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汉荣耀:燕王刘旦的崛起与霍光的威胁

大汉荣耀:燕王刘旦的崛起与霍光的威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尽管人多势众,他们三个人还是担心斗不过霍光,想来想去,便又拉上了燕王刘旦,想要壮大声势。这看起来是一句典型的废话,其实不然,正因为刘旦是燕王,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儿子,这个人是有资格且想当皇帝的。昭帝刘弗陵继位后,霍光让人送书至燕国,加封刘旦一万三千户,赏赐三千万钱。

大汉荣耀:燕王刘旦的崛起与霍光的威胁

二十世纪,在远方的不列颠群岛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后来被引为至理名言,其实两千多年前,霍光就深谙这个道理。

按理说,霍光和上官桀本没有太大的矛盾。于公,两人同为辅政大臣,位高权重,霍光为主,上官桀为副,在霍光不在皇宫的时候,朝政就由上官桀代为决断处理;于私,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为妻,两人是儿女亲家。但就是这样,两个人最后也走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当然,主动挑事的是上官桀。

上官桀这个人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本事是有的,但不大;德行也是有的,但不多。上官桀老早就坐上了九卿的位置,他本来是在霍光之上的,后来反而被霍光压了一头,心里本就不服气,因此,自从做了辅政大臣,他就时刻琢磨着怎么能再进一步。可这时候的上官桀已经是朝廷的第二重臣了,还能怎么再进一步呢?他就想,光和霍光攀上亲戚不行,要跨过霍光,就要寻求更大的靠山,而天底下比霍光还大的靠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上官桀于是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既和皇帝攀上关系,又不至触怒霍光。思来想去,他想到了这样一个法子:皇帝不是年纪还不大吗?正好自己有个孙女(也就是上官安的女儿),年纪也就五六岁,和皇帝相差不是很多,何不把她送到宫里?

上官桀把这个想法和霍光说了,本以为霍光不会反对,毕竟那也是他的外孙女,没想到霍光以“孩子年纪太小”为由,一口回绝了他的提议。这下上官桀脸上挂不住了,心想自己好歹也是辅政大臣之一,这种事情都做不得主,还得听他霍光的,难道天下事都是他霍光说了算吗?他不同意自己就偏要送,而且不仅要进宫,还要做皇后,看他以后怎么在自己面前嘚瑟。正是从这件事开始,上官家与霍家开始交恶。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其实也简单:朝廷里的大臣向来都闲不住,既然现在皇帝的位置也稳了,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匈奴人也不闹腾了,这么闲着总觉得哪里不对,怪怪的,那就斗一斗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霍光的路子走不通,上官桀就转而向皇帝的姐姐盖长公主求助。这个盖长公主继承了汉室公主的精髓,先是嫁了盖侯为妻,结果这个盖侯没蹦跶几年就挂了,剩下长公主一人孤枕难眠,她就和原来自己丈夫手下一个姓丁名外人的门客勾搭在了一起。反正以前的公主们不少也经历过这种事,盖长公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当时,这在满朝文武甚至皇帝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武帝死后,霍光为了让长公主到宫里照顾年幼的昭帝刘弗陵,干脆就让丁外人和盖长公主一起住到了宫里。

要知道,在外面偷偷摸摸和公开住到宫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这要换一个耿直讲原则的大臣,是根本不可能同意的。当年刘彻带着长公主刘嫖的面首董偃想从正门进宫里玩耍,当时看门的东方朔是什么态度?一把长矛横在门口,坚决不让董偃从正门进去,硬是逼刘彻带着董偃走了偏门。由此可见,霍光这个人的谨慎守规矩也是分情况的。

