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生于咸丰八年(1858)。他出身于广东著名的理学世家,自称其家始祖于南宋时自南雄迁至南海定居,其家族中最先跻身士人阶层的是其九世祖,自其至康有为这一辈(二十一世代)家族人员中,共有十三代士人。康氏家族有着以理学为中心的深厚家学背景,其家中先辈多在地方任官职,尤其是其高祖康辉、曾祖康健昌、祖父康赞修,同地方上的硕儒有着深厚的师友之谊。他们受到儒学“经世”思想的影响,注重将儒学思想应用到处理政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因而“为官师皆有惠教”。康有为幼年适值太平天国运动晚期,太平军残部尚游荡于广东地区,其父祖等人曾参与“围剿”活动,帮助维持了清朝在当地的封建统治秩序,这也说明了康氏家族作为儒家地主阶层的阶级属性。
康有为早年政治思想的根基源自传统儒学。他自六岁起学习《大学》、《中庸》、《论语》以及朱熹注《孝经》,自幼脑海中被灌输的都是儒家经典。虽然他博闻强记、过目成诵,被乡人目为神童,但他生性讨厌八股制艺,好为纵横之文,喜欢博览群书,尤好经说、史学、考据诸书。因而尽管从14岁便开始参加童子试,他却常由于文不对题、不擅八股文体名落孙山。康有为自幼跟着祖父康赞修在连州官舍读书,其祖父“日夜摩导以儒先高义、文学条理”,从那时起,有为“始览《纲鉴》而知古今,次观《大清会典》《东华录》而知掌故,遂读《明史》《三国志》”。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康有为不仅在学问上茅塞顿开,还“频阅邸报,览知朝事,知曾文正、骆文忠、左文襄之业”,从此“慷慨有远志矣”。康有为从小接受的是儒学正统教育,又受祖辈、父辈的耳提面命,且性情执着,少年时代便有志于圣贤之学,言必称“圣人”,而其名又叫“有为”,因而乡亲们便给他起了个半是期许半是嘲讽的绰号“圣人为”[1]。进入青年时代后,康有为遇上两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一位是国学大师朱次琦,另一位是他的政治启蒙导师张鼎华。朱次琦是康有为祖父康赞修的挚友,康赞修对他很是称赞,康有为遂自19岁起拜之为师。在康有为看来,其师治学“平实敦大,皆出躬行之余”,“以末世俗污,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他将明清之际提倡“经世”之学的顾炎武、王夫之同朱次琦相提并论,可见“经世”思想对年轻的康有为影响之深远,这在康有为日后的政治实践中还会有所体现。张鼎华时任翰林院编修,康有为在西樵山与之相遇,张鼎华极为欣赏康有为的才华,两人相谈甚欢,康有为从张鼎华那里“尽知京朝风气,近时人才,及各种新书,道、咸、同三朝掌故”。康有为后来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认为他从朱次琦那里“得闻圣贤大道之绪”,从张鼎华那里“得博中原文献之传”,以至后来以“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这样的动情诗句来表达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的激动心情,可见在康有为心中,这段学习经历是多么宝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