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亚霸主:秦汉帝国的全面崛起

东亚霸主:秦汉帝国的全面崛起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和剿灭南越国,不仅奠定了汉帝国在东亚世界的领导地位,还使得帝国疆域变得空前辽阔。武帝在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典礼,还在泰山接受诸侯和外国使节的朝见。战国以来的纪年制度,是以帝王在位年数进行计算。进入第六纪元的第一年,武帝举行了隆重的泰山封禅典礼,为示纪念,下令将第六纪元定名为元封,从而形成先行改元,再追记年号的制度。武帝订立年号制度的根本用意是凸显皇帝的至尊地位。

东亚霸主:秦汉帝国的全面崛起

元鼎年间,无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领域,武帝树立了绝对权威。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和剿灭南越国,不仅奠定了汉帝国在东亚世界的领导地位,还使得帝国疆域变得空前辽阔。武帝觉得自己功成名就,筹备封禅泰山大典。元封元年,武帝大举出巡,此次出巡明显仿效秦始皇,出巡队伍出函谷关后,直赴东海郡,沿着海岸北行,进入齐地。武帝在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典礼,还在泰山接受诸侯和外国使节的朝见。泰山封禅无疑是出巡活动的高潮。封禅典礼结束后,武帝继续沿海岸北行至碣石,然后由辽西郡西行至五原郡,最后由直道返回长安

不过,武帝的荣耀并未就此结束。元封元年,闽越国被汉朝消灭。元封二年,滇国投降。元封三年,朝鲜国灭亡,西域楼兰、姑师被消灭,西域交通重新畅通。自此,汉朝周边的民族政权几乎都被消灭,武帝认为整个天下都已纳入汉朝版图,特地下令烧造带有“惟汉三年,大并天下”铭文的瓦当,装饰在长安及附近宫殿,以示纪念。元封元年,武帝在泰山封禅典礼完成后,亲临东郡瓠子口,督导军民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从而结束了黄河二十余年的泛滥,关东水患大大减轻。这时的武帝内心极为骄傲,他感到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前代所有帝王,即使是秦始皇也不能匹敌,他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新方式向天下昭示自己的伟大事业。

汉代瓦当(刻有“惟汉三年,大并天下”八字)

群臣们显然领会了武帝的心思,经过商议,共同提出“改正朔”的方案。“正朔”中的“正”指正月,为一年的开始;“朔”指朔日,为一月的开始。所谓“改正朔”是指重定正月和朔日,也就是改定历法。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历法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此改定历法往往有革旧更新之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颁令改定正朔,以示革新。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沿用了秦的历法,并没有改变正朔。但很多人认为,汉朝取代了秦朝,理应变更正朔,所以汉初常有人上书建议皇帝变更正朔。文帝在位时期,贾谊曾建议改正朔,但因丞相张苍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行。直到武帝时期,汉朝仍在使用秦代的正朔,大臣们认为已经到了革除秦代正朔的时候了。

元封七年初,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人联合上书,倡议变更正朔。奏议得到批准,不过武帝并不满足于改定正朔,他在准奏司马迁等人重定历法的同时,还下令群臣重新商讨国家制度,凡不合时宜之处皆作改定。当年五月,武帝正式下令改正朔,废除秦代以十月为岁首的制度,改以正月为岁首,颁行司马迁等人编造的《汉历》(因该历法颁行于太初年间,后世称《太初历》),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同时对国家制度进行全面变更。武帝所进行的政治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项:

