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调度控制发生的位置可将运行控制策略分为三类:站点处控制策略、站点间控制策略和其他控制策略[216]。
1.站点间控制策略
站点间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规范驾驶员行为和实施公交信号优先。
鼓励驾驶员按照计划时刻表行驶,提供实时诱导信息,当公交车辆实际运行落后/超前于计划时刻表时,提醒驾驶员根据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速/减速。适用于采用中途站时刻表或时间控制点时刻表的线路。
实施公交信号优先是以公交车流为控制目标,通过选择适宜的交通控制策略、合理设置控制参数,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优先级,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排队延误,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公交信号优先按照控制策略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优先控制策略、主动优先控制策略、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和实时优先控制策略[217]。
2.站点处控制策略
站点处控制策略是日常调度中最普遍、最频繁使用的运行控制策略,包括准点发车、驻站控制、越站控制和区间车调度。
公交运行的不可靠性具有向下游站点传播的特点,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首要应保证车辆在首站处准时发车。调度控制中心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首站处实际发车时刻与计划时刻表的偏差在可接受阈值范围内,保障运行计划协调方案有效落实。(www.xing528.com)
基于时刻表的驻站控制是指当公交车辆超前计划时刻表时延缓其离站时刻的调度方法,通常适用于采用中间站时刻表或控制点时刻表的线路。通过在换乘站点实施驻站控制使到站车辆等待与其存在换乘关系的晚点车辆,提高乘客能够换乘到当班地面公交车辆的概率,减少乘客由于等待下一班次造成的出行延误。但驻站控制会增加非换乘乘客的等待时间,因此需要准确预测晚点车辆的到站时刻,确定驻站控制带来的系统成本变化,从而进行驻站控制的决策。
越站控制也称为“快车调度”,即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越过一些站点(不停靠),以节省一定的站点停靠时间,使得公交车辆从运行不可靠状态中恢复过来,但其缺点是,被越过的乘客必须至少等待一个班次才能乘坐上目标线路的公交车辆。后文将重点探讨越站控制方案生成方法。
3.其他控制策略
其他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空驶补点和首站放车。
空驶补点是指公交车辆空载行驶到目标站点,从目标站点开始允许乘客上车,可避免车辆间的大服务间隔或末站处过度偏离计划时刻表无法正常开始下一个班次的问题。该策略类似于完全越站,区别是空驶补点的车辆在到达目标站点前是空载状态。
首站放车是指公交车辆空车从首站出发,经过数个公交站点后,开始按序依次停靠的调度形式。首站放车策略可用以解决车辆载客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换乘需求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