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石方施工技巧-建筑施工技术(第3版)

土石方施工技巧-建筑施工技术(第3版)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应解决土壁稳定、施工排水、流砂现象及其防治和填土压实四个问题。1)土壁稳定土壁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黏结力来保持平衡的。土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塌方,这不仅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同时也会影响工期,有时还会危及附近的建筑物。②雨水、地下水渗入地基,土体被泡软,重力增大,抗剪能力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

土石方施工技巧-建筑施工技术(第3版)

土石方工程施工,主要应解决土壁稳定、施工排水、流砂现象及其防治和填土压实四个问题。 下面重点介绍前面三个问题(填土压实内容见1.5)。

1)土壁稳定

土壁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黏结力来保持平衡的。 土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塌方,这不仅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同时也会影响工期,有时还会危及附近的建筑物。

(1)土壁塌方的原因

土壁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边坡过陡,使得土体的稳定性不够,从而引起塌方现象。 尤其是在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坑槽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②雨水、地下水渗入地基,土体被泡软,重力增大,抗剪能力降低,这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

③基坑上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因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中的剪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2)防止塌方的措施

为了保证土体稳定、施工安全,针对上述塌方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放足边坡。 边坡的留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其坡率的大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挖深度、工期的长短等因素确定。 例如:黏性土的边坡可陡些,砂性土的边坡则应平缓些;井点降水或机械在坑底挖土时边坡可陡些,明沟排水、人工挖土或机械在坑上边挖土时则应平缓些;当基坑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时,边坡应取1 ∶1.1 ~1 ∶1.5。 在工期短且无地下水的情况下,留设直槽而不放坡时,其开挖深度不得超过下列数值:密实、中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为1 m;硬塑、可塑的轻亚黏土及亚黏土为1.25 m;硬黏、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黏性土)为1. 5 m;坚硬的黏土为2 m。

②设置支撑。 为了缩小施工面,减少土方,或受场地的限制不能放坡时,则可设置土壁支撑,如图1.18 所示。

图1.18 横撑式支撑

1—水平挡土板;2—立柱;3—工具式横撑;4—垂直挡土板;5—横楞木;6—调节螺丝

此外,防止塌方还应做好施工排水和防止产生流砂现象;应尽量避免在坑槽边缘堆置大量土石方、材料和机械设备;坑槽开挖后不宜久露,应立即进行基础或地下结构的施工;对滑坡地段的挖方,不宜在雨期施工,并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原则和“由上至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清除坡脚或在滑坡体上弃土;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等不稳定的迹象时,应进行妥善处理后再开展挖方作业。

观看录像

基坑开挖。

活动建议

在教师带领下,参观土壁支撑并观察支撑的受力情况,请工人师傅讲解土壁支撑的注意事项。

2)施工排水

开挖基坑时,流入坑内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如不及时排除,不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造成土壁塌方,也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因此,保持土体干燥是十分必要的。

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

(1)明排水法

明排水法采用的是截、疏、抽的方法。 截,是截住水流;疏,是疏干积水;抽,是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集水井降水

基坑或沟槽开挖时,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如图1.19所示。

图1.19 集水井降水

1—排水沟;2—基坑排水沟(集水井);3—水泵

四周的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坑范围内设置盲沟排水。 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 ~40 m设置一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 ~0.8 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并保持低于挖土面0.7 ~1.0 m。 坑壁可用竹、木材料等进行简易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坑底面应低于基坑底面1.0 ~2.0 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0.3 m 厚)或下部砾石(0.1 m厚)上部粗砂(0.1 m 厚)的双层滤水层,以免抽水时间过长将泥沙抽出,并防止坑底土被扰动。

•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图1.20)就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小的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此种方法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K =0.1 ~50 m/d 的土层中。 降水深度为:单级轻型井点3 ~6 m,多级轻型井点6 ~12 m。

图1.20 轻型井点降水法全貌图

1—井点管;2—滤管;3—集水总管;4—弯联管;5—水泵房

①轻型井点设备。 轻型井点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下端为滤管)、集水总管、弯联管及抽水设备。 井点管用直径38 ~55 mm 的钢管,长6 ~9 m,下端配有滤管和一个锥形的铸铁塞头,其构造如图1.21 所示。 滤管长1.0 ~1.5 m,管壁上钻有ϕ12 ~18 mm 成梅花形排列的滤孔;管壁外包两层滤网,内层为30 ~50 孔/cm2 的黄铜丝或尼龙丝布的细滤网,外层为3 ~10 孔/cm2的粗滤网或棕皮。 为避免滤孔淤塞,在管壁与滤网间用塑料管或梯形铅丝绕成螺旋状隔开,滤网外面再绕一层粗铁丝保护网。

