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学术发展及历史进程

儒家学术发展及历史进程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生所倡导的各种理念,皆来自对儒家经典的阐释。痴迷于儒学的元帝、成帝同样重视古代典籍的征集和整理。而在儒学内部,其学术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那就是“今古文经学”之争。这些古本儒家典籍是用战国时期六国文字书写的,因而被称作“古文经”。而社会流传的儒家典籍是秦代以来儒生们代代相传的文本,是用秦汉通行的隶书书写的,被称作“今文经”。

儒家学术发展及历史进程

儒生所倡导的各种理念,皆来自对儒家经典的阐释。而儒学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研读某一种儒家典籍,并以师徒口授的形式代代相传,因此儒家向来重视对典籍的整理和保护。痴迷于儒学的元帝、成帝同样重视古代典籍的征集和整理。元帝、成帝曾经多次下诏征求书籍。河平三年(前26),成帝任命谒者陈农为特使,到各地收集古书。在皇帝的支持下,皇宫中的藏书越来越多,但由于管理不善、缺乏整理,一些古籍散失不存。更重要的是,由于征集的渠道不同,同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文本,而这些文本在分篇和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若要使用,需要作进一步的整理。成帝在派遣陈农收集天下遗书的同时,委任光禄大夫刘向全面整理宫廷藏书。

刘向是汉室宗亲,青年时便以精通儒家典籍而闻名。元帝初即位时,刘向深得萧望之、周堪赏识,后被石显打击而罢官。成帝即位后,放逐石显,刘向被重新启用。成帝非常喜欢古代典籍,与刘向很聊得来。成帝有感于宫廷藏书的混乱,于是将整理宫廷藏书的重任交给刘向。

刘向所进行的图书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校订文本和编写叙录。下面结合《晏子》一书,谈谈刘向整理图书的具体流程。首先是尽可能地搜集文本。刘向共搜集了四种文本的《晏子》,其中宫廷所藏《晏子》一种,另外三种分别是太史府收藏和刘向以及长社尉杜参私藏的文本。由此可见,刘向对书籍文本的收集并不局限于宫廷,而有更广泛的来源。文本搜集齐全后,接下来的工作是重新编排书籍的篇章。战国秦汉时期,书籍分篇章抄写在竹简上,篇章组合十分随意。在图书流传的过程中,书卷分散,到了最后,不同人收藏的书籍篇章组合多种多样。宫廷和杜参收藏的《晏子》分别有十一篇和十三篇,而太史府和刘向收藏的《晏子》分别只有五篇和一篇。刘向把这些篇章集合起来,去掉重复的二十二篇,最后确定为八篇。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晏子春秋》仍然保持着刘向排定的八篇结构。明确了篇章,接下来要进行文字的校对。在校对时,每人各持一篇,两人对读,遇到文字差异就会停下来,校改文字错讹。据说,这样的场景如同两个仇人在对骂,所以校订文本的工作又被称为“校雠学”。经过上述工作,一个经过改订的全新文本就形成了。

书籍整理完成后,要进献给皇帝。在献书之前,刘向还要为书籍撰写一份叙录,在叙录中要介绍这部书籍的整理经过,同时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撰写背景和书籍的主旨大意,最后对全书的价值作出评述。刘向所作叙录就是一部书的提要,这也开创了我国编撰书目提要的先河。日后历朝历代整理图书,都要为整理后的图书编写提要,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正是延续了这一传统。

青瓷对书俑(西晋,长沙金盆岭出土)

刘向撰写的叙录是抄写在书后一同提交内府的。由于叙录的价值极为重要,后来皇帝命人把这些叙录汇集起来形成一部新书,这部书被后人命名为《别录》。《别录》一直流传至隋代,《隋书·经籍志》仍有著录,唐代以后亡佚。但刘向的部分叙录却随着某些典籍保存了下来。目前所能见到的共有八篇,分别是《孙卿书》(《荀子》)、《战国策》、《晏子》、《管子》、《列子》、《韩非子》、《邓析子》、《说苑》的叙录。也正是通过这些叙录,我们才得以了解刘向整理图书的全过程。

整理图书的工作持续了近二十年,绥和二年(前7)刘向病逝,整理工作仍未完成。哀帝又命刘向的儿子刘歆继续父亲的事业。又经过两年,宫廷藏书的整理工作宣告完成。作为图书整理工作完成的汇报,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一部简明的图书目录——《七略》。《七略》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官府书目,被称为我国目录学之肇端,在我国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七略》在唐代也亡佚了,但幸运的是,东汉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时,基本原封不动地把《七略》抄录下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艺文志》来窥探《七略》的内容。

《七略》共分为七卷,一卷即一《略》。“七略”分别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阐述其他“六略”的内容主旨和学术源流,属于全书的概要。其他“六略”就是六类书的目录。班固在编纂《艺文志》时,将《辑略》删去,仅将其中的部分内容附注于各类书目之后。从“六略”可以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知识体系,汉代的学者们把知识划分为六大类。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六艺”的划分,“六艺”是对儒家典籍的分类。儒家本来与道家墨家等学说同属于“诸子”的范畴,而在《七略》中,儒家典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与诸子相对,并且排列在各种图书分类的第一位,这种知识划分体系正是元帝、成帝时期儒学一家独尊地位的体现。(www.xing528.com)