确定年号制度。战国以来的纪年制度,是以帝王在位年数进行计算。而每当遇到重要变革,帝王会选择重新纪元。如文帝于在位第十七年时改立新元,景帝也曾两次改元。武帝即位以后,逐渐形成六年一改元的定制,但随着在位年数的增长,一元、二元、三元……的纪年给日常行政带来诸多不便,于是确定给每一个纪元配以特殊称号的制度,即年号制度。关于武帝时期年号制度的形成与执行,存在许多疑问,长期困扰学术界。后来经过辛德勇先生的研究,这一系列问题逐渐得以澄清。根据辛先生的意见,在武帝第五纪元的第三年,有官员建议用天瑞给此前的纪元定名,武帝采纳这一建议,把前四个纪元分别定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在追记年号后的第二年,武帝在汾阴祭祀后土,掘出一尊古代铜鼎,武帝认为这是祥瑞,故下令将正在使用的第五纪元定名为元鼎。进入第六纪元的第一年,武帝举行了隆重的泰山封禅典礼,为示纪念,下令将第六纪元定名为元封,从而形成先行改元,再追记年号的制度。到了第七纪元,武帝在下令改元的同时,定新纪元的年号为“太初”,确定了预先订立年号,在改元的同时,变更年号的新年号制度, [6]这一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直到清朝灭亡。

武帝订立年号制度的根本用意是凸显皇帝的至尊地位。因为在武帝以前,不仅皇帝有纪年,诸侯王和列侯也有独立的纪年。同样的纪年制度无法体现皇帝的尊贵,武帝确定年号纪年,把皇帝纪年与诸侯纪年区别开,更符合抬高天子地位的意愿。可以说,年号制度的创立是与皇帝制度配套实行的,此后年号与皇位紧密相连,每当新皇帝产生时,必须颁布年号作为合法地位的象征。年号制度不仅对中国,对东亚世界的影响也很巨大,东亚地区的政权几乎都实行过年号制度,今天的日本仍然在使用年号纪年。武帝确立的年号制度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www.xing528.com)

确立土德受命。战国时期,五德终始理论十分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确定秦朝为水德,汉朝建立后,仍然沿用水德。但很多人认为,汉朝既然取代秦朝,理应轮转为土德。文帝时期曾短暂定立土德,但在丞相张苍的反对下很快又恢复为水德。到了太初元年,武帝明确定立土德,相应地变更朝色为黄色。

胡人俑(汉,西安市文物库房藏)。此为胡人特征的雕铸,说明当时西域胡人通过丝绸之路到长安。

变更职官名称。汉初的职官名称也继承自秦代,景帝中元六年朝廷虽然大批变更中央官员名称,但所更改的名称仍然带有秦代官称的特点。太初元年,武帝再度更改官员名称,很多官称取自古代经典,寓意古雅,再也看不到秦朝官制的痕迹。如更郎中令为光禄勋,更中尉为执金吾,更典客为大鸿胪,更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为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即“三辅”),等等。更改官印制度。印章是秦汉官员权力的象征,由政府统一制造颁发。汉初的官印仍然继承秦代制度。太初元年,武帝对官印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这次官印改革主要针对二千石以上官员,改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印章称呼。秦代的官印一律称为“印”,太初新官印制度更二千石官员印章名称为“章”或“印章”。二是印章字数。秦代官印皆为四字,而太初新官印制度规定二千石官员印章字数为五字。例如原来丞相和御史大夫所佩官印印文为“丞相之印”、“御史大夫”,改革后变更为“丞相之印章”、“御史大夫章”。千石以下官员的官印不改,仍然沿用原来的制度。这样做可以强化官员的等级差别。

“加气始降”瓦当(西汉,陕西兴平茂陵博物馆藏)。西汉流行阴阳五行学说,瓦当有交好运的寓意。

太初改制的内容还有许多,例如秦代崇尚数字“六”,实行制度多用“六”,太初元年以后改用“五”。又如太初元年以前汉朝六年一改元,之后固定为四年一改元。此外在服饰、音律、礼仪方面还有很多改革,但因为记载缺乏,很难确切了解详情。正如《汉书·武帝纪》所载,太初改制是“定官名,协音律,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后世云。”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国家制度,使之长久流传。

武帝于太初元年推行全面的制度改革,意在展示新汉帝国的诞生,与旧的汉帝国划清界限。其实,武帝所采用的新年号“太初”,就是万象更新、重新开始的意思。在武帝看来,太初改制后的汉帝国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这个国家由自己一手缔造。一个全新的帝国屹立在华夏大地,这不正是武帝丰功伟绩的最佳体现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