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在对外贸易方面限定一口通商,设立广州十三行特许与外商进行贸易,并且严格约束外商在中国的活动。当时清朝与英国的贸易中,英国是贸易逆差的一方,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鸦片并非中国自产,是由国外流入的。早在雍正二年(1724),就有大臣奏称:“鸦片烟不知始自何来……闻此为狡黠岛夷诳倾唐人财命者,愚夫不悟,传入中国已十余年,厦门多有,而台湾特甚。”清廷于雍正七年(1729)下令禁止鸦片。嘉庆时期,鸦片贩卖日渐严重,清朝正式颁布了禁烟法令,但由于巨大的需求和丰厚的贸易利润,鸦片在国内的交易早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网络,清廷的禁令如若空文。
林则徐最初接触鸦片、产生对鸦片流毒问题的初步认识是在他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时期。在广州禁烟时,他曾称:“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详。”道光年间,吸食鸦片者的数量猛增。清廷虽颁布严厉的禁烟法令,如“凡洋船至粤,先令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无鸦片甘结,方准开舱验货。其行商容隐,事后查出,加等治罪。开馆者议绞,贩卖者充军,吸食者杖徒”,但大多收效甚微。林则徐在江苏按察使任上,也一直奉行清廷的禁烟法令,这为他日后开展大规模禁烟活动积累了经验。
道光十七年(1837)正月,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当时两湖一带的鸦片泛滥形势也非常严峻,“两湖、江西为烟土出入之门户,其大伙烟犯,动辄百十成群,犹如私枭之出没,器械森然,人视死如归”。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的禁烟办法。他把收缴的鸦片当众烧毁,把灰投入江心,可见他禁烟态度之坚决。
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了一道严禁鸦片的奏折,讨论禁烟的方法,一改以往禁烟的老方法,而把禁烟的重点放在吸食鸦片者身上。道光帝阅后,将此奏折下发给各地将军、督抚,令他们“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道光帝共收到29份议复的奏折,在这些奏折中,只有林则徐、陶澍等人同意黄爵滋的部分意见。黄爵滋主张发起全国范围内的禁烟运动,而大多数官员只想在沿海展开禁烟活动,甚至只想在广东一省禁烟。
对于禁烟的态度,朝廷上形成了两种相左的意见,分别以直隶总督琦善和林则徐为代表。主要的争论点在于两个问题:第一,要不要变更原有的禁烟法令;第二,要不要先重治吸食。林则徐赞同黄爵滋的观点,认为“如果内地无人吸食,谅彼亦即不来”,但禁烟的重点还是应在于杜绝鸦片的来源。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的建议,主张变更禁烟法令,重治吸食,全面开展禁烟运动。他认为鸦片的危害在于“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因此他是坚决主张禁烟的。就在道光帝犹豫不决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他得知皇室也有人吸食鸦片;第二,琦善搜缴了大量的鸦片,并称这些鸦片是从广东运至天津的。正是这两件事情坚定了道光帝禁烟的决心。
1838年11月9日,道光帝下旨“林则徐立刻进京陛见”。他没有选择广东的职官,而是决定派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处理禁烟事宜。道光帝为何把林则徐当作禁烟的人选?这可能和林则徐早年的禁烟经验及他为官任上所取得的政绩有关。林则徐通过在江苏、湖广地区的禁烟行动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同时他为官清廉、办事认真、雷厉风行,尤其能够忠实执行皇帝的命令。道光帝对林则徐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印象,常用林则徐处理紧急事务,充当大清朝的“救火队长”,此次也不例外。
本次林则徐在京请训期间,受到道光帝八次召见,道光帝随即加授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该省水师兼归 节制”。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9年1月),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由正阳门出新仪门南下,取道直隶、山东、安徽、江西,水陆兼程,前赴广东。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林则徐抵达广州。抵省城广州后,他很快发布《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本大臣与督部堂、抚部院懔遵严旨,惟有指天誓日,极力驱除,凡攘外靖内之方,皆已密运深筹,万无中止之势。”其中命令:“省城限以二月起至三月底止,各府州县以奉文之日起,勒限两月,务将家有烟枪、烟斗几副,杂件烟具若干,余烟若干一并检齐,赴所在有司呈缴。”可谓态度坚决、目标明确。(www.xing528.com)
在林则徐去广州禁烟之前,两广总督邓廷桢已经开展了激烈的禁烟活动,但最终未达到禁烟的目的。鉴于此,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颁布了一系列公告,分别针对中国人和外国人采取了禁烟手段。按照惯例,外国来广州的商人只能与清廷指定的行商交易,即所谓的十三行,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国人与中国人私自联系以及保住清朝的颜面。林则徐要求行商们担保每一艘进入的外国船都绝无夹带鸦片的可能性。他命令行商们传谕外国商人,三天之内将船上所贮鸦片全部上缴,并签具结合同,保证以后绝不夹带鸦片。在发觉没有得到切实效果后,林则徐下令坚决中止一切商业交易,封锁商馆。他的禁烟思想从最初赞同黄爵滋的重治吸食,进一步转向杜绝鸦片来源。
1839年3月,在林则徐的压力下,英国商务总监督义律不得不要求本国鸦片商人将所有的鸦片交给中国政府,禁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对此次事件的记录是:“其远近民人来厂观看者,端节前后愈见其多,无不肃然懔畏。”
1839年,义律两次致信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一场“侵略”。他一直向英国政府提出发动战争的要求,甚至已经给出了详细的侵华方案。虎门销烟后,义律以“乞食”为借口,于当年9月发动九龙海战,被清军击败。11月,他又发动了穿鼻海战。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立即率领中国水师奋勇反击,迫使英国兵船逃走。1840年,英国议会经过表决,以微弱多数勉强通过发动对华战争的决定。
英国侵华的目的不言自明,伦敦东印度与中国协会提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扬子江”;“出入口关税,应由中英政府协议厘定,以后非经双方同意,不得更改”;“如中国不愿开辟商埠,应将一岛割让与英国(用购买或其他方式),英国可在岛上建造商馆”,这些露骨的侵略要求表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仔细对比,可发现这些要求就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南京条约》的蓝本。
1840年1月16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发表演说,称“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同该国商业来往的中断,这一事件深为影响我臣民以及我本身王权的尊严”。以此看来,英国上下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英国政府提出的对中国作战的理由,则是称林则徐对义律实行暴行,中国的禁烟法令只针对外国,而不针对本国。
此时战争已经难以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