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空间是村落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其空间质量决定其发展潜力。建筑空间和街巷空间分别代表村落内私密和公共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类别,是村落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和街巷两者相辅相成,街巷由建筑所围合,形成村落网络骨架,建筑也因街巷才得以串联。对翠亨画家村而言,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空间品质是村落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将从建筑空间和街巷空间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1)村落建筑空间特征 村落现存共284栋建筑,建筑密度约43%,建筑总体呈规则的网格状分布,新旧程度不一、风格多样,民居建筑基本延续农民自建房的风格:多为低层平房,立面贴瓷砖、外墙嵌入陶瓷鱼嘴排水口、琉璃瓦女儿墙向内微倾;多数建筑外围由围墙围合成独立的院落,根据当地风俗传统,院墙大门左侧地上往往供奉一处土地财神。考虑到村落文旅产业发展对建筑空间的改造需要并结合建筑的现实基础条件,本案例将从建筑质量、现状功能和空置情况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村落发展文旅产业在空间供给上的可能性。
如图9-18和图9-19所示,按照建筑质量的差异,村内建筑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类建筑以两层及以上的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为主,建筑结构完好、外观维护保养得相对较好;二类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质量一般,承重结构保留完好但墙体等围护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损;三类建筑以村民旧宅、废弃房屋和临时建筑为主,建筑质量差、破损严重、年久失修,建议拆除。
图9-18 建筑质量等级划分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9-19 不同等级建筑实景图
(资料来源:作者团队拍摄)
如图9-20所示,目前民居建筑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功能置换,在原有单纯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引入了文旅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展示、零售餐饮等功能。村落现状建筑中居住建筑居多,其中以独栋民居为主,有少量公寓式民居。文化展示类建筑布局分散,包括大石门美术馆、南方油画院、李奇茂美术馆、书画院、建文轩等,主要为改造后的美术馆和艺术家工作室。图9-21展示了村内民居被改造成美术馆后的建筑风貌:大石门美术馆平面呈U形,楼高4层,红砖墙立面,分别设有展览厅、画家工作室以及艺术家交流中心;南方油画院主体建筑有2层高,红砖墙立面,女儿墙处由黑色木条纹装饰围合;李奇茂美术馆通体灰色,3层高,建筑形式规整;书画院是位于翠亨花园内的两层白色建筑,具有曲面外立面,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感。零售餐饮等商业配套主要沿石门路和翠亨大道分布,沿街立面不美观,商业类型单一且档次低,无法满足文旅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商业需求,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有待提升。另外,村中现存的一处旧厂房正在被改造为艺术家接待中心和展示画廊。
图9-20 建筑现状功能分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www.xing528.com)
图9-21 文化展示类建筑实景照片
(资料来源:作者团队拍摄)
就建筑的使用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被正常使用(主要为村民居住或外来人员租住),但有41栋建筑处于空置状态(图9-22)。造成建筑空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原住民长期侨居导致建筑空置,这部分空置民居往往质量较差、年久失修;二是由于小产权房违章建设被政府叫停后出现烂尾空置的现象。
(2)村落街巷空间和公共空间特征 村落街巷空间由石门路、大象埔路及入户巷道组成(图9-23),街巷纵横交错,首先连接成内部小组团,后经由石门路串接并与城市道路(翠亨大道)相连,总体呈现出规则的方格网形态。街巷空间主要承担交通出行的功能。村落公共空间主要由街巷边的空地组成,主要承担生活服务的功能。
从街巷空间的交通属性来分析,石门路是村内主要的车行道,沿路设置有三处公交车站点,车流量大,但路幅宽仅10米且未设置人行道,人车混行现象明显,村内人行交通安全性极低,事故频发。此外,石门路从东西向横穿村落,严重割裂村落空间。入户巷道呈方格网状与村内车行道连接,宽度普遍在1.5至2.5米,细密狭窄且存在较多尽端路。院落间的围墙阻隔、巷道两旁电线杆分布密集、路灯和交通指示牌等必要基础设施缺失,都导致了街巷通达性低下的问题突出。目前,村落虽与孙中山故居等核心景点只有一河之隔,但是却需要经由翠亨大道才能到达核心景区,村落内部与核心景区间没有组织便捷的内部交通联系,旅行游玩极为不便,也为游客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图9-22 建筑空置情况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村落的公共活动空间存在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与文旅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空间环境品质不相匹配。村落除三处较大面积空地用于停车外,无其他集中布局的公共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的匮乏是长期的宅基地圈地现象造成的,“买地不会吃亏”的普遍认识,促使村民通过购买宅基地的方式把集体土地私有化,导致村民原本的活动场地日益萎缩。村落仅存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多被车辆或私人菜地占据,呈现出混乱、无序的景象。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内部居民还是外来游客而言,村落街巷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友好,在交通安全性、通达性、规模和质量上都有巨大的可提升空间,很难吸引景区游客并构建与核心景区之间的稳定客源联系。
图9-23 村落街巷空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