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文词 成在都昌
都昌文词,又叫文南词,老百姓又称之为文明戏,是都昌独有的地方戏曲。
都昌文词至今百余年历史。据《都昌县戏曲志》载:清道光年间,鄂皖地区频发水灾,灾民流入赣东北各县,其中不少人以卖艺为生。他们走村串户,坐堂演唱,一人多角,男女搭档,自拉自唱,曲调大多是湖北的文曲。流入都昌后,唱腔和曲牌不断与都昌的民歌调兼蓄融合,一些赣剧的唱腔也被吸收进去,便逐渐形成了在语言、声调、行腔、曲牌等方面与湖北文曲不同的都昌文词,被称之为文南词。
可以说,文词源于湖北,成在都昌。
都昌文词,与都昌的采茶戏联袂为文词采茶两姊妹。曲调清新舒展,行腔优美动听,唱词通俗易懂。在演唱技巧上,拖腔、甩腔及平仄音相结合,吸收了赣剧弹腔真假嗓音转换的唱法,很有特色。都昌文词曲牌多样,有“正板”“平板”“秋江调”“正四板”“哭四板”“数板”“快板”“南词”等,能表现各种感情和叙事,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都昌文词的伴奏可以“八音齐全”,也可“二胡两把”,伴之以鼓锣钹等打击乐。定弦——正调(5—2弦)、反调(2—6弦),抑扬顿挫,正反和谐,很有特色。
因为文词戏演唱简便,加上多半用都昌方言吟白演唱,句式又是以五字、七字、十字的四句为主,剧目的内容多以爱情生活、民间传说及宫廷史话等为主题,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大都贴近民俗民情,所以为群众喜闻乐见。
据老艺人介绍,都昌文词戏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www.xing528.com)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昌的文词戏发展兴盛。1933年,徐埠乡正湾村办戏班,请湖北黄梅县逃荒来的蒋云山教文词戏。徐金泉、徐银泉两兄弟当时十二三岁,但天赋出众,一年便能担主演,乡人称之为“十四红”。次年他们就成立了“银泉戏班”,农忙务农,农闲演戏,俗称“草台班”。从此,文词戏走出了只唱不登台的格局,从坐堂演唱走向舞台演出。“二徐”红及都昌、彭泽、星子、鄱阳、景德镇等县、市,被观众誉为“都昌梅兰芳”。盐田乡段兴椿学会了全套文南词戏所有演出剧目和演唱曲牌,扮演角色惟妙惟肖,真声假嗓运用自如,领班行艺足迹遍及都昌、鄱阳、彭泽。土塘乡杨子凌,自幼专攻文词,东西两厂,生旦兼精,教出一大批农民文词戏团。
《都昌县戏曲志》载:1942年,国民党都昌县县长曹兆徵、社会科科长傅翘松倡导发起,组建了第一个由地方政府兴办的文词剧社。颇负盛名的文词艺人徐银泉也来该剧社领师带班,排练演出了文词正本戏《玉堂春》《水漫金山》《平贵回窑》《苏文表借衣》《吕洞宾戏牡》《宋江杀惜》《活捉三郎》等,插折戏《王婆数鸡》《尼姑下山》等,很受群众欢迎。后来,县长太太(饰苏三)与演员刘鹤(饰黄金龙)关系暧昧,县长一怒之下关押了刘鹤,剧社因此解散了。
不久,徐银泉等一批文词艺人又组建了一个专为宣传抗日救亡的剧社,排练演出了《花子拾金》《打倒东洋兵》等几出自编自演的宣传戏(现代戏),深得百姓拥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徐银泉将剧社改名为“胜利同乐班”。
地方政府除抗日战争时期组建过文词剧社,虽然再没有过国办专业文词戏曲团体,但民间文词戏剧社团十分繁荣昌盛,尤以徐埠乡徐银泉兄弟的“草台班”、之后的“胜利同乐班”,及盐田乡段兴椿的文南词戏团等最负盛名。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昌的民间文词戏剧团几乎遍地开花。多宝乡枫庙村、土塘镇杨垅村、徐埠镇白果村、盐田乡万年詹家、大沙镇沈家垅等文词戏团享誉全县。
2010年10月,大沙镇银芳文词戏剧团成立,每年演出两百多场,《江西艺术史》对此有过专门研究,《江西日报》《九江日报》等多家媒体载文报道。
(詹玉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