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世改革的中坚者:探究清朝历史

经世改革的中坚者:探究清朝历史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观之,林则徐能够仕途发达,建功立业,将经世济民之思想付诸实施,也得益于皇帝的知遇之恩与大力支持。他的总体思路是重用经世派官僚,提升汉人士大夫的地位,尝试推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道光帝继位伊始,便对中枢部门军机处进行了调整。并力促道光帝批准盐政改革。二是林则徐处于经世派官僚团队之中。陈銮具有经世才干,陶澍倚为左右手,积极协助改革,陶澍病重时即由他署理两江总督

经世改革的中坚者:探究清朝历史

嘉庆二十五年(1820)到道光十八年(1838)这18年间,林则徐先后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南淮海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湖广总督等职,办理赈灾、蠲缓、堤防、河工、漕运、盐务、刑狱等诸多事务,基本都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他认真办事、秉公处置的作风也为他赢得贤名满天下,“至儿童走卒,妇人女子,皆以公所莅为荣,辄曰:‘林公来,我生矣!’”他丰富的为官履历也证明了道光帝对他的信任和对他能力的认可。因此,每到有要紧、棘手的公务时,道光帝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林则徐。反观之,林则徐能够仕途发达,建功立业,将经世济民之思想付诸实施,也得益于皇帝的知遇之恩与大力支持。

那么林则徐为什么会得到道光皇帝如此的青睐与信任呢?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解释。

一是道光皇帝的治国思想与时代背景。

嘉道之际,曾经风光一时的康乾盛世已经日渐没落,官场腐败愈演愈烈,社会矛盾尖锐。内地先后有白莲教大起义、天理教起义,边疆地区则有张格尔叛乱。从外部来说,西方列强如英国者,早已将侵略触角伸向亚洲的印度,又由印度开始觊觎中国,一再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乾隆末期,英国曾派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但所有请求均遭清朝拒绝。嘉庆时期,英国再派阿美士德使团访华,嘉庆帝拒绝接见。英国还将军舰开到广州之外的伶仃洋外海,对中国进行军事性试探。嘉庆十三年(1808),英国派军舰闯入香山鸡颈洋,派兵300人登陆澳门岛,占据炮台,试图夺取澳门,其军舰甚至进到黄埔一带。两广总督吴熊光认为英国人志在贸易,其军费出自商税,因此只要闭关不与贸易,足以致其死命。但若轻率用兵,与英国开战,那英国军舰远胜清军数倍,战必不敌,而东南沿海也将受其害。因此吴熊光不主张用兵,仅令停止开舱,要等英军退出澳门后,方准贸易。他也没有急于将此事奏报朝廷。一个多月后,嘉庆帝接到此消息,他认为吴熊光遇此挑衅,没有立即调兵开战,反而示敌以弱,故严诏切责。英国的军舰直到十月间才陆续退去。吴熊光被议罪革职,效力南河,不久遣戍伊犁。

在这些内忧外患之下,继任的道光帝力图振作。他的总体思路是重用经世派官僚,提升汉人士大夫的地位,尝试推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道光帝继位伊始,便对中枢部门军机处进行了调整。领衔军机大臣托津、排名第二的军机大臣戴均元都以撰拟诏旨错误被罢值。卢荫溥、文孚也因同样的原因被降级。第二年,卢荫溥罢值,文孚则留任。同时,道光帝让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曹振镛入值并领衔,又以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黄钺和吏部尚书英和入值。不久,英和罢值,次年代之以松筠。由此道光帝基本完成了对军机处的人事调整,这种调整非常彻底,基本将中枢旧臣一扫而空。军机处自创设以来,多以满人领衔。乾隆、嘉庆之际,也曾有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董诰等人领衔军机大臣,但像道光帝这样一上台就将汉人大学士任命为领衔军机大臣的,在清代也是仅此一例。曹振镛自此以后执掌中枢近15年,后人对他多有非议,认为他无所作为,但实际上,道光时期的一些重要成就,如平定张格尔叛乱等,曹振镛皆被道光帝列为功劳第一。而两江总督陶澍主持的盐政、漕运改革等,也多赖曹振镛的支持,才得以获准与展开。曹振镛家几代为盐商,时陶澍倡盐法改革,包括曹家在内的旧盐商利益受损。以曹振镛的地位与权力,他完全可以阻止陶澍的改革,但他说:“焉有饿死之宰相家!”并力促道光帝批准盐政改革。