上官桀想走长公主的路子也是因为他有便利。这个丁外人在朝中有两三个好友,正巧上官安就是其中之一。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的某一天,上官安找到丁外人跟他说:“你看我上官安也算是一表人才,老子长成这样,闺女能不好看吗?我想让长公主帮忙走动一下,让我女儿能进宫当皇后。如果这事办成了,我们上官家就能真正飞黄腾达了,到时候还能忘了你的好处吗?想汉代历朝以来都是以侯爷配公主的,现在你丁外人得了公主的青睐,封侯一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丁外人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说白了,就是长公主的一个小白脸,这身份好说不好听,也正寻思着怎么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眼下上官大人说得这么明白,他岂能不动心?于是,丁外人就跟盖长公主提了上官桀想要将自己的孙女送入宫的事情。

长公主也清楚,她和丁外人这事老是这样也并非长远之计,别人明面上不说,可背地里指不定会怎么编排自己,眼下也正寻思着要找个办法给丁外人转正。既然上官安提出了这么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建议,双方马上一拍即合。昭帝刘弗陵这时候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这种事情哪能做得了主?自然是姐姐长公主怎么说怎么是,结果,上官安的女儿很快就进宫做了婕妤。没过多久,到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三月,又由婕妤升为皇后。

丁外人帮着上官家得了好处,上官桀也准备投桃报李,就来到霍光家为丁外人求官,还想给丁外人求个侯,而这事不得不和霍光商量。

“上官大人,难道你忘了高祖的遗训‘非功不侯’了吗?”在上官桀表明来意之后,霍光不咸不淡地回答道。其实,上官家居然联合盖长公主,跳过他霍光把上官安的女儿立为了皇后,霍光已经很气愤了,无奈那女孩好歹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他才没发作。这次上官桀居然又来给丁外人要官要爵,霍光怎么会答应他?

上官桀也料到霍光不会同意,马上退而求其次:“要不,做个光禄大夫也行。”

光禄大夫没有实权,可是能自由进出皇宫,丁外人要是做了光禄大夫,那跟盖长公主也算是光明正大了,但霍光还是不同意:“敢问上官大人,丁外人何德何能居此显职?还请大人不要再提这事了。”说罢便挥手送客。

霍光让上官桀碰了一鼻子灰,顺便也就把丁外人的后台盖长公主得罪了。正巧,就在这档口,霍光接受了杜延年的建议,准备放弃武帝时期的政策,重新把文帝休养生息那一套搬出来,并且要将实行了多年且行之有效的均输、酒酤和盐铁官营等财政政策一并废除,还要恢复文帝时期准许私人铸钱的法令。这些举动刺激了主持财政事务桑弘羊,桑弘羊马上跳出来跟霍光唱反调。

这下好了,上官桀、桑弘羊和盖长公主,三个辅政大臣中的两个,加上皇帝最亲的姐姐,联合起来准备要把霍光扳倒。但尽管人多势众,他们三个人还是担心斗不过霍光,想来想去,便又拉上了燕王刘旦,想要壮大声势。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是在把自己推向死路。

因为燕王刘旦不是一般人,他是燕王。

这看起来是一句典型的废话,其实不然,正因为刘旦是燕王,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儿子,这个人是有资格且想当皇帝的。在刘彻没死的时候,刘旦就曾上书,要求到宫里宿卫,时刻准备着接班,结果被刘彻一顿臭骂,不但把他的使者砍了,还削了燕国三个县,也绝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昭帝刘弗陵继位后,霍光让人送书至燕国,加封刘旦一万三千户,赏赐三千万钱。刘旦当场就把诏书摔在地上,大骂:“皇帝的位子本来就是我的,用得着你个小孩子给我什么赏赐?!”后来,刘旦还和刘泽密谋过造反,事情败露后,霍光为了稳定政局没有追究他的罪责。上官桀也是智商有限,和刘旦这样的人绑在一条船上,到头来不淹死才怪。

