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帝与成帝:儒学推崇的见证

元帝与成帝:儒学推崇的见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帝亲政后选任的丞相基本都是儒生,以儒生为丞相逐渐成为西汉末年的定制。虽然宣帝颇为看重儒学,但对儒学基本持利用的态度。元帝还多次召见贡禹,当面聆听他对国政的意见。贡禹眼见元帝对自己恩宠有加,信心更足,又提出了一系列变更国家体制的提案。对此儒家经典并没有明确阐释,儒家各流派的意见也不统一。最后元帝同意不再恢复郡国庙,但是皇室远亲的陵寝则悉数恢复。这些奏议得到成帝批准,巩固了自贡禹以来的制度改革成果。

元帝与成帝:儒学推崇的见证

宣帝在民间时曾经接受过儒学教育,即位后对儒学也较为重视。宣帝亲政后选任的丞相基本都是儒生,以儒生为丞相逐渐成为西汉末年的定制。甘露三年(前51),宣帝还召集各地儒学大师齐聚石渠阁,对儒家典籍进行校订,凡文本存在重大歧异的,均由宣帝亲自裁断。虽然宣帝颇为看重儒学,但对儒学基本持利用的态度。与宣帝不同,太子刘奭则完全沉迷于儒家学说,几乎不能自拔。一次宣帝要严惩犯罪的大臣,太子认为其做法不合儒家理念,进言劝阻,建议让儒生来处理,气得宣帝大骂:“汉家自有一套治国之术,儒家只知道讲尧舜周公,放空话,不能专信。”宣帝认为太子受儒家学说毒害太深,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甚至萌生废掉太子的念头,但每当想起许皇后,便情不自禁,一直不忍心下手。

黄龙元年(前49),宣帝病重,预感到时日不多。他对太子放心不下,于是效仿武帝,为太子选择了三个顾命大臣。他任命外戚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让他们一同辅佐太子。当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太子即位,是为元帝。

宣帝原本想让史高、萧望之、周堪共同辅佐太子。但是三人很快产生了矛盾。最后史高联合宦官石显迫害萧望之、周堪,迫使二人自杀。不过,史高并没有像霍光一样专断朝政,因为元帝已经成年,虽然元帝时期外戚史氏、许氏和宦官的权势极大,但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依然是皇帝本人。

元帝刚刚即位,就迫不及待地委重任于儒生。元帝早年听说琅邪人(今山东省青岛市、日照市境)王吉和贡禹是关东大儒,所以即位后立刻征召二人。王吉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奔波,死在路上,而贡禹则顺利抵达长安。元帝见到贡禹,拜他为谏大夫,负责献计献策。元帝还多次召见贡禹,当面聆听他对国政的意见。贡禹首先提出,为皇室服务的机构过于庞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实际违背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元帝立刻采纳,下令减少皇室马匹的数量,撤销了上林苑中饲养观赏禽兽的机构,解散了皇家杂技团和设在齐国专为皇室织造服装的作坊,还把宜春苑的土地交给贫民耕种。初元三年(前46),贡禹再度上书,建议减少皇宫宿卫的数量。元帝马上下令解散建章宫和甘泉宫的宿卫部队,让士兵回家务农。

贡禹在任谏大夫的几年里,主要建议是缩减皇家机构,减少皇室开销,减轻百姓负担,大多属于机构改革。而当贡禹被提拔为长信少府后,开始提议修改国家制度。如他建议提高百姓的纳税年龄。汉朝原来的赋税制度规定,百姓三岁至十四岁要缴纳口赋,十五岁至六十岁要缴纳算赋,并服徭役。贡禹建议百姓七岁至十九岁缴纳口赋,算赋和徭役的征发也相应延迟到二十岁以后。另外,贡禹还建议彻底废除盐铁专营制度,还利于民;取消货币,缴纳赋税和商品交易均以实物代替。贡禹主张废除货币的提议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元帝并没有采纳,只是同意修改赋税制度和废除盐铁专营。但是仅仅过了三年,政府就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元帝只好下令恢复盐铁专营。最后只有赋税制度改革得以保留。

初元五年(前44),元帝任命贡禹为御史大夫。贡禹眼见元帝对自己恩宠有加,信心更足,又提出了一系列变更国家体制的提案。包括废除郡国庙、改革宗庙制度等等。但由于这些提案牵涉范围太广,元帝没有采纳。

十二月,贡禹病逝,他遵照儒家学说设计的一系列治国理念并没有就此终止。紧随贡禹之后的,是另一位儒学官员韦玄成。韦玄成是宣帝时期丞相韦贤的儿子,从小专攻《诗经》,也是一位精通儒学的学术型官员。他于永光元年(前43)出任御史大夫,次年升任丞相。他出任丞相不久,便开始继续推进郡国庙制度的改革。

所谓郡国庙,是指郡国为皇帝所立的祭祀机构。西汉初年,刘邦曾下令在各郡国为太上皇立庙。惠帝、景帝时期又分别要求各郡国立高祖庙、文帝庙。宣帝本始二年下令在武帝巡幸过的地方立武帝庙。到了元帝时期,分布在郡国的皇帝庙多达一百六十余所。这些郡国庙的日常开支都要由政府承担,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儒家看来,这些郡国庙的存在是不合乎礼制的。因为根据儒家理念,只有天子才具有祭祀皇帝的权力,让诸侯和地方官祭祀皇帝属于僭越行为,所以儒学出身的官员都希望能够废除郡国庙。永光四年(前40),韦玄成联合在朝的七十一位儒学官员联名上书,要求废除郡国庙。上书最终被采纳,除了郡国的皇帝庙,皇室远亲的陵园也被一并罢废。