道光帝孜孜求治的心态也能从他对陶澍的信任与重用上看出来。陶澍在道光年间,由正四品的道员升任正三品的按察使,又升任从二品的布政使,至道光三年(1823)升任安徽巡抚(兼提督职能),成为正二品封疆大吏。四年之内,升了四级,可谓青云直上。接着他又调任江苏巡抚,并在道光十年(1830)升任总督,并兼兵部尚书衔,从一品,这是地方上最高的官职与品级。在非战争时期,对于一个出身汉族而且出生于清贫农家的知识分子来说,成为这样的高级官员是不同寻常的。按清朝前期的惯例,担任两江总督的大多是旗人,陶澍却以汉人的身份担任总督长达十年之久,直到逝世。且在陶澍之前担任两江总督的和在其后担任两江总督的都为时不长,而他在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任上,先后主持漕运、盐政改革,获得极大成功,这与道光帝及中枢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道光十一年(1831)八月,陶澍上《现在盐务、灾务,并获拿匪犯办理各情形折片》,得到道光的朱批:“裕国而安民,通商而除害。汝为干国良臣,而朕亦获知人善任之美名,实有厚望焉。”道光十五年(1835)底,陶澍进京觐见,道光帝竟先后14次召见陶澍,并赐“印心石屋”四字匾额。此事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大学士潘世恩、河道总督麟庆等18人《御书印心石屋诗》,英和、穆彰阿等12人写了《御书印心石屋记》,这些诗文高度评价陶澍。潘世恩的诗句云:“自从建节钺,声施益烂如。砥柱仰吴楚,广厦思淮徐。即今江南北,同在春风余。”英和的文章说:“学术昭于过庭,治绩隆于当代,忠孝大义,精白一心。”[2]

可见,道光帝通过重用、支持陶澍等人的改革,极大提高了经世派官僚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极大改变了康雍乾时期那种“首崇满洲”的政治氛围,汉人士大夫经世济民的精神重新得到肯定与激发。

二是林则徐处于经世派官僚团队之中。

林则徐的发达不仅是道光帝支持的结果,而且他也不是孤立的,他是那个时代经世官员群体中的一员,是经世思想发展脉络中的一分子。他的前辈陶澍之所以能够把自己的经世思想付诸实践,除了主客观条件,还由于他能够团结一大批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人士,如贺长龄、贺熙龄、唐鉴、梁章钜、陈銮、林则徐、王凤生、俞德渊、姚莹、魏源、包世臣等。贺长龄、唐鉴是陶澍的亲密朋友,在北京跟陶澍同时在国史馆任职,共同参加宣南诗社,在江苏又长期共事,他们都主张经世致用。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跟陶澍在京城就关系密切,后来又结为儿女亲家,他主张“读书所以经世”,是左宗棠的老师。梁章钜是陶澍同科进士,陶澍担任江苏巡抚,梁章钜担任布政使,共同赈灾治水。陈銮具有经世才干,陶澍倚为左右手,积极协助改革,陶澍病重时即由他署理两江总督。魏源、包世臣等是陶澍的幕僚和智囊团成员。王凤生、俞德渊、姚莹等是陶澍改革盐政的重要助力。

而林则徐与陶澍在江南一度亲密合作,进行各项改革,并自称为陶澍的后辈。《清史稿·陶澍传》称陶澍“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两个人之间的交往细节及相关主张,我们可以通过林则徐的日记更详细地了解。魏源也曾说过林则徐和陶澍志同道合,且能优势互补。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着重处理了繁重的钱漕事务。他在给陈寿祺的信中,称江浙漕政已成不治之症,“局面太大,积重难返”。

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初七,道光帝以林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他为河东河道总督。对于这次职任变动,林则徐认为“河工修防要务,关系运道民生最为重大,河臣总揽全局,筹度机宜,必须明晓工程,胸有把握,始能厘工剔弊、化险为平”,自己未曾经理河工,“不敢贸然从事”,上奏婉拒。道光帝接到奏折后,仍然坚持原意,并嘱托:“一切勉力为之,务除河工积习,统归诚实,方合任用尽职之道,朕有厚望于汝也。慎勉毋忽!”(www.xing528.com)

林则徐接到谕令后,从扬州勘灾途中赶往山东,一路顺途亲勘运河应办工程,至微山湖以志桩测量水位。这是一项苦差事,林则徐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近来防汛闹得太不成事,弟未到任而嘱者已数十人,不禁为之害怕,奈何!奈何!”“此后无一日不在针毡之中,正不特防险担心而已”。