不管怎么样,上官桀和刘旦,一个想扳倒霍光,一个想做皇帝,大家各有所需,就开始密谋起来。要扳倒霍光,首先要破坏他在皇帝面前高大全的形象,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通过盖长公主之口向皇帝说霍光的坏话,可这日积月累的需要时间,上官桀等人却等不了这么久,他们开始不断寻找别的机会。终于,有一天霍光去巡视羽林军,回来的时候便把羽林军的一个校尉调到了自己手下。上官桀自认为抓住了机会,等霍光沐出的时候,马上找了个人向皇帝上书参了霍光一本。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上官桀的上书没敢用自己的名义写,而是以燕王刘旦的名义写的,但口气倒是蛮像刘旦的:“陛下,听说大将军霍光这个人不得了,苏武在匈奴二十年坚贞不屈,回来也不过做个典属国,而大将军的长史也没听说有什么功劳,就升迁做了搜粟都尉。臣还听说最近大将军去巡视羽林军,居然用的是皇帝的车马仪仗,还私自调动了羽林的校尉,臣担心他背地里有什么阴谋。正因为这样,臣斗胆提出,这个燕王臣不做了,愿意回到宫里给陛下做一名侍卫,以免陛下一不留神被乱臣钻了空子。”

看完上官桀递上来的“燕王”上书后,刘弗陵问上官桀怎么看这事。

上官桀自认为说得很圆滑:“燕王所说的事情可能也是捕风捉影,不一定是真的,陛下可以让大司马到有司那里辨明清白,到时候清者自清。”(www.xing528.com)

其实,这种事情的道理谁都明白,只要皇帝下令缉拿霍光,再送到有关部门审问,然后上官桀等在外操作,管你霍光是大司马还是小司马,总能让你变成死马。

刘弗陵又问其他大臣的意见,这时候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早就撺掇好了一批人,他们齐声要求皇帝下令先把霍光控制起来查明事情真伪,以防有不测的事情发生。

刘弗陵看着满朝的大臣,也不言语,也不表态,也没有让人去缉拿霍光,他只是微微一笑,将事情搁置了起来。

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上官桀和桑弘羊等人心里不甘,第二天上朝便准备继续昨天的话题。但今天不同于昨日,今天霍光可是正常来上朝办公了,而且在上朝之前,他已经知道了昨天的事情。这时候霍光的反应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听到昨天燕王上书告他的事情后,霍光便吓得躲到了偏殿的画室里,不敢出来见皇帝。

刘弗陵上朝后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点了点前排的人数,很奇怪地问:“大司马大将军呢?”

上官桀马上站出来回答:“大将军听说燕王告发他,现在正躲在偏殿里不敢进来。”

刘弗陵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光看了看上官桀,然后让人把霍光从画室里召来。霍光很不情愿地进了大殿,见到皇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脱了帽子,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心里还在使劲地盘算该怎么办。这时候,上官桀又把所谓的燕王上书一事说了一遍,恳请刘弗陵定夺。

一直没表态的刘弗陵说话了:“大将军请起,把帽子也戴好了,朕知道燕王的上书是假的,这是有人想要害大将军。”

听到皇帝这么说,霍光看着他简直比看着自己亲爹还亲,又是一通磕头谢罪。刘弗陵再一次让霍光站起来说话。霍光站起来后顿觉一身轻松,但他还是很奇怪地问皇帝:“陛下怎么知道此书是假的?”

刘弗陵说:“大将军巡视羽林军,那是职责内的事情,而且这事过去还不到十天,远在北边的燕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况且,即便大将军要作乱,那也要联合其他的将军,靠个校尉能有什么用?”

刘弗陵的话震慑了满朝的大臣,以往觉得皇帝是个小孩子的人也收起了轻视之心。霍光不在时,他隐忍不言,霍光在场时,他一语戳破对方的阴谋,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有这样清醒的头脑实在是十分难得,不得不说是大汉的幸事。接着,刘弗陵叫上官桀把上书的人叫来对质,果然,之前上书的人早已逃得不知去向。

刘弗陵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下诏全国缉捕上书之人。这下,上官桀坐不住了,他对皇帝说:“陛下,这只是一件小事,犯不着这么兴师动众,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算了?”刘弗陵斜眼看着上官桀,“何人如此大胆,竟然诽谤当朝大司马大将军?!如果这一本告的是你上官大人,你能就这样算了吗?”

