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痴迷于儒学,整日关心的是如何实践儒家的治国理念,而把朝政交给大臣们去处理。而在朝廷之中,朝臣们逐渐分化为各种政治集团,为了争夺朝政实权,他们互相攻击,国家政治变得越来越混乱。
宣帝亲政后,重用儒生,随着儒学官员日益增多,他们在朝廷上结成紧密的利益团体。宣帝为元帝选定的三个顾命大臣中,萧望之、周堪都属于儒学官员集团,他们从儒家的治国理念出发,强调皇权的至尊,反对外戚身份的史高干预朝政。为了对抗儒学官员,史高转而联合中书令石显。为何中书令会成为史高联合的对象?这还要从“中书令”这个官职的由来说起。武帝时期,皇帝把丞相的权力分散到尚书,使尚书逐渐成为国家政务决策机构。武帝在位末年,一度让宦官主持尚书事务,并设置“中书令”作为主持尚书事务宦官的官职。宣帝亲政后,有鉴于霍光通过尚书掌控朝政的教训,恢复设置“中书令”,让宦官重新管理尚书。控制了尚书的宦官,权势迅速膨胀,宣帝末年中书令弘恭便权倾一时。元帝即位后,出任中书令的是石显,萧望之、周堪认为宦官控制尚书危害极大,主张撤销中书令,让儒生管理尚书。面对儒学官员的步步紧逼,外戚史高和宦官石显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儒学官员。儒学官员们虽然不断上书批评中书令,但由于石显控制着皇帝文书的转奏,他把批评自己和史高的上书压下来,伺机反击。最后萧望之、周堪都被石显设计陷害,被迫自杀。此后也陆续有官员试图打击石显,但结果或是罢官,或是入狱,均以失败而告终。整个元帝在位时期,石显牢牢控制着朝政,这也是汉代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成帝做太子时,对石显专权有所了解,即皇帝位后,罢黜了石显。宦官专权虽然结束,取而代之的却是外戚专权,外戚与儒学官员之间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而成帝荒淫好色,整日想着如何选妃,任凭朝政混乱无序。朝廷上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得各个政治集团势不两立,各个政治集团都试图控制官员的任免权,扩大己方在政界的影响。石显专权时,凡是依附他的官员都会被任用为地方大员。外戚王氏专权时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地方官员也卷入朝廷政治斗争,他们更关心朝廷政局的变动,而对地方政务毫不上心。
元帝、成帝对朝政的放任,以及朝臣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得西汉官场的吏治越来越腐败。宣帝时期的清明吏治不复存在,官场逐渐被贪财好权之人充斥,一时人们慨叹“孝宣之业衰焉”。贪官污吏们致力于增加赋敛、贪赃索贿,组建政治联盟,然后把搜刮来的钱财进奉给当权的宦官和外戚,排斥异己,为升迁扫清道路。
就在朝政日趋腐败的同时,西汉社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西汉立国两百年来,累积了无数功臣、官僚、皇亲国戚。这些人在家乡大肆购地置业,转变为地方豪强。刘邦初即位时,深知地方豪强对地方政务的干扰,所以建立了迁徙富户豪强于陵县的制度。到了元帝时期,地方豪强盘根错节,势力稳固,迁民政策难以为继,元帝索性放弃了迁民政策,宣布以后不再兴建陵县,任凭地方豪强坐大、坐强。
地方豪强的迅速壮大,直接导致小农经济的破产,在社会上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土地的高度集中和严重的奴婢问题。地方豪强不断欺凌没有势力的平民百姓。豪强还与地方官吏勾结,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提供保护,并把赋税转嫁给平民。平民遭到豪强和官府的双重盘剥,经济负担极为沉重,即使是在丰收之年,也不足以上缴赋税和应付官吏的强取豪夺,许多平民只能靠借贷维持生计,最后只能卖掉土地来偿还债务。失去土地的平民只有两条路:一是依附豪强做奴婢,为豪强劳作、服务。二是背井离乡,过流亡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西汉末年基层社会迅速分化。基层乡村几乎都被豪强控制,土地为豪强所霸占,平民则沦为豪强的奴婢。(www.xing528.com)
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平民的奴婢化成为西汉末年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大臣意识到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严重动摇国家稳定。哀帝在位时期,大司马师丹上书指出,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豪强家财百万,百姓贫穷潦倒,当务之急是果断采取措施,限制豪强的土地规模和奴婢数量。哀帝命丞相、大司空商议对策,最后朝廷制定了限田和限奴令,规定了从诸侯王到各级官员允许拥有的土地和奴婢数量,凡是超出规制的土地和奴婢将被没收。但这时的西汉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已大大削弱,而遍布全国的官僚豪强又怎肯交出土地和奴婢,所以这项政策一出台,立即遭到强烈抵制。到了哀帝去世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这项法令了。
混乱的吏治与豪强的欺压,使平民的生活境遇越来越差,一些不愿做奴婢,或是不堪官员、豪强欺压的平民背井离乡,过着流离的生活。武帝末年如秦末般严重的流民问题再度重现,幸而得到及时解决;哀帝时期全国流民又多达数十万。司隶校尉鲍宣曾经上书哀帝,总结出导致百姓流亡的七种原因,即著名的“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鲍宣精辟地总结出自然灾害、赋役沉重、贪官敛财、豪强欺压、吏治严苛、社会治安不佳是导致流民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除了“七亡”,鲍宣还总结了导致平民死亡的七项原因,即“七死”。从中可以看出:西汉末年平民百姓的悲惨境遇。
流散于各地的流民脱离了政府的控制,为社会平添了诸多不安定的因素,一旦遇到突变,会立刻引发反对政府的叛乱。成帝即位以后,大规模的地方叛乱开始显现,并且愈演愈烈,几乎不可收拾。建始四年(前29),长安人傰宗率领数百人反叛,盘踞于终南山,时刻威胁着长安的安全,京辅都尉王尊采取了极为残酷的镇压手段,历时一年才将这伙武装消灭。河平三年(前26),东郡(今河南省北部)人侯幕辟兄弟揭竿而起,自称将军,连破数县。阳朔三年(前22),颍川郡铁官徒一百余人在申屠圣的领导下起义,他们杀官吏,释囚徒,转战九郡,最后丞相长史亲自督战,调动数郡兵力才将叛乱镇压下去。然而仅仅过了八年,山阳郡(今山东省西南部)铁官徒二百余人又大举反叛,队伍转战十九郡国,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先后战死,耗时一年才得以平定。鸿嘉三年(前18),广汉郡郑躬率众起义,自称“山君”,在山区建立根据地,成帝先后撤换数任广汉太守和益州刺史,采取剿抚并用的方式才将其消灭。西汉政府的武力镇压并没有收到显著成效,到了哀帝、平帝时期,全国各地的武装叛乱多如牛毛,政府已经无法控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