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化子》流传于九江市都昌县徐埠、苏山、春桥、北炎、张岭等乡镇,表演人数不限,一般为九人,左手执瓜瓢,右手执竹棒,载歌载舞。
据徐埠乡民间艺人袁银茹(1927—1987)介绍,他的师傅高道理(著名艺人,1899—1972,徐埠乡人)说过,很早以前,当地有一帮“叫化子”,他们手拿葫芦瓢,沿街挨户讨食。其中一些人,讨食时边敲葫芦边唱:“一脚高来一脚低,脚脚踩在水潭里,东边嫂子西边婶,无饭有米也可以……”若逢人家造屋、红白喜事,就跟着“化子头”结伙去“吃大户”。化子们为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常边敲瓢边唱“化子歌”。后来,民间艺人借用了化子们的表演形式,加以美化,并将他们随意而唱的四言八句,加工改编成了雅俗共赏的“化子歌”。当地有“扎戏名”的俗语,“扎”即是“装”或“扮”,“扎化子”就是装化子的意思。就这样,在民间艺人代代相传中,《扎化子》成了逢年过节灯彩演出的节目,也成了逢喜庆、闹洞房时的表演节目了。
演出《扎化子》要在喜炮中进行,先由领舞人唱彩,唢呐声中众人敲击瓜瓢,走着“撇步”“屈膝步”“躬腰步”等步法,变换着各种击瓢动作,时而肩上、头上,时而站立、蹲下轮番敲击,动作夸张,充分地表现了“屈、拧、摆、撇、敲、晃”的动作风格,幽默、风趣。当地艺人们表演此舞时,都是丑扮,别有一番情趣。“头戴瓜瓢帽,一敲一晃脑,两腿屈又蹲,撇脚又弯腰”是当地群众给《扎化子》表演最形象的评语。
化子手中的道具瓢、竹棒,保留了生活原型,穿的羊皮背裕却是从生活中演变来的,因为化子的衣服破烂无袖、领,棉絮飘挂在外面,酷似羊毛挂在背裕上,所以,表演时反穿羊皮背裕,就成了表演者的统一服装了。(www.xing528.com)
《扎化子》的音乐主要是一首《十字歌》。全曲共十段,每一段都是根据段首的数字来数列赞颂历史名人或传说中的英雄。如“一字写来一横长,三国出了个刘、关、张……”唱词工整、押韵,每段结尾都加了衬词“哪么依呀哪么哟”。音乐节拍与舞蹈击瓢紧密配合,节奏感强,动作整齐。当表演快结束时,领舞人(化子头)就要高声领白:“我今好话表不尽,生个儿子状元郎。”这时,在一片“啊,啊”声中,击瓢的节奏更为明快,使舞蹈进入高潮,热闹非常。
1986年,都昌县民舞搜集组在徐埠乡将《扎化子》收集整理好资料报省;翌年7月,《江西省民舞集成》编辑部来大港乡录像。此舞收录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