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乡老艺人张光友带了一个二十余人的黄梅戏流动戏班子,携带三只戏箱,进江西经鄱阳一路演出来到都昌。由于行当较齐,初具规模,台风严谨,深受观众欢迎。
他们到都昌的首场演出是传统剧目《送香茶》,都昌观众交口称赞,历时几天的演出轰动了县城。县委书记王仲发等主要领导人非常重视和支持,决定将该黄梅戏班留下,并以此戏班为基础,于1956年2月28日,创办了“都昌县地方国营和声黄梅戏剧团”。全团演职员由23人增加到42人,人人佩戴着圆形“都昌县地方国营和声黄梅戏剧团”的金属徽章,紫红底色,白色字样。剧团安置在县城詹家祠堂,县委调何盛生同志任剧团团长,又从县文化馆抽调了刘德华任剧团导演,添置了大批服装、道具、行头,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演职员工资正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从此,黄梅戏就在都昌安家落户了。
1957年9月,都昌县黄梅戏剧团与湖口县黄梅戏剧团合并,多余人员做了妥善安置。1958年10月,都昌县高腔戏剧团19位骨干演员上调组建“江西省古典戏曲实验剧团”后,1959年4月,都昌县委决定再次组建黄梅戏剧团,将原都昌黄梅戏剧团的张器美(老生)、胡少焜(小丑)、江翠芳(青衣旦)、朱云山(琴师)等调回都昌,招收了一批新学员,一边培训,一边排戏,采取双管齐下的速成训练法。仅半年时间,剧团就排练演出了大型黄梅戏《天仙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尔后,剧团又排练演出了《女驸马》《曹正邦逃难》等剧目,深入都昌乡镇和偏僻山区为群众演出,深受欢迎。
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昌黄梅戏剧团几经易名。1968年“文革”期间,都昌县黄梅戏剧团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为一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为政治服务的艺术表演队伍。宣传队共18人,演出一些说唱、歌舞、现代小戏和样板戏选段等,跑遍都昌的山山岭岭,宣传演出。原剧团50多人绝大多数于1968年12月5日下放农村。
1972年10月,由于普及革命样板戏的需要,县革委会决定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更名为“都昌县文艺工作团”,从全县农村文艺会演和下放在都昌的文艺工作者中,挑选了一批优秀青年,扩充了演出团队,以“革命精神”赶排并演出了黄梅戏、赣剧、京剧、越剧、歌舞、曲艺等节目。1977年,“文革”结束,都昌县黄梅戏剧团得以恢复,但俊华任剧团恢复后的第一任团长。尽管剧团的名称频繁更换,但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中,剧团自始至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都昌县戏曲发展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自1959年至1982年年底,都昌县黄梅戏剧团共排演了(包括传统戏)移植、创作的大、中、小型古装戏和现代戏共二百余出。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巡回演出区域,上至武汉,下至南京,演出点归纳为“四省十一市十八县”。四省即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十一市为九江、南昌、鹰潭、景德镇、武汉、鄂城、黄石、安庆、铜陵、马鞍山、南京;十八县为丰城、余江、余干、乐平、鄱阳、彭泽、湖口、瑞昌、武宁、修水、德安、阳新、蕲春、浠水、望江、怀宁、含山、漂水(其中乐平、丰城今已设市,余江划入鹰潭为区)。所到乡镇级演出点,数以百计。(www.xing528.com)
1961年至1963年,是都昌县黄梅戏剧团演出质量和数量最佳时期。全团演职员79人,人气也是高峰期。当时演出的大型古装历史剧《杨门女将》,文武兼优,文戏帅,武戏棒,三十六股档打得出色。小演员金小玉一排小翻达39个,轰动了江西、湖北的所有戏场,博得观众雷动般的喝彩!在阳新演出,场场爆满,演到哪里,红到哪里,观众交口称赞:“这个剧团演得太好了!”
1984年后,全国戏曲形势每况愈下。至1990年8月,走过了六十年风雨的都昌县黄梅戏剧团被撤销。
黄梅戏虽然不是都昌土生土长的剧种,但在都昌活动之久、影响之深,却是妇孺皆知。以至该剧团解散近三十年,都昌人民还是对黄梅戏一往情深。每逢佳节和庆典,唱黄梅戏的人忙得几欲分身。城乡里弄,谁都能哼得几曲,娱为自乐。
都昌县黄梅戏剧团风雨六十年,为都昌的文艺繁荣、为都昌的戏曲发展、为都昌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詹玉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