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农经济阶段 跟我国大多数城市边缘村的前身一样,翠亨古村也经历了漫长的小农经济阶段,在数十户农家聚落的基础上逐渐增多人口数量和扩大村落空间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1866年的翠亨古村约有60多户居住,1955年翠亨古村常住人口约为168人[4]。在小农经济时期,村民从事的主要产业类型和收入来源是捕鱼和农耕,是典型的岭南小规模农家聚落。从当时翠亨古村的社会氏族构成分析,最早迁入翠亨古村的是陆氏,其氏族宅邸的分布主要以北极殿旁的陆氏祠堂为中心,康乐街和永亨街周边大多是陆氏家族子弟的聚居地。随后,冯姓、杨姓陆续率亲族迁入,在翠亨古村繁衍生息,在现存的建筑里杨姓氏族的宅邸建筑数量最多,主要聚居在翠亨古村中亨街和和兴街两侧。陈姓和孙姓家族迁入较晚,并没有大面积的宗族聚居现象,除陆姓和杨姓两大氏族之外,其他小姓氏的宅邸主要分布在翠亨古村东南部。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口的增多,旧村的建筑环境和规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村落的主要居住方式由传统的家族聚集式向个体分居式转变,氏族社会逐渐解体。村民们在旧村北侧开辟了新的宅基地,建起了翠亨新村。
图8-5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的翠亨古村空间形态。村落最鲜明的特征是村舍建筑群周边被广阔的农田和鱼塘所包围,呈现出典型的农业生产场地、生活人居环境相融合的景观风貌。从村落内部空间要素构成来看,已经由和兴街和中亨街形成了十字形道路骨架,主要的村落建筑围绕道路两侧布局,村落周边还建有防护墙体以防止外来入侵。村内的巷道通过村庄防护墙的四个闸门,连接了周边的农田和鱼塘,方便农业生产的交通出行需要,但道路密度并不高。村落外部空间主要是被分割种植的大块农田,几乎没有其他建成环境和人居聚落,展现出地广人稀的场景。由于翠亨古村与当时经济相对发达的澳门距离较近,为了方便部分村民出境打工,当时修建了连接珠海和澳门的通道,即现翠亨大道的前身。到了20世纪80年代,翠亨古村的建筑规模和村内街巷布局跟如今保存下来的村落肌理较一致。
图8-5 20世纪60年代翠亨古村空间形态
(来源:作者自绘)(www.xing528.com)
(2)旅游开发阶段 翠亨古村的旅游开发是伴随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成立而正式拉开序幕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1956年成立,经过多年的修缮和整理,于1999年落成并开放,其核心旅游资源和旅游展示区就是翠亨古村[3]。随着20世纪80年代村民逐渐搬离旧村,村落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房屋空置率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开始陆续对翠亨古村的建筑产权进行收购,以期实现对旧村物业的统一管理和统筹旅游开发。翠亨古村的旅游开发秉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旅游开发后的古村物质空间肌理基本保持了原貌,只是村落社会结构已经完全解体,村落土地属性和房屋产权发生了转移。部分村民前往海外或者我国港澳地区务工定居,另一部分村民在翠亨新村安家置业或移居中山市区。截至2015年,原住村民已不到5户。因此,旅游开发后的翠亨古村基本上处于空置状态,原住村民全部搬出,部分民居被故居工作人员临时租住。
翠亨古村的旅游开发是带动村落周边区域建设的催化剂。周边的农田和鱼塘等农用地被开垦建设成为翠亨新村和故居管委会的配套设施,农用地规模大幅度缩减,建成区占地面积逐年扩大。翠亨新村主要建设在翠亨古村的北边,是典型的城市边缘村。翠亨新村建筑以3层为主,多用水泥、瓷砖、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建造而成,整体建筑密度较大,呈棋盘行列状整齐排布,公共活动空间缺失,景观环境质量低下,与翠亨古村的历史风貌不协调。故居管委会的配套设施主要建设在翠亨古村的南边,主要包括管委会办公室、职工宿舍、游客服务中心、中山纪念堂等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用地、翠亨古村用地、古村东边保留的部分农用地(即农耕园,现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景点之一),共同被划入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景区管理空间范围,周边砌筑围墙成为边界分明的封闭式管理景区。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得知,农耕园的土地性质依然属于一般性农田,权属依然归于当地村民。为了发挥农耕园的旅游观赏体验价值,故居管委会长期租赁农民土地,并雇佣工作人员进行农作物、花卉的种植维护。此外,沿着翠亨大道的两边,也新建了很多商业建筑,主要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但建筑质量较差、业态档次较低,不能满足来访游客的需求。图8-6展示了2003年至2019年翠亨古村及其周边的空间形态和建筑肌理的演变。
图8-6 2003年至2019年翠亨古村及其周边空间形态和建筑肌理演变
(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