除了郡国庙问题,贡禹的另一夙愿是规范宗庙制度,这也是儒学官员的共同愿望。儒家十分看重对祖先的祭祀,而对于天子的祖先祭祀活动,则有一套系统的理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所谓的“七庙”制度,也就是皇帝只能选择供奉七位祖先。而从汉朝建立以来,已经有七位皇帝,如果再加上太上皇、卫太子和史皇孙,一共有十位祖先需要祭祀。那么应该供奉哪些祖先呢?对此儒家经典并没有明确阐释,儒家各流派的意见也不统一。最后经过商议,韦玄成提出太上皇不是开国皇帝,惠帝与元帝没有亲缘关系,他们的庙宇不再保留,而合祭于高帝庙;宣帝即位时已经明确了与昭帝的祖孙关系,所以卫太子庙也不再保留。经过这样的改革,“七庙”的数目最终确定下来,汉朝终于建立了符合儒家理念的宗庙制度。

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山西朔州市出土)。此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可调节,将烟导入灯罩,融入腹中之贮水,可减少灯火烟尘的污染。(www.xing528.com)

建昭三年(前36),韦玄成病逝,继任丞相的是匡衡。匡衡也是儒生出身,以精通《诗经》而富盛名。匡衡上任不久,就遇到一场政务危机。原来元帝的身体一直不好,时常生病,到了建昭年间,病情日益严重。一次元帝梦见祖宗谴责他罢废郡国庙和皇室远亲陵寝,内心非常恐惧,以为祖宗在惩罚他,于是召来匡衡,想恢复郡国庙。恢复郡国庙,就意味着用儒家理念改造国家制度的进程将出现倒退,所以匡衡耐心劝解元帝,让他消除顾虑,还亲自撰写文章供奉于皇帝庙,向汉家祖宗解释罢废郡国庙的合理性。最后元帝同意不再恢复郡国庙,但是皇室远亲的陵寝则悉数恢复。

竟宁元年(前33),元帝病逝,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成帝。成帝也十分喜好儒学,尤为精通《诗经》、《尚书》。成帝即位以后,匡衡立刻上书要求重新罢废皇室远亲陵寝,另外废掉景帝庙,增添元帝庙,以成儒家“七庙”之制。这些奏议得到成帝批准,巩固了自贡禹以来的制度改革成果。

彩绘陶壶(西汉,河南洛阳市烧沟出土)

在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祖先祭祀和天地祭祀,儒家祖先祭祀礼制已经实现,接下来需要改革的无疑是天地祭祀礼制,而这正被匡衡视为施政目标。汉武帝时期,确定了天地祭祀的基本格局,那就是在甘泉宫泰畤祭天,在河东郡汾阴后土祠祭地,而秦代的祭天场所雍县五畤也被保留。武帝建立的天地祭祀格局与儒家理念并不符合,儒家以为天地的祭祀应该在都城郊外进行,即所谓“郊祀”。建始元年(前32),匡衡与御史大夫张谭联合上奏,要求废掉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遵照儒家经典在长安郊外重新建立祭天和祭地的场所。成帝召集大臣商议,虽然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坚决反对,廷议的结果仍然是儒学官员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年十二月,成帝下诏,将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的祭坛分别迁到长安南郊和北郊,并于次年在新祭坛举行祭天、祭地仪式。成帝的这一改革,确立了在都城南郊祭天,在都城北郊祭地的郊祀制度。这项制度一直沿用至清代明清时期北京城南郊的天坛、北郊的地坛也是遵照同样的理念规划修建。

汉代除了天地祭祀,还有大大小小的各色杂祠,祭祀地方各种神灵,祭祀花销也由政府承担。更重要的是,这些神祠与儒家排斥“怪力乱神”的精神相违背。经过调查,截至建始元年(前32)全国共有官府祭祀的神祠六百八十三所。建始二年,匡衡上书要求罢废其中的四百七十五所,奏议同样得到批准。著名的雍县五畤也在这次奏议后被废除。

与宗庙制度一样,郊祀制度的确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建始三年,匡衡因罪被免职,郊祀制度失去了最重要的保护人。而成帝即位后迟迟没有子嗣,帝位继承人问题日益严重。成帝开始对郊祀改革产生怀疑。永始二年(前15),成帝下令恢复雍县五畤,并于次年将祭天、祭地场所迁回甘泉泰畤和汾阴后土祠。但成帝的努力没有任何成效,直到绥和二年(前7)病逝,仍然未能生出孩子。成帝去世后,皇太后下令恢复郊祀制度,此后郊祀制度又几经反复,直到王莽时期才最终确定下来。

元帝、成帝在位时期,汉朝的国家制度发生剧烈变革,变革的基本趋势是尊奉儒家的治国理念。这种变化与元帝、成帝对儒学的痴迷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国家制度的改革其实是皇帝推崇儒学的外在表现。他们不仅按照儒家理念去改造国家,更重用儒生为官员,让他们把儒家的治国规范应用到日常行政管理之中。在元帝、成帝时期,儒学修养成为任用官员的重要标准。一些朝廷重要职务甚至是从儒学博士中直接选任,如薛广德经学博士,后被元帝任命为御史大夫;平当则是从易学博士选任为光禄勋,平帝时位至丞相。儒学成为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这也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政府官员儒学化的基本特征。在当时儒学发达的邹、鲁地区甚至流传着“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的谚语。而元帝为了推动儒学在民间的发展,还于初元五年下令,凡是百姓能够通晓一种儒家经典,就可以免除终身的赋役。在元帝、成帝的倡导下,儒学在民间、在朝野都获得了极大发展,很多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成年后被选拔入官府,成为儒学官员。随着儒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汉帝国的发展方向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提到汉代丞相匡衡,就想到两个故事,一个是“凿壁偷光”,一个是“借书苦读”。此为凿壁偷光雕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