图1.21 滤管构造网

1—铸铁头;2—钢管;3—滤孔;4—缠绕的塑料管;5—细滤网;6—粗滤网;7—粗铁丝保护网;8—井点管

集水总管一般用ϕ75 ~100 mm 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 m,其上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间距为0.8 ~1.6 m。 总管应有0.25% ~0.5%坡向泵房的坡度。 总管与井管用90°弯头或塑料管连接。

常用抽水设备有真空泵、射流泵和隔膜泵

②轻型井点施工。(www.xing528.com)

a.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材料的准备,开挖排水沟,观测附近建筑物标高以及实施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等。

b.埋设井点管的程序。 埋设程序为: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c.连接与试抽。 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开始抽水后尽量不要停抽,时抽时停容易导致滤网堵塞,也容易抽出土粒,使水混浊,并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开裂。 正常的排水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抽水时需要经常检查井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并观测井中水位下降情况,如果有较多井点管发生堵塞,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根用高压水反向冲洗或拔出重埋。

d.井点运转管理与监测。

e.井点拆除。 地下室或地下结构物竣工并将基坑进行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 拔出井点管多借助于倒链、起重机等。 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填塞,当地基有防渗要求时,地面下2 m 可用黏土填塞密实。 另外,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底板破坏。

观看录像

轻型井点。

③井点降水的不利影响。 井点管埋设完毕开始抽水时,井内水位开始下降,周围含水层的水不断流向滤管,在无承压水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井点周围形成漏斗状的弯曲水面,即所谓“降水漏斗”。 这个漏斗状水面逐渐趋于平静,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降水漏斗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下降以后,就必然造成地面固结沉降。 由于漏斗形的降水面不是平面,因而所产生的沉降也是不均匀的。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井点管滤管、滤网和砂滤层结构不良,把土层中的黏土颗粒、粉土颗粒甚至细砂同地下水一同抽出地面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种现象会使地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剧,造成附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不同程度的损坏。

④防范井点降水不利影响的措施。 井点降水会引起周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但在高水位地区开挖深基坑又离不开降水措施。 因此一方面要保证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影响。

a.在降水前认真做好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研工作。

b.合理使用井点降水,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降水必然会形成降水漏斗,从而造成对周围地面的沉降,但只要合理使用井点,就可以把这类影响控制在周围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c.降水场地外侧设置挡水帷幕,减少降水影响范围。 即在降水场地外侧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置一圈挡水帷幕,切断降水漏斗曲线的外侧延伸部分,减小降水影响范围,从而把降水对周围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一般挡水帷幕底标高应低于降落后的水位2 m 以上,如图1.22 所示。

图1.22 设置挡水帷幕

1—井点管;2—挡水帷幕;3—坑外建筑物浅基础;4—坑外地下管线

常用的挡水帷幕有深层水泥搅拌桩、砂浆防渗板桩、树根桩隔水帷幕,或直接利用可以挡水的挡土结构作为挡水帷幕,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

d.降水场地外缘设置回灌水系统。 在降水场地外缘设置回灌水系统以保持需保护部位的地下水位,可消除所产生的危害。 回灌水系统包括回灌井点和砂沟、砂井回灌两种形式。

活动建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井点降水的施工现场。

3)流砂现象及其防治

(1)流砂现象及危害

在基坑挖到地下水位0.5 m 以下时,如果采用坑内抽水,有时坑底的土会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进坑内,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发生流砂现象时,土壤完全失去承载能力,工人难以立足,施工条件恶化,边挖土边冒水,很难达到设计深度;流砂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如果附近有建筑物,还会因地基被掏空而导致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

(2)流砂现象的防治

①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土石方工程应在全年最低水位季节施工。

②水中挖土。 即采用不排水施工,使基坑内水压与坑外水压相平衡,阻止流砂现象产生。

③打板桩法。 将板桩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路径,从而减少动水压力,防止流砂发生。

④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即采用井点降水等方法,使动水压力的方向朝下,从而有效预防流砂发生。

小组讨论

1.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常用的防治流砂的方法有哪些?

练习作业

施工排水分为哪两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