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落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兴旺是维持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江宁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为城市边缘乡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深刻改变了村落产业结构和村民收入来源。因为江宁区城市边缘村在旅游开发之前,大都致力于农业生产,工业进驻较少,所以旅游产业主要是在原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复合化,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以黄龙岘村为例,在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据统计,该村2013年的第一产业产值为280万元,旅游业产值为400万元,旅游经营利润达到200万元[12],第一产业的产值伴随着旅游的引进得到了显著增长。
(2)村落物质空间环境提升 江宁区城市边缘村落的旅游开发,成为村落物质空间环境改善的主要动力,显著提升了村落的人居环境品质。第一,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例如,马场山村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工程,铺设了雨污分流和基础设施管网;石塘村引进了公共交通旅游专线,建立了污水处理站,提升了电网质量。第二,提升了村落景观风貌和景观审美情趣。各个村落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民居建筑群外观进行修缮和风格统一化改造,对景观节点进行场地硬化和植物造景,并重视村落山水格局保护和内部绿化。简言之,乡村的旅游开发为村落带来的物质空间环境提升,不仅服务了游客,也方便了本地村民的生活生产。(www.xing528.com)
(3)村落社会结构变化 2011年以前,江宁区的村民收入大多依靠务农和外出打工,空心村问题比较突出。后期的旅游开发为村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本土劳动力返乡创业,并吸引外来居民参与旅游服务就业,村落人口构成发生了变化。以世凹村为例,外出务工的村民数量从2011年的68人降低到2013年的11人,同期返乡从业人数增长了57人,旅游业外来从业人数增长了63人[12]。由于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村庄内生活,刺激了当地的经济消费和房屋租赁市场,使得原本依靠外出打工和务农的村民能够依靠房屋租金获得收入。此外,乡村内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也大规模减少,转而从事第三产业,说明了旅游开发对乡村的就业结构和村民的就业模式都带来了直接影响。旅游开发不仅为本地村民和外来人口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村空心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