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炎帝与炎帝氏族的传承

炎帝与炎帝氏族的传承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帝以姜水成”是《国语·晋语》作者建立的一道话语帷幕,它遮盖了历史的真相,而以假的一面示人。细推《晋语》之文,“炎帝以姜水成”出自一个“重耳逆[7]怀嬴”的故事。[7]197可见左丘明编纂《左传》的态度是严肃的,“炎帝以姜水成”之类的话只是胥臣的附会。[36]事实证明,《国语》说“炎帝以姜水成”也是“以后例前”——将姜人崛起的地方当成姜人祖先炎帝的发祥地。

炎帝与炎帝氏族的传承

炎帝以姜水成”是《国语·晋语》作者建立的一道话语帷幕,它遮盖了历史的真相,而以假的一面示人。受它影响,自晋代以来,皇甫谧、司马贞等均以炎帝“长于姜水”。现代史学家如郭沫若(《中国史稿》)、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也认为炎帝部落发源于黄河流域

细推《晋语》之文,“炎帝以姜水成”出自一个“重耳逆[7]怀嬴”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在经历十九年的逃亡后被秦穆公接到秦国。秦穆公出于政治目的,欲结好重耳,遂将五个秦女许给他。其中有个叫怀嬴的曾是晋怀公姬圉的妻子。由于姬圉是重耳的亲侄,加上姬圉的父亲晋惠公曾派人追杀过重耳,重耳出于顾忌,独对怀嬴冷漠。

据《晋语》记载,重耳的老师胥臣(司空季子)出于同样的政治需要,力劝重耳接纳怀嬴,对重耳说了以下的话(有删节):“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8]也,异德之故也。……今子于子圉,道路之人也,取其所弃,以济大事,不亦可乎?”[27]333—338这段话的意思是以前少典氏娶了有蟜氏,生下黄帝、炎帝二人。黄帝在姬水边长大,炎帝在姜水边长大。长大后不同德,黄帝、炎帝即使是亲兄弟,因为德不相同也兵戎相见,现在你和子圉形同路人,娶他遗弃的女人来成就大事有什么不好呢?

重耳听信了胥臣的话,迎娶了怀嬴,并在秦国的帮助下于次年二月登上了晋国国君之位,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

清代辨伪学家崔述评论这个故事说:“盖《晋语》此文,特欲掩文公纳怀嬴之失,而假托于古之圣人。”[28]

细推《国语》此文,确属乌有之事。

第一,《左传》在记述这一事件中没有胥臣劝重耳的情节。

《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有一次,怀嬴捧着专门招待客人洗手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手将水珠挥到了怀嬴身上。怀赢怒道:“秦国和晋国是平等的,你为什么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18]473—474

《国语》说“炎帝以姜水成”,《左传》对此却是不置一词,到底哪个是真实的?这要看后人对两本书的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评价《左传》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7]197可见左丘明编纂《左传》的态度是严肃的,“炎帝以姜水成”之类的话只是胥臣的附会。

因了司马迁那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世人多以《国语》出自左丘明之手,其实并非如此。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左传·哀公十三年》正义中说:“《国语》之书,当国所记,或可曲笔直已,辞有抑扬,故与《左传》异者多矣。”孔氏还引述西晋思想家傅玄的观点说:“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不可强合也。”[18]1924

南宋大儒朱熹云:“《国语》与《左传》似出一手,然《国语》使人厌看。”[29]

徐旭生在谈到传说时代的材料时指出:“权威最高的是经,其次是正史。……合于它们的为真,不合的为伪。”[30]《左传》是儒家经典,《国语》说“炎帝为姜”明显与《左传》抵牾,是不足信也。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作《史记·晋世家》时,虽然也有胥臣劝重耳的话,但没有采用这一段托古之词[7]614,可见太史公对“炎帝以姜水成”也持否定态度。(www.xing528.com)

第二,《国语》本身关于炎帝姓姜的说法自相矛盾。《晋语》说“炎帝为姜”,但《郑语》却说“姜,伯夷之后也”。[27]469伯夷即伯夷父,相传是尧时的祭司。两种说法联系起来,难道炎帝成了伯夷父的子孙?同一本书,在说法不一致的情况下必有一假。以《山海经·海内经》验之:“伯夷父生西岳(即四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13]462可见《郑语》言之有据,而《晋语》空口无凭。

第三,黄帝、炎帝本是各自为国、各自为代的部落宗神,胥臣却强拉二者为兄弟。对此,历史学家田昌五指出:“这种传说出自周人,其所以把黄炎编为兄弟,实由于周人和羌人的同盟关系,并非真有其事。”[31]

第四,人因水名的观点经不起推敲。《晋语》说:炎帝在姜水边长大,所以才姓姜,这是人因水名。考之姜水,有岐山姜水和宝鸡姜水两条。《水经注·卷十八·渭水》记载了岐山姜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32]岐水是经过姜氏城之后才叫姜水。与之相合的是,《宝鸡县志》记载的宝鸡姜水,其上游支流有下神岔河、上神岔河、蒙峪河,诸流汇合又五里,经过姜氏城才叫姜水。[33]两条姜水都是水因城名。而姜氏城当然是因为姜人所筑、所住才得名,所以人因水名的观点不能成立。

第五,最重要的是,秦岭之姜是炎帝的后代。前文说得明白,秦岭之姜出于西羌,西羌出于三苗,而三苗是炎帝后裔。后人崛起的地方不等于祖先的发祥地。

秦岭姜姓为炎帝后裔,这也是严肃史学家的共识。

《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18]1901

史学大师吕思勉:“三苗姜姓,姜为炎帝之族,其初固当在东南。”[34]

一般人认为羌戎是牧羊氏族,难以和从事农耕的炎帝氏族联系起来。但蒙文通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范宣子与姜戎驹支的对话指出:“‘我先君惠公有不腆(tiǎn)之田,与汝剖而分食之。’则西羌固是耕稼之族。”又据《后汉书》“羌无弋爰剑[9]亡入三河间,……爰剑教之田畜”,再次指出“羌亦耕稼之族 ”[35]78

著名先秦史专家沈长云谈到黄帝地望时指出,《国语》称“黄帝以姬水成”“乃是以后例前,说周人祖先黄帝也生活在以后周人崛起的地方。”[36]事实证明,《国语》说“炎帝以姜水成”也是“以后例前”——将姜人崛起的地方当成姜人祖先炎帝的发祥地。

姬姜二族为什么会在炎帝地望的问题上“以后例前”?顾颉刚提到的两个因素都应考虑进去。

一是当时人缺乏历史观。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谈到:“自西周至春秋初年,那时人对于古代原没有悠久的推测。……他们只是把本民族形成时的人作为始祖,并没有很远的始祖存在他们的意想之中。”[20]5由于当时人对历史没有“悠久的推测”,所以只将秦岭一带作为本氏族的发祥地。

二是贵而忘贱。顾颉刚在《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一文中说道:作为姜族的申、吕、齐、许诸国“是羌族里最先进中原的,他们做了诸侯,做了贵族,就把自己的出身忘了,也许故意忌讳了,不再说出自己是羌人而说是华夏;至于留在原地方的呢,当然还是羌,还是戎”[20]664

以上分析证明“炎帝以姜水成”是个流传了两千余年的伪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