这一句问得上官桀语塞,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情到了这份儿上,真相是什么其实不用查在场的人心里大概也已有数了。

这次,上官桀自以为很好的计策却弄巧成拙,不仅使自己和霍光彻底决裂,还把皇帝推到了霍光一边。接下来,上官桀不管是找谁说霍光的坏话,皇帝都不再同以往一样沉默,而是直截了当地驳斥:“大将军是忠臣,是先帝让他来辅佐朕的,以后谁敢再说他的坏话,那不仅是对朕的不敬,更是对先帝的不敬。有再说大将军坏话的,一律砍头!”

皇帝的态度让上官桀彻底蒙了,而且霍光也不是好惹的,他表面上虽然很平静,没有继续追究上书诬告他的事情,可他表面越是平静,上官桀心里越是不安,谁知道霍光私底下正在谋算着什么?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让上官桀整日坐立不安,大概一个月后,即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八月,狗急跳墙的他决定使出最后一招:谋反。

上官桀的谋反计划是这样的:由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在酒席间伏兵格杀霍光,然后废掉刘弗陵,改立燕王刘旦为皇帝,刘旦则答应事成之后封上官桀为诸侯王。

上官桀认为杀一两个人就能得天下,这看起来当然是一个傻瓜般的计划。然而,更异想天开的人是他的儿子上官安,上官安的计划更进一步:等刘旦来了就再把他杀掉,然后由上官桀做皇帝,他上官安就是当朝太子。

上官安想到如此一来自己就是这个天下未来的主人了,顿时觉得飘飘然起来,恨不得马上就以“朕”自居。这时,身边的人提醒他:“那现在的皇后,你的女儿怎么办?”

上官安不以为然:“现在是狗抓麋鹿的时候,管它兔子干吗?再说了,皇后再风光也只是一时的事情,她现在是皇后,地位尊贵,可等哪天皇帝宠幸了其他的妃子,她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了,这个皇后对我来说有什么用?”说完还哈哈一阵大笑。

由此看来,上官一家不仅愚蠢,而且无情,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果然,谋反还没开始,消息就随着上官安爽朗的笑声传了出去。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是盖长公主的一个舍人,然后消息又七转八转地传到了谏大夫杜延年的耳朵里,杜延年马上把上官桀联合燕王准备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霍光。霍光哪里会犹豫,他一面禀报皇帝,一面派人把上官桀、桑弘羊和丁外人的三族都抓了起来一并杀掉。盖长公主一看情况不对,也赶紧上吊自杀了。

接着,霍光又把平时和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关系好的那些大臣,包括苏武在内,也一并该罢免的罢免,该降职的降职。处理完朝廷里的这些人,霍光以皇帝的名义下诏燕王,让他放老实点。刘旦这个人也就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虽然叫嚣着要起兵要做皇帝,可上官桀等人一死,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等皇帝的诏书一到,刘旦知道事已不可为,干脆就上吊了。

刘旦上了吊,他的王后和夫人等二十多人也给他陪葬了,他延续了汉朝开国以来刘姓诸侯王“想谋反却流产”的习俗(唯一例外的就是七国之乱),到头来只成为皇帝巩固中央集权的垫脚石。霍光也因此顺利地铲除了上官桀和桑弘羊两个辅政大臣,又提拔了自己的亲信张安世做车骑将军、光禄勋,充当自己的副手,把国家的权柄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唯一躲过一劫的是上官皇后,因为她年纪小没参与谋反,而且是霍光的外孙女,也没人进一步追究她,继续让她做着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