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高腔 千年老戏
高腔,都昌人叫高腔曲,戏名青阳腔,是古老稀有的我国地方戏曲之一。至今,都昌农村许多地方逢新婚、寿庆、乔迁、丧葬等红白喜事,还盛行着坐堂唱曲的习俗。虽然唱的内容变了,但形式仍保留着高腔的样子。
高腔曲,大多出于文人之手,文词高雅,博奥精深。其演唱多为名师授传,曲调高亢,奔放激昂。器乐有喇叭、锣鼓钹,行腔有靠腔和多人帮腔(即吊尾)。
高腔,历史悠久,年代久远,在戏曲盛世元朝时,便有蜚声朝野的海盐、弋阳、余姚和昆山四大声腔体系。至明嘉靖年间,风行于浙赣一带的弋阳腔已发展至鼎盛时期,并与浙江的余姚腔一起,相继传入青阳(今属安徽)等地,经与当地民间曲调融合——青阳腔(高腔)便诞生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青阳腔又称池州腔,大约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于大批都昌瓷业工人往返于景德镇和故乡都昌,便把青阳腔也从皖南带入了都昌,并在都昌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时间,青阳腔这个南北时尚的徽池雅调,在都昌风行城乡,与都昌民间曲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本地特色的都昌高腔。
都昌高腔,先是以唱曲的形式出现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曲文由文化人编写,有古代传奇故事。文辞精辟,深得群众传诵,手抄本家藏户有。在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上,都昌高腔便由坐堂唱曲转为半职业班社演出。演出的剧本日渐增多,名伶名流,脱颖而出,影响跨越界域。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德庆班”,同治末年的“秀兰班”,及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高腔老艺人的手抄剧本、曲牌等,名目繁广,数量之多,遍及全县,是任何地方剧种无可比拟的。故都昌古有俗称:“高腔曲,弹腔戏,采茶文词打零配。”(www.xing528.com)
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都昌高腔戏空前繁荣,一方面表现在声腔曲调的完美和剧目的丰富,另一方面表现在表演技巧的成熟和规范。1956年8月,江西省召开第一次剧目工作会,都昌县文化馆干部江常烈和高腔老艺人段道厚、王遇水等出席了会议,并将一百二十多个高腔演出手抄剧本献给大会,轰动了与会代表。消息传开后,全国戏剧界为之震动。专家们认为,这一大批产生于明代的高腔剧本在国内实属罕见。新华社于同年九月发布了一则《江西都昌艺人献出一批明代青阳腔(高腔)剧本》的专电,称赞了地方古老剧种青阳腔的珍稀和宝贵,指出了挖掘这一古老剧种的重大意义。会上,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亲自授予奉献剧本的段道厚奖金200元。1957年第四期《戏曲研究》刊载了流沙等同志撰写的《从江西都昌、湖口的高腔看明代的青阳腔》专题学术论文,精辟地阐述了都昌高腔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繁荣的轨迹。
为更好地挖掘高腔这一地方老剧,进一步发展都昌的戏剧事业,1957年11月,都昌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一批民间造诣较深、技艺精湛的高腔老艺人调集起来,又另选了一批年轻的民间演唱骨干,成立了都昌县高腔戏剧团。县财政一次拨专款10万元,用于购置服装、盔头、道具等。经过短期集训,剧团便正式登台演出。1958年10月,所演《鹿台记》《古城会》《红梅阁》等剧目在九江地区剧团会演中获大奖,为都昌高腔戏的进一步开拓打响了第一炮。
都昌县高腔戏剧团的成立和演出成功,立即引起了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江西日报》刊登了张愚、万子两位戏剧专家的文章《红花应时开——喜看古典剧青阳腔首次演出》,江西省文化局局长石凌鹤做出指示,将该剧团的骨干演员安排到江西省戏曲学校培训。为深入研究都昌高腔戏曲,进一步提高演唱技艺,扩大都昌高腔戏的影响,1958年10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局又将都昌县高腔戏剧团的十几位老艺人和部分学员上调,组建成立了“江西省古典戏曲实验剧团”。不久,该剧团带着经过整理改编的5个高腔折子戏进京演出,载誉归来。这在青阳腔的史册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都昌高腔一直唱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后因“文革”而偃旗息鼓。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2017至2018年,都昌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潘敏祚、文化副研究馆员刘章高、彭焱初(音乐)、文化馆馆长董晓霞、余坚(摄影)等人,多次深入都昌农村寻访老艺人,采录了从清朝至当代大量手抄剧本,演唱录音录像。2017年9月,和合乡滨湖村成立高腔曲团,现有老中青男女演员二十多人,热情高涨,活动频繁,深受群众欢迎。
(詹玉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