m时,取1m;
WHAT——冬季最高天文潮位,若无冬季天文潮资料,可采用年资料。
冰磨蚀区的下边界标高Ab确定为
式中 WLAT——冬季最低天文潮位,若无冬季天文潮资料,可采用年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