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修《木府记》:木府通论(第2卷)

重修《木府记》:木府通论(第2卷)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给郭大烈先生讲了很多有关恢复重建木府的事,不久郭先生就拿出了《重修木府记》稿子,最终刊刻成碑文,立于亭内,以供后世观阅。具体碑文如下:图2-8《重修木府记》碑文图片来源:木府提供《重修木府记》碑丽邑乃滇西北奇奥之区,南下金沙多折环三面,北峙玉龙少障瞰千山。木府建筑乃古城文化象征,恢复旧观,地方人士有志于此久矣。九五年黄乃镇履任县文化局长伊始,时逢承平盛世,征询专家复议木府。

重修《木府记》:木府通论(第2卷)

我给郭大烈先生讲了很多有关恢复重建木府的事,不久郭先生就拿出了《重修木府记》稿子,最终刊刻成碑文,立于亭内,以供后世观阅。具体碑文如下:

图2-8 《重修木府记》碑文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重修木府记》碑

丽邑乃滇西北奇奥之区,南下金沙多折环三面,北峙玉龙少障瞰千山。智水仁山,为国家历史名城,跻世界文化遗产。

纳西远祖生息于斯及周边十二郡,汉为白狼王,献诗于洛阳。晋称摩沙夷,据盐井之利。唐立越析诏,卧南诏之侧。宋号花马国,制本方文字。元跨革囊济,始置丽江路,以麦良为宣慰使。明赐姓木,世为土府长。世官世民,历经元、明、清三代二十二世、四百七十年,民间尊为“萨当木天王”,史称其“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并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著称于当时,遗泽于后世。

木氏府署位于古城西南隅,略备于元,盛于明。靠山临河呈倒斗形,占地百亩。明末木增时,曾迎噶玛巴活佛莅临其府,主持刊印佛经大典《甘珠尔》,朱印版供于拉萨大昭寺,为传世之宝。徐霞客下榻古城通事楼,遥望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清初动乱,部分建筑被毁,雍正元年改土归流,木氏降为通判,府署渐成冷宫。咸丰十年大部焚于兵火,光绪十四年重建其什一,三十年代设中学堂,五十年代置党校等,六十年代石牌坊被毁,邑人悲痛欲绝!

木府建筑乃古城文化象征,恢复旧观,地方人士有志于此久矣。九五年黄乃镇履任县文化局长伊始,时逢承平盛世,征询专家复议木府。翌年“二·三”大地震,百废待兴。蒙省委省府示爱,建设厅石副厅长偕世界银行官员考察古城木家院,慧眼识宝,当场对县府长和自兴示意贷巨资重现府观,旋即解毅、和自兴等县首长于指云寺命黄君任总指挥,协同诸君放手主其事。后杨廷仁继任县长,督察有加。于是乎历经坎坷,起死回生,执着不挠,四家设计,七易图纸,博采众长,确立方案。九七年春邀建筑专家顾奇伟一行赴苏浙考察古明宫阙,终审于六朝古都金陵饭店,不亦奇巧乎!(www.xing528.com)

旋即征地迁移半百户,拓地四十六亩,采牌坊巨石虎跳峡大具乡,伐楼阁母柱于老君山利苴村。鹤、丽、剑巧匠咸集,纳、白、汉高手献艺。墨线划四区“衙署、花园、宗庙、家院”。庀工分六段:基础、木作、屋面、墙体、雕花、彩绘。化整为零,变难为易,有章可循,井然有序。施工夤夜,备极万苦,并蒙地区领导段增庆、和段琪现场指教。颇多传奇,历时两年,大功告成。

欣览木府新姿,古城怀抱,随势布局,白虎青龙,气象万千。殿枕狮山,升阳刚之气,坊迎玉水,具太极之脉。北列万象更新,南引长蛇布阵。自殿至坊,中轴三百六十九米,三清、玉音、光碧、护法、万卷、议事诸幢巍然。忠义坊三门四柱六檐,柱皆通天式,高十一米;前立狮四,后安鳌二。坊顶向内立望出犼二,愿主人早出门视事;向外立望归犼二,祈主人平安归来。原坊明万历年奉圣旨而建,志称“栋梁斗拱,通体皆石,坚致精工,无与敌者”。坊北系家院、驿馆、四道木牌坊。楼阁厅坊,相互呼应,磅礴恢宏。路桥渠廊,彼此相连,纵横错落。构架穿斗,见尺收分,雀台悬鱼,亦显匠心。起山落脉,屋脊平缓,前檐厦宽,舒展柔和。返璞归真,颇具古明府宅之真谛,线条流畅,兼得中原江南风味,庄严厚重,既与古城融为一体,又具王府气派。仿明又出于明,拟古又胜于古。堪称凝固丽江古乐,当代东巴创世史诗,乃古城之丰碑。四十年代古建筑家刘敦桢称丽江建筑“犹存唐宋遗风”,最为美观而富变化。“我国将来之建筑,苟欲其式样结构,犹保存其传统之风格,并使之发皇恢廓”,当以丽江为范。今庶几臻其望矣。

由府思城,我同胞历经劫难,饱尝艰辛。连村为镇,街号四方,以为四方八面交易毓英之本营;吸纳先进文化而珍视传统,开放不筑城而固凝聚力,兼容各教派而不笃信神灵,敬三多庇佑而钟爱人生,祭自然署神而葆生态,谋生计温饱而重文化力。恪守唯谨,自立于西南边陲民族之林两千年。历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悠悠岁月,其生命力高昂不败矣;合汉、白、傈、普、藏、彝、苗、纳,欣欣家园,其民族魂博大精深哉!

杜牧赋“阿房宫”,叹: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今观新木府云:兴丽者,丽也,非天赐也。倘丽人躬行自尊之,后人尊之而鉴之,则木府复兴;木府复兴则古城复兴,古城复兴则民族复兴,民族复兴则无愧于国家名城、世界遗产之号也。

余研究木氏史乘四十年,又忝列古城顾问之职,受黄君之嘱,乐之为记。

公元一九九九年一月岁次戊寅之冬

邑人一峰和石书 时年七十有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