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木府的修复是有文献和文物依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恢复议事厅这幢房子的时候,在浮土层0.5米底下就挖到了当时木府的遗址。开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一块汉白玉,然后就停止了施工,进行全面发掘。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大片的汉白玉,浮土层与汉白玉之间有一层厚厚的炭灰,可能是火烧房子时留下的。然后,我们赶快把这个情况向云南省文化厅报告。文化厅派了文物处的考古专家下来,和我们一起研究这些情况。他们认定,这是木府的遗址。当时的木府规模很大,后来因房子被烧,毁于兵燹,还有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被破坏得相当糟糕,这是第一。
第二,在没有恢复重建木府的时候,这个地方是关押犯人的看守所,建了不少的钢筋混凝土房子,恢复重建木府的时候把那些房子都拆掉了,我们有考古文物作为依据。这里老百姓的房子很少,主要是公家的,钢筋混凝土房子比较多,木府原来的房子也保留了很少一部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来丽江时,他对木府的总体评价是“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徐霞客对木府的评价,强调了建筑很华丽,占地面积广大。还有一个依据,就是雍正元年“改土归流”,流官对丽江木氏土司做了一次户口清查,当时的记载说是宫奴和院奴达到3000多人[2],这说明整个木府规模是比较大的。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木府分作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有这样一些建筑物:一个是石牌坊,然后是大门,接着是议事厅,议大事的地方。万卷楼,事实上就是藏书楼。然后是护法殿,土司家里有事,要在这个地方处理。丽江的大事就在议事厅议。从这个房子的用途来看,我们把木府的第一部分称为土司衙门的办公区。
有些专家说,前议事厅和护法殿之间夹着一个万卷楼也是不合规矩的。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要我们拿出合理解释,说不清楚是不准起的,因为那不符合历史的原貌。后来我们还是说清楚了。丽江历史上木府中的确有一幢万卷楼,在府志里有记载,还说藏书很多。万卷楼现在是在这么个位置,前有议事厅,后有护法殿,为什么要摆在这个地方呢?当时丽江的最高统治者是木氏土司,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嘛,土司姓木,我们叫他木老爷,历代木老爷都很有才气、很有才华。到了明代晚期,就是徐霞客来丽江的那个年代,木府规模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那时候的木老爷不仅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汉文化也颇有研究,造诣很深,这是一个方面。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木老爷的确算得上是接受汉文化比较早的一个土司,这在历史上也是公认的。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历代木氏土司所处的形势:丽江山高皇帝远,北边有强大的吐蕃王朝,南边有南诏、大理国政权,长期以来丽江就处在这两股势力的中间,所以历代木氏土司都有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味道。假如木老爷不依靠朝廷的话,就有可能被消灭的危险,这边也要吞并它,那边也要吞并它,在这样的情况下,木氏土司就在木府中起了一幢万卷楼,表面上万卷楼是藏书楼,事实上是象征了汉文化,说明了他崇拜儒家的汉文化。事实上,我们丽江人不是简单地把万卷楼看成藏书楼,而是把它看成中央王朝。这一幢楼的意义是很重要的。我这样一说,专家们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木氏土司要紧紧依靠中央王朝,求得自己生存,我说明白了它存在的价值,万卷楼就这样留下来了。并且在史书上确有记载,历史上的确有万卷楼,这不是没有根据的。
木府的玉花园部分,或者说是后花园吧,其中有光碧楼、玉音楼。玉音楼是接受皇帝圣旨的地方。玉音既指的是皇帝的指示,还与奏纳西古乐、奏宫廷音乐都有关系,所以叫玉音楼。关于三清殿,有人也提出不应该摆在这儿,官府衙门里边怎么能摆一个三清殿呢?的确是有这么一个问题。木府工程,建设初期,我们召集了云南省二三十位专家、学者来审议规划图,有些专家就提出过同样的问题,说三清殿不应该安在这个地方,等等,通过激烈辩论,最终我还是把他们都说服了。
(www.xing528.com)
图2-11 过街楼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第三部分是由这么几个建筑群组成的:木府一条街,就是做生意的一条街道。这条街道有什么作用?这房子分为两层,底下这一层做生意,上面这一层就做驿栈、驿馆。接着是木家院。这个院子是生活区,木氏土司及其家属就住在这儿,生活在这个地方,所以木府一条街、木家院合起来统称为木府的生活区,这是木府的第三部分。最后一部分还没有恢复,为木府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个地方有皈依堂。历史上的皈依堂被毁了,太可惜了,皈依堂的壁画相当有价值,有人说皈依堂的壁画可以跟白沙壁画媲美,现在被毁了,看不到了。我们小时候在那里上学,还见过,“文化大革命”时才被毁掉。丽江曾有十三处壁画,刘敦桢先生所著的书里边对皈依堂及其壁画有所记载。皈依堂和家庙合起来就很明显了,这个区域事实上是木府举行祭祀活动的区域,是烧香磕头的地方。我们对整个木府的理解和认识就由四个部分组成:办公区、玉花园区、生活区、祭祀活动区。
木府最早的建筑年代是何时呢?从元代就开始了。后来陆陆续续地修建,大功告成是在明末。现在元代的痕迹已经很少见了,但是明代的还有一些,那个石牌坊就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还有民国时期的照片。石牌坊建于万历年间,人们都说石牌坊的石料是从金沙江边大具乡取来的,这次恢复重建木府时,我们召集工人、石匠到大具乡去考察,就发现有块岩石上刻有“万历四三”这样的字样。我们推断,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时,木府起石牌坊,石头就是从那里取来的。当时木氏土司的统治区域有多大呢?往北一直到大渡河流域,到木里、盐源、盐边这一带,还有现在的德钦、中甸都属于木氏土司控制的范围。我们重新打石头建石牌坊时,那些师傅说才找到那么几块,太遗憾了!美国学者洛克写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中附有石牌坊的照片,我们就是按这幅照片恢复石牌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