以上介绍的是元帝、成帝时期的图书整理情况。而在儒学内部,其学术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那就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在汉代,儒家最为重要的典籍是《诗经》、《尚书》、《周易》、《仪礼》、《春秋》。汉初只设有儒学博士,文景时期陆续出现专治《诗》、《尚书》、《春秋》的博士。建元五年,刚刚即位的武帝增设《礼》、《易》博士,使五部儒家经典皆有博士传袭。虽然五经各有博士,但是对于每一种经典的解读还存在许多流派。宣帝即位后,给一些影响较大的解经流派也设置了博士。如为《尚书》增设大夏侯、小夏侯二家博士;为《周易》设置了施雠、孟喜、梁丘贺三家博士,元帝时又增设京房一家博士;为《春秋》设置了严彭祖、颜安乐二家博士;为《仪礼》设置了大戴、小戴二家博士。就这样,武帝时期的五经七家博士到了元帝时期激增为十四家博士。这些学派虽然对经典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研读的文本都是一样的,因此各家之间独立发展,相安无事。

武帝时期,全国各地陆续有古本儒家典籍发现,并被进献到宫廷。这些古本儒家典籍是用战国时期六国文字书写的,因而被称作“古文经”。而社会流传的儒家典籍是秦代以来儒生们代代相传的文本,是用秦汉通行的隶书书写的,被称作“今文经”。元帝、成帝时期,跟随父亲在宫廷校订书籍的刘歆看到了深藏在内府的古文经,意识到这些古本具有重要价值。一些学术界争论不休的典籍阐释问题,其实都源于文本错讹,而这些错讹用古本一对照便可解决。哀帝建平年间,刘歆上书称当前儒家各流派使用的文本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代代相传,错误更是不少,反倒是古文经在文本面貌上更接近经典原貌,因而请求为古文经《左氏春秋》、《毛诗》、《周礼》和《古文尚书》设立博士。刘歆上书一经公布,立刻引起朝廷的轩然大波。古文经被立入学官将严重动摇此前十四家经学博士的正统地位,于是招致博士们的强烈反对。这时的朝廷高官大多研习今文经出身,他们也加入反对的队伍。如光禄大夫龚胜以告老还乡为要挟,大司空师丹则直接弹劾刘歆,要求将其罢官。迫于强大的压力,哀帝只好外放刘歆去地方任官,古文经被立入学官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平帝时期,王莽已经基本控制了朝政,王莽与刘歆曾同在太学学习,关系很好,再加上王莽热心制度改革,而刘歆可以在古文经中找到很多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周礼》所记载的官制也为王莽规划新官制提供了现成的蓝图,最终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经被立于官学,设置了古文经博士。今文经师只能迫于形势而忍气吞声,当王莽倒台以后,今文经学立刻全面反扑,东汉初年古文经被全部废除。但是经过王莽的扶持,古文经在学界也具备了一定实力,所以在东汉时期围绕古文经学的存废,学界又经历了几次反复,揭开了持续数百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大幕。

今古文经学之争是围绕儒学典籍文本展开的。而在西汉末年,儒学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即“谶纬说”的兴起。汉代的“谶”是指民间宗教信仰中使用的符命或符图,故又有符谶、图谶之说。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创立天人感应的儒学理论体系,其宗旨是说天道的运行与人世存在对应关系。天道的变化会通过自然现象展现出来,预示人世社会也要发生变化。到了西汉末年,很多儒生指出天道变化有时会以特殊符号和文字的形式展示给人间,世人如果能够正确解读这些图谶,就可以预测未来。据说昭帝元凤三年(前78),上林苑一棵枯死的柳树突然复活,树叶被虫子咬出类似文字的图案,依稀可以辨识为“公孙病已立”。当时没有人知道文字的含义,直到宣帝当上皇帝,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孙病已立”是预示“卫太子的孙子病已将立为皇帝”。据说宣帝听说这件事深感惊奇,相信上天确实会通过图谶预示人间变化,因而对图谶之说非常推崇。许多儒生加入研习图谶的行列,并使用儒家经典阐释图谶的寓意,儒学开始出现阐释图谶的门类。而所谓的“纬”是指纬书,与经书相对。经书是儒家经典,是儒家理念的基本纲要,要想深刻理解儒家理论必须要对经书进行阐释,这些对经学阐释的书籍被称为“纬书”。儒生认为只有经书、纬书相配才能详细解释儒家经典中蕴含的天地和人世的种种规律。图谶和纬书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而阐释的空间又十分巨大,往往成为带有政治野心的政治家寻找理论支持的工具。西汉末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图谶,儒生们热衷于对图谶进行解读。另一些儒生则从儒家典籍中不断解读出各种人世社会的变化规律。痴迷于儒学的成帝、哀帝对儒生们所著纬书和图谶解读深信不疑,反过来又推动了“谶纬说”的流行。不过谶纬说的真正高峰,还是要到王莽执政时期,心怀篡权野心的王莽正需要“谶纬学说”来向天下预示自己取代汉朝的合理性。

“上林”瓦当(西汉,兴平县茂陵附近出土)。汉武帝建上林苑,此类瓦当是当时上林苑建筑所用。

文字瓦当(西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发掘出土)。瓦当有“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字样,反映人们对吉祥平安的渴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