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SAR影像监测海上溢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卫星遥感进行海上溢油监测的研究上,我国的起步比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利用溢油和类油膜特征分析的结果,苏腾飞[10]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fuzzy logic,FL)的溢油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数学的优势,有效区分SAR影像中的溢油和类油膜;该算法还可以给出暗斑被分为溢油的概率,经过三景SAR影像的溢油检测实验,算法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结合SAR溢油检测算法,还构建了一套SAR溢油检测软件系统。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熊文成等[18],利用SAR图像,对2007年12月发生在韩国的溢油事件进行监测,解译勾画出溢油信息边界,利用GIS系统叠加风场、地形、其他重要信息数据,对溢油的分布、扩散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李琼[19]利用以SAR影像为主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海面油膜检测,并在海况、海上交通、海洋设施、地质断裂构造、重磁异常、化探异常等信息辅助下,叠合不同期次、不同时相解译出来的历史油膜来判定污染油膜和渗漏油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宋莎莎和苏腾飞等[20]研发的海上溢油SAR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支持多种SAR数据处理,基于改进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实现了SAR影像油膜自动识别与特征提取。系统具有溢油区域置信度分析、多源多时相分析、溢油事故源回溯与分析等溢油识别结果综合分析功能,其中溢油识别和综合分析结果可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还可以生成溢油信息专题图。
首都师范大学魏铼[21]采用SAR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纹理分析进行溢油识别,并通过神经网络分类法进行溢油面积提取,在纹理分析过程中,探讨了不同参数对溢油面积提取结果的影响。
大连海事大学兰国新[22]针对多光谱影像,简化了海面油膜光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谱段的油膜光学性质,确立了油膜厚度与表观反射率的变化规律,结合实测光谱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多光谱传感器的油膜厚度识别算法,实地航飞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
中国海洋大学刘朋[16]以海洋溢油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利用单极化和多极化SAR数据进行海洋溢油检测与识别的方法,重点利用SAR数据对海洋溢油进行目标检测、特征提取、识别溢油与疑似溢油现象以及分类海湾地区溢油进行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赵龙建立实时、无人监督的海洋监测系统,选用了低成本、全天时、全天候的SAR图像来进行海面溢油信息的监测,通过对无人监督海陆分割和暗区域(溢油)两方面的研究,找到了快速准确的方法,通过相应的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开发完成了一体化SAR图像溢油监测框架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李宝玉[23]根据星载SAR海面溢油图像“假目标”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建立星载SAR海面溢油“假目标”分类规则,利用分类规则将“假目标”归类,与海面溢油的图像特征和溢油事件发生地的背景信息结合,作为专家知识库,由此实现对“假目标”的剔除。
国外对溢油监测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方法和成果:
挪威、加拿大已经利用遥感监测系统开展了海上溢油业务化监测。其中,挪威KST(Kongsberg satellite services)溢油监测系统[24],自1998年开始以卫星雷达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向欧洲乃至全球用户提供近实时溢油应急服务。
在溢油与疑似溢油现象的区分研究中,Topouzelis等[25]则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SAR图像中海上溢油的监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精度。(www.xing528.com)
在油膜分割算法方面,Frery[26]基于极化SAR数据和B样条函数,对溢油SAR影像进行检测和分割,从而得到对溢油的准确监测。
Migliaccio等[27]提出了一种SAR溢油检测的物理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溢油的衰减比,得到溢油检测的阈值;然后利用CFAR滤波技术检测SAR影像中的溢油,具体采用了ROA滤波器,以减少单视SAR影像斑点噪声对溢油检测的影响,并实现快速数据处理。
Akar等[28]发展了一种基于对象的SAR溢油检测算法,检测了黑海自然产生的溢油,为海洋石油资源的探测提供技术支持。
Marghany[29利用RADARSAT-1卫星图像数据,应用改进的Fay算法和多普勒频移模型,模拟了油膜在海面上的移动,获得了海面上油污的面积和移动方向。
Brekke[30]讨论了在可变条件下不同的卫星遥感和溢油监测性能,基于模式识别方法,对溢油区域和疑似区域进行了区分,对特征提取方法和油膜特征进行了总结。
Karantzalos [31]设计了基于水平集的SAR溢油自动检测方法,将其应用在地理参考的SAR溢油图像上,得到了溢油形状和位置信息,进而推测其漂流扩散情况,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Mercier[32]利用小波方法对SAR影像分解,得到准确的影像特征提取,基于支持向量机,对溢油种类进行了分类研究。最后利用ENVISAT ASAR影像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对比分析了该算法和JRC算法的溢油检测效果。
Brekke等[33]将规律化的统计分类器引入SAR自动溢油检测方法,提高了溢油检测精度。将该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大幅降低虚警率。通过76景SAR影像的验证,得出的规律是:SAR影像越复杂(即暗斑越多),油膜的置信度等级越低。
采用极化SAR影像的方法,Salberg等[34]建立了良好溢油监测模型;Skrunes等[35]利用多极化SAR影像,基于数据集RADARSAT-2和erraSAR-X,研究了溢油特征;Shirvany等[36]进一步提出双极化和混合极化的思想,使用RADARSAT-2C波段极化数据验证了旧金山湾船运溢油,使用L波段NASA/JPL UAVSAR数据验证了墨西哥湾船运溢油,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Vespe和Greidanus[37]讨论了目前与海洋SAR影像相关的质量评测方法,介绍了一些量化方法用于卫星影像的处理和评测,最后提出了“应用适用性”概念,对溢油和船运监测进行了验证实验。
Singha等[38]利用不同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al neural network,ANN),对溢油监测进行了研究,使用一组ANN分割SAR影像识别属于溢油特征的像素点,使用另一组ANN对这些特征点进行分类,用以区分溢油和疑似溢油,最后在ERS-2 SAR和ENVISAT ASAR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
Fingas和Brown [39]则分析了溢油的遥感特征,给出了主流的遥感技术在溢油监测中的介绍,对溢油遥感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