修工程之外,他还对各道河库钱粮进行了详细盘查。林则徐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初四(2月5日)、初八(2月9日),先后亲赴运河道库与衮沂道库,盘查河库钱粮,确认并无亏短。正月二十二(2月23日),林则徐审核奏办山东运河之泇河、捕河、上河三厅闸座工程三案,说明确系工程难缓,估银36370余两,并无浮滥虚报,请准山东司库拨款。当日他即从济宁启程,前往河南东部黄河两岸,查验河防各厅的料垛,并顺道盘查河南开归道库、河北道库钱粮。他亲自从北岸的曹考厅查起,一直往西到黄沁厅,然后南渡,挨次东查,“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在兰仪厅蔡家楼,林则徐发现垛底有潮湿之料,立刻决定将该厅同知于卿保撤任,并要他赔补损失,其缺委河南祥符县知县邹鸣鹤署理。林则徐一丝不苟,认真办事,博得沿河兵夫居民的啧口称赞,因此,每到厂汛工地,“观者如堵”。

通过实地考察,林则徐对河务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河南、山东黄河地段,自道光元年(1821)孙玉庭、黎世序提议采用碎石工程,次年在北岸黄沁厅马营挑坝试抛两段,道光五年(1825)开始推广,六年来共用银65万余两。但由于两岸堤长20余万丈,堤前有埽的不过6800余丈,埽前抛石者仅270余丈,防险经费未见节省,以至道光帝怀疑碎石工程是否必要。林则徐两次上堤,向年老兵民查访用碎石埽堤护堤的实际效果,最后得出“碎石之于河工有益,实可断为必然”的结论。为了有效指挥治河,林则徐把住所当作“工程指挥部”,“题所居室联云:春从天上至,水由地中行。题客座联云:芦中人出,河上公来”,又“绘全河形势于壁,孰夷孰险,一览而得”。这样,“群吏公牍,不能以虚词进,风气为之一变”。

在查验黄河两岸河务的过程中,林则徐注意钻研治理黄河的办法,初步形成使黄河改道,由千乘,即利津河入海,以克服河患的改革方案。他致信陈寿骐:“则徐窃不自量,谓欲救江、淮之困,必须改黄河于山东入海,而以今之黄河于淮涸出洪泽湖以为帝藉。……尝谓古之善治河者如神禹。禹之治河,固非后人所可思议,若汉之王景,非不可学者。何以王景治河由千入海之后,史册中不闻河患者千六百年?大抵南行非河之性,固屡治而屡为患耳。”林则徐身上体现出的是实干的敬业、乐业 精神。

由于林则徐严守职责,道光帝极其赞赏他:“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又说:“动则如此勤劳,弊自绝矣。作官皆当如此,河工尤当如是。吁!若是者鲜矣。”可见他对作为经世官员的林则徐之 欣赏。

由此,当鸦片输入成为一个严重伤害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时,道光帝自然不会忘记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林则徐。面对泛滥已久的鸦片,清廷禁烟令之所以形同虚设,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各地官员阳奉阴违。而林则徐这种忠于职守的实干精神和能力正是禁烟事务所亟须的。

在江苏巡抚任内,林则徐忠实地执行禁烟法令,随时认真巡查,对犯法之人进行严惩。林则徐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严禁种植、贩卖、吸食鸦片;在沿海地区严密布置,在外国商船未进入港口前就严加巡逻,斩断鸦片的来源;商船进入中国以后,“如有偷漏纵越,或经别处发觉,即将牟利之奸商,得规之兵役,一并追究,加倍重惩,以期令在必行,法无虚立”。在他的治理下,江苏禁烟取得初步成效,“江南地本繁华,贩卖、买食鸦片烟之人原皆不少,节经严切查办,随案惩办,今日并无私种罂粟花作浆熬膏之人”。

1832年初,英国人胡夏米等在中国沿海进行侦探活动,史称“胡夏米事件”。胡夏米乘坐阿美士德号商船,从澳门出发,北上一路侦探中国的沿海情况,收集了大量的一手信息,为日后鸦片战争的发动准备了最早的情报信息。胡夏米在中国实行的种种活动都是有意为之,例如,他以传教士郭士立为翻译,沿途传播基督教,因此成功地躲开了清廷的查验,刺探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军事情况。林则徐对于胡夏米的态度当然是坚决将其驱逐出中国。他认为胡夏米与内地奸民相互勾结,惹是生非,需要严加防范,并推测船上可能夹带鸦片。而道光帝却由于担心“因此别生枝节,致启衅端”,阻止了林则徐试图搜缴鸦片的行动。此时,林则徐较之前对鸦片的危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胡夏米事件中,诸多的沿海督抚中,只有林则徐和陶澍关注鸦片的走私问题,这也表明林则徐在禁烟方面的决心与坚定立场。

就是顺着这样的思路,林则徐最终走到历史的紧要关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