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乘便捷性分析是对线路运行可靠性和网络换乘便捷性现状做出判断,为参与决策过程的各方(政府、企业、乘客)提供评判标准与决策依据。换乘便捷性分析与评价更是贯穿于整个多模式公共交通协调优化过程的核心内容。具体的协调优化方法与技术从换乘便捷性分析出发,并为最终实现改善换乘便捷性目标而服务。
网络规划时把网络换乘便捷性考虑在内,作为约束条件之一,依托网络设计模型与算法,得到线路布局与发车频率。其中,线路布局用以指导现状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与优化以完成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两网融合;而发车频率则用于后续的计划时刻表协调设计和车辆运行控制过程。
时刻表协调设计时尽可能选用与实际运行一致的参数,并采用基于协同调度或基于协同调度与时间控制点的线路计划时刻表设计鲁棒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将网络规划时确定的发车频率拓展为详细的计划时刻表。
运行控制时识别出实际运行状态与给定运行计划的偏差后,制定偏差纠正的运行控制策略,构建运行控制方案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获取最佳的线路运行控制方案,缓解线路运行不可靠引起的换乘不便问题。(www.xing528.com)
网络规划层与运行协调层之间的关系如图3-2所示。
图3-2 网络规划层与运行协调层的关联性
网络规划时聚焦以月或年为单位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设计优化问题;时刻表协调设计时关注以时段(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天或周为单位的信息及其处理;控制策略实施时则涉及以分或时为单位的实时车辆运行数据及其分析。可见不同阶段所需的分析决策手段存在显著差异。要构建换乘便捷性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必须构建适应不同阶段需求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建立数学模型有助于理解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及其相关性以及系统整体与各组成部分间的关联性,故模型输出结果可为多模式